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分析FDI的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1997-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来检验FDf对我国自主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具有明显的的资本积累效应,金融市场决定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FDI的资本效应推动了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但由金融市场决定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问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考虑异质性影响和消除内生性问题,应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法(IVQR)实证分析在吸收能力和金融市场的推动下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能力的提高吸引了FDI,而地区受益于FDI的技术溢出,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率低和经济增长率高的地区形成了俱乐部收敛特征;经济增长率低的地区金融市场推动了FDI溢出,而在经济增长率高的地区金融市场阻碍了FDI溢出.  相似文献   

3.
单纯从人力资本存量的角度,研究FDI在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效应,不足以完全揭示东道国人力资本对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文章利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所包含各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和内部结构的角度,较为系统的分析了人力资本结构对FDI技术外溢效应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对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鲜明的人力资本结构特征。人力资本结构较为合理,将有助于区域从FDI中获益。  相似文献   

4.
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形式和对外经济政策实施的重要杠杆,其本身作为一种代表较高技术水平的资本形式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首先从FDI技术流动效应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综述出发,进而分析一个时期以来FDI在我国的投资概况,然后重点用协整方法对FDI技术的流动效应与我国GDP增长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但是其产出和利润效率明显高于国内投资,有着比较明显的技术溢出和技术示范效应.就实证协整分析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远东  陈迅 《科研管理》2011,32(6):67-74
既有经济增长中技术外溢和FDI异质性的研究,大多忽略了对空间效应的考虑。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包含FDI异质性和技术空间依赖性的经济增长模型--空间修正索罗模型,并运用1987-2007年中国省域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固定效应的空间面板估计。研究表明:(1)省域技术水平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FDI外溢效应显著地异质于国内资本。(3)邻近省域间经济发展存在较高的空间依赖性,是一个局域内相关系统。(4)全国范围内,FDI的空间外溢效应不显著;但在东部地区,FDI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文章结论对于省域间物质资本投入、FDI引资政策制定及邻近省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企业吸收FDI技术外溢的现状.并对影响我国技术外溢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归纳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朱敏  许家云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63-1670
 海外回流人才在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FDI技术溢出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本文将海外回流人才引入FDI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海外回流人才对不同地区FDI技术溢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海外回流人才引致的FDI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但在我国不同地区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限检验方法对影响此效应的若干因素及其门限特征进行检验,并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效率及科研投入水平等方面测算了引发海归积极FDI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相似文献   

8.
苗瑾  王家丹 《软科学》2011,25(11):111-114
利用2001~2007年大连市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FDI通过后向联系效应对内资部门净产出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后向技术外溢效应显著存在,是比水平及前向技术外溢更为重要的溢出渠道。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进一步研究技术人员投入、技术能力水平、出口及资本因素对内资部门吸收后向技术外溢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尤其是江苏省地区吸收外资数量急剧上升,本文通过对1979-2007年江苏省数据分析研究FDJ对我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FDI是我省技术转移的重要载体,对江苏省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强于国内投资,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有较显著促进作用,而且高水平人力资本下,促进作用更显著。FDi只有与中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结合才体现出其技术外溢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选用我国28个省市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着重考察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FDI能否给我国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依赖于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只有辅之以较快速度的人力资本积累,FDI才能给我国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靳娜  傅强 《软科学》2011,25(6):140-144
通过引入人力资本增长率、知识溢出、技术吸收能力以及技术差距等参数,建立了三部门FD I多参数溢出效应内生增长模型,讨论了各种经济因素对FD I溢出效应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系统的动态转移过程。研究表明:外商人力资本增长率高于东道国人力资本增长率时,FD I的引入才能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率,而且只有在此种情况下,知识溢出才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吸收能力和技术差距对稳态增长率不产生影响,但在动态转移过程中,经济增长率随吸收能力的提高而提高,而经济增长率随技术差距的扩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利用区域间面板数据考察融资约束对于FDI出口溢出效应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全国层面总体分析显示,地区融资约束水平越高,FDI出口溢出效应越弱;就地区层面而言,融资约束水平对于东部地区FDI出口溢出效应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则具有显著的遏制作用。地方政府围绕FDI展开的引资竞争对内资企业融资活动产生挤出效应对FDI出口溢出抑制,而地区间引资政策优惠幅度、FDI质量以及技术学习承接能力的差别是造成区域差异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构建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双机制双因素分析模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陈涛涛  陈娇 《中国软科学》2005,41(10):139-146
基于对国内外已有成果的研究和借鉴,本文将单一机制的FDI行业内溢出效应检验模型扩展为双机制的检验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行业中“内外资企业能力差距”和“行业增长性”两个关键影响要素进行了交叉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因素对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两种机制所产生的影响不同。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建立了东道国国内市场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双机制双因素的简要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国有和非国有部门的自主创新效率变化和分解,并按所有制结构分组检验FDI质量特征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高技术产业非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增速显著快于国有且增长源泉存在显著差异。非国有自主创新变化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率和要素配置效率的快速增长,国有部门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2)FDI质量特征和所有制结构会直接影响FDI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的程度甚至方向。外资技术含量、盈利能力有利于FDI对自主创新的正向溢出,平均规模不利于FDI对自主创新的溢出,但是这种影响仅仅表现为对国有企业的促进或限制,非国有企业并没有受到影响。FDI本地化程度是唯一对非国有企业产生显著正向溢出的外资质量特征。(3)外资数量与质量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不同部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吸收、外资技术扩散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进外资并不意味着东道国一定能够掌握内含在外资中的国外先进技术,成功掌握外资先进技术有一个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技术扩散过程。文章在区别外资技术扩散效应与溢出效应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衡量外资技术扩散计量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检验了以FDI为载体的技术扩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阶段,尽管外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并没有能够通过引进大量外资获得内含在外资中的先进技术,外资技术扩散对地区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勃昕  韩先锋  李辉 《科研管理》2021,42(8):122-130
以“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共生视角,采用面板回归方法系统研究中国资本流动的交互创新溢出影响,结果发现:FDI对区域创新具有动态抑制性影响,而OFDI的创新溢出呈现出“U”型三重门槛特征,较高强度的OFDI才能促进区域创新提升;“引进来”与“走出去”存在显著的交互创新溢出,高强度的OFDI有助于扭转FDI创新溢出瓶颈,而适度的FDI 有利于撬动OFDI创新溢出最大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中国资本双向流动的交互创新溢出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高强度的OFDI有利于扭转东部地区FDI创新溢出瓶颈,但并未改变其他地区FDI的创新抑制影响;东部地区FDI能够正向调节OFDI创新溢出效应,而中西部地区过高强度的FDI会弱化甚至抑制OFDI创新溢出。因而要分层次科学协调“引进来”和“走出去”,系统激励资本流动的创新溢出红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000—2007年江苏省分行业面板数据,考察了FDI技术溢出对江苏民营制造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民营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年均增长率7.7%,技术变动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根本原因;行业内水平技术溢出、前向关联溢出和后向关联溢出通过促进技术变动,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技术效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后向关联溢出能显著地提升纯技术效率,而水平技术溢出则有利于规模效率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张玄  冉光和  陈科 《科研管理》2020,41(5):259-268
本文在分析金融集聚影响区域内部和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以中国省域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 考察期内中国省域金融集聚度大致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递减。(2)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度较高,对区域内民营经济成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其“涓流效应”可带动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度较低,不能促进区域内民营经济成长,且其“极化效应”可能阻碍周边区域民营经济成长。(3)东、中部地区民营企业已经开始注重技术研发,而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还停留在规模扩张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