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宣传难,是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新闻"四难"之一,也是党报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典型宣传难在何处?简言之,就是报道的典型人物信不过、学不来、立不久。结果是,典型人物如同流星,倏忽而过,没有真正起到动员群众、引导群众、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作用。为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深度报道是党报的优势所在。作为深度报道形态之一的典型人物报道,承载着弘扬主流价值、树立精神标杆的重要使命。面对当前新闻舆论工作环境、对象、渠道、方式的深刻变化,地市级党报记者亟需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从理念认知、思维方式、内容形式等方面,继承发扬典型人物报道优良传统,与时俱进、融合发展、自我创新。  相似文献   

3.
李伟明 《新闻前哨》2012,(10):78-78
典型报道是对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普遍意义的事物所做的新闻报道,一直以来是各级党报常用的报道方法。通过对典型人物、事件、问题、经验的剖析,达到教育群众、指导工作的目的,是我们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典型报道历来为党报所看重。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党报为主体的全国主流媒体推出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为各地群众、各级组织树立了许多学习的榜样。与此同时,各级党报不断创新新闻宣传方式。使典型报道在报道形式上越来越丰富多样。典型报道是党报的拳头产品,公信力事关党报生存发展。充分做好典型报道,全力维护党报公信力,二者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4.
在党报刊发的各类新闻稿件中,典型人物报道往往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好的典型人物报道可以强化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增强党报的影响力,使读者读后产生共鸣。但如何才能让典型人物报道出彩,把典型人物写“活”、写得耐人寻味,这是摆在我们很多党报记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南阳日报》作为中共南阳市委的机关报,坚持宣传典型人物,尤其是对层出不穷的南阳好人的报道,传播了正能量,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本文以《南阳日报》对好人的报道为切入点,总结“好人报道”方式方法,剖析地方党报弘扬社会主旋律的三个关键:重策划、立典型、擅劝服。  相似文献   

6.
正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和重大主题宣传是媒体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也是党报宣传的永恒主题。实践证明,在典型人物报道和重大主题宣传上,新闻摄影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效地提高了传播效果。各家报纸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摄影专版,主题鲜明、感染力强,深受读者欢迎。2013年以来,作为中共南阳市委机关报,河南南阳日报社立足党报权威性和责任感,创新摄影专版采编,精心做大做强典型人物报道、重大主题宣传,推出  相似文献   

7.
政治新闻报道中的典型人物报道存在几种常见病症。把好脉,开好方,处理好报道中“跳出来”与“沉下去”的关系,是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关键之一。 “贫血症”的对策——跳出材料,沉入现场 材料堆砌是“贫血症”的症状。典型人物报道必须跳出已有材料堆,沉入现场采访,掌握第一手内容。  相似文献   

8.
夏树 《新闻战线》2013,(6):26-28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是我们党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作为"三农"新闻报道工作者,做好农村先进典型人物宣传,推动"三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职责所系,也是时代赋予  相似文献   

9.
李寅  侯爽 《新闻前哨》2020,(4):14-14
己亥末,庚子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面对疫情,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全力打赢这场人民战争。在防控期间,医务工作者、交通警察、社区基层网格员、爱心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典型人物事迹。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广泛宣传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地市级党报,十堰日报充分践行党报的使命与担当,积极行动,深入一下挖掘典型人物正能量,通过全媒体多方位报道,增强党报影响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典型人物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在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区能够代表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的个人或集体。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独特而传统的形式。近两年来,中央各主要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上积极探索和创新,2004年由中央主要媒体浓墨重彩推出的许振超、任长霞、周国知、马祖光、牛玉儒等先进典型人物,引起极大反响,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成为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成果。这对所有新闻工作者都是一种激励,也引起我们对地市报典型人物报道现状的思考。地市报典型人物报道的困惑时代在发展,对典型人物报道提出新的要求,不研究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就难…  相似文献   

11.
对党报而言,准确、及时做好会议报道,是一项重要的且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可以这样说,会议报道是党报的必修课。然而,长期以来,会议报道程式化,缺乏创新,表现形式雷同、老套、乏味,让读者对党报的兴趣锐减,造成的后果是会议报道往往无人愿看,无人愿读,党报的可读性也因此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2.
典型人物报道,一直以来都是媒体日常宣传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展示时代风貌、引领主流舆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典型人物报道历来为各级党报所看重。然而,笔者发现,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经历了持久的影响积淀后逐渐形成了某些固定的报道模式,传播学中称之为刻板形象。本文试就典型人物报道中刻板形象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郝迎利 《新闻知识》2012,(8):105+72
典型报道一直以来是媒体进行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一种重要形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多元化的呈现,人们对典型报道逐渐产生了一种排斥心理,尤其对原先那种僵化、死板、脱离实际的"半人半神"的典型无法接受。但是典型报道毕竟蕴含着主流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仍然需要它来发挥党报引导舆论、宣传教育的功能。这就对党报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努力塑造出读者乐于接受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先进典型人物,必须要具有时代  相似文献   

14.
当下,随着报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民生新闻在党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民生新闻成了党报参与新闻竞争,保持和强化主流媒体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报道好民生新闻,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心声有效对接的最好平台之一。民生新闻也成了报纸占领市场,争取读者,提升报纸竞争力的最重砝码,党报如何才能做好民生新闻,这就要求我们须把握好民生新闻的“大”与“小”。  相似文献   

15.
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报道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义不容辞。但是,有两种倾向是应当避免的:一种是工作性报道太多太滥,内容重复,写法老套,难以引人;另一种是既然工作性报道读者较少,那就干脆不报。前者不思改进,势必弱化报纸的影响力;后者舍本逐末,等于把党报降低到了某些街头小报的水平上。应当说,既要适度,又要改进,是党报做好工作性报道的正确选择。今年8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安徽省发展工业严把“生态大门”的消息,中央一位领导同志当天批示给予肯定,认为稿件导向性、新闻性很强,结合近期报道,要总结经验,寻找规律,不断前进。这一批示,高屋建瓴,给人启示:注重导向性,是党报政治使命的体现;讲究新闻性,是党报作为新闻纸存在的基础。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党报才能起到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改进工作性报道是一个老话题,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期《前沿关注》就此开展讨论,我们希望通过总结、交流,把大家实践中的感悟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成为党报业务建设方面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16.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和政府赋予党报的神圣职责,也是党报必须做好的头等大事。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宣传报道,能够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发展的作用,能够让领导满意、读者满意,从而提升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一个地方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往往是一段时间甚至是一个较长时期当地的奋斗目标,是当地干部群众的行动指南,也是当地党报报道的重点。报道中心工作,就像打一场大的战役,不仅持续时  相似文献   

17.
张畅 《东南传播》2018,(4):154-156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一种重要报道文体,在我国政治宣传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新世纪,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数量和影响力比上世纪明显减弱。除却自身局限外,媒介环境、受众需求的变化均对典型人物报道效果产生影响。本文拟从"框架理论"出发,以《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及理论在实践中的表现,寻求新时期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如何解决省级党报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有人提出省级党报要“强化城市功能”,“报道内容向城镇倾斜”。这种观点在新闻实践中已被心照不宣地推广,从一些省级党报的版面上可看出:农村的专栏专版减少了,而“都市时尚”之类的都市化专栏专版人目即是。有人曾对一家农业大省的党报作过统计:“15期报纸有关农业的报道只有23篇,平均每期1.5篇,且安排的位置也不显著。”也许这是个例外,但省报的都市化倾向,读者是明显感觉到了。这种做法,对省报扭转其滞后局面能起多大作用,目前还看不出来,倒是引出了读者的疑虑:都市化就是省报的发展方向吗?  相似文献   

19.
温州日报自前年实行新闻资源大整合,将社会新闻、群工、快速反映组、政法四个部门组合成党报热线新闻部。两年来,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新闻报道的社会化、生活化、人文化方面走出一条互动之路。“党报热线”在典型人物报道上进行多种互动,深度开拓典型人物的潜在新闻资源,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新闻报道趋于多元化,典型人物新闻报道的方式不再固守单一的高大全模式,而是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生动、饱满的典型人物见于媒体。典型人物报道内涵及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新闻事业典型人物报道方式的转型。首先,要明确典型人物的概念范畴。典型人物相对于新闻报道而言,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是文学作品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