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改革的实质是资源和权力的重新配置问题.在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和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改革需理顺内部各种关系,实施兼顾公平与效率的人事分配制度,处理好党政权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院系二级管理权力的配置与制衡关系,注重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引入经营理念,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动高职院校走 "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运行机制中缺乏竞争性、淘汰性与流动性,管理体制中权力结构失衡,偏重行政权力而忽视学术权力,内部分配制度不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针对这些问题,院校领导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正确处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的关系,加快以教师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构建科学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股份制改革是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大胆尝试。股份制高职院校的显特征是其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不同,而人事分配制度的创新是股份制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前提。实践证明,股份制高职院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有效推进,需要明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坚持人本管理理念,实施绩效导向的岗位工资制度以及建构人性化的人才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颁布将对高职院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目前,高职院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处于地位"倭"化、职权"虚"化、主体"弱"化等尴尬处境。尽管高职院校对新的《章程》做出了积极的调整,但章程建设仍然存在"趋同化"现象。基于诸多问题,高职院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应平衡内部权力结构,提升高职学术权力;加强章程制度建设,根据《规程》,制定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特点的学术委员会章程。这将为推动高职院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行业转制高职院校人才强校的根本以及办出特色的关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则是人事制度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在实施行业转制高职院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转变观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引入科学的评价机制,改革薪酬制度;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制,激励教师进修提高。  相似文献   

6.
人事制度改革是高职院校寻求持续发展的切入点之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重点是聘任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在实施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通过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健全分配激励机制,积极探索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方法,分析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不断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组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通过NVIVO12软件对51份公办高职院校章程文本进行质性研究。章程中列明的高职院校学校层级内部治理主体主要有学校党委、校长、学术组织、民主与监督组织、社会参与组织、咨询审议组织,各治理主体配置相应权力并制定其运行规则。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呈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专家咨询”的基本特征。章程文本反映出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组织制度存在如下问题:章程高度趋同,缺乏针对院校自身特点的制度设计;章程重要条款缺失,难以保障制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最高学术机构地位不明确,学术权力难以保障;学生民主参与权限模糊,监督权力被忽视;社会利益相关方参与不足,高职特色不突出;咨询审议权未受重视,缺乏科学决策的制度保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突出章程的学校特色,做到共性个性统一;健全学术权力制度设计,保障学术话语权;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突出职教校企合作、服务当地的特色;加强咨询审议机构建设,保障学校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宏观管理体制实现了从面向行业办学到立足行业办学,同时面向市场(社会)办学的转型;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突破口,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实现了从行业到市场、从中专到高校、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从行政权力到学术权力、从"自己办"到"分而不离"的转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院发展模式。制度创新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管理体制转型的保障。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及服务社会的办学责任,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功能而言,高职院校应该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应该有更多的政策关怀,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是高职院校走特色发展之路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组织机构、权利结构、人事分配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基于“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应着力构建校企密切合作的组织机构、灵活多样的人才管理机制、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校企互动对接的文化平台以及发挥学术权力参与决策的作用,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
地方性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地方性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存在着对资源管理的权、责、利不明确、运行机制缺乏竞争性和流动性、权力结构失衡、人事制度改革滞后、内部分配制度缺乏激励性、教学组织与实训管理不理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改革对策是: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院长(校长)负责制;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正确处理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加快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加强内涵建设,实施品牌战略等.  相似文献   

11.
大学治理是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大学治理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章程应该是兼顾就业、升学与专业发展,确立明确的办学目标和使命;兼顾政府、企业与学校发展,确立灵活的办学体制与机制;兼顾党委、行政与学术权力,建立公平的权力制衡机制;兼顾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建立协调的内部治理结构。贯彻落实高职院校章程,应该明确学校章程在高职院校制度中的核心地位,在高职院校办学中的规范效力,在高职院校治理中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核心在于明晰管理层级,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目标管理,改革分配制度。通过建立人事改革制度、考核激励机制和目标监督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进行权力安排和利益分配,制度建设实际上就是依据组织目标进行权力和利益分配的行动过程。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高职院校的基本权力形式,且学术权力具备根本合法性。鉴于当下行政权力独大,学术权力式微的权力结构,构建基于学术权力的制度体系是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涉及两个根本问题:权力和责任配置问题、效率和质量的关系问题。构建基于学术权力的高职院校制度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教师参与共同治理的决策机制、建立促进教师学术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建立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高职院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指的是:激发人工作积极性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规律。高职院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质上是根据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特点重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本文试图运用现代管理学的一般理论分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特点、激励要素及其内在规律,进而为高职院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事制度改革是高职院校寻求持续发展的切入点之一,因此,应通过对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及对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涛 《职教通讯》2012,(23):37-39
高职院校的学术权力是相关人员对于内部事务的决策力和影响力。目前高职院校的学术权力存在着学术权力缺位、学术组织单一、学术价值偏差的现象,必须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调适学术权力运行的体制机制,建立学术事务的决策、行政、监督体系,设计学术权力运行的各项制度,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学术权力科学高校运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经济社会、高教发展、组织管理、制度文明等角度出发,论述高职院校的人事聘用制度改革是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的前提.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本文提出高职院校人事聘用制度改革的五条原则,即服务中心理念、人性化管理、退出调整机制、民主选拔和科学选拔机制,并以此为依据设计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竞聘程序.  相似文献   

18.
推进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可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以无锡市公办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无锡高职院校在章程的制定、治理制度建设及二级管理分治与混合所有制试点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提出加强学校章程宣传、加快开放式办学步伐和强化学校权力监督等推进举措。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现状的分析入手,剖析了章程的"法定内容、自主权内容和现代大学制度需要的其他内容",指出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应处理好"权力与责任、自治与监督、内部与外部"等三方面关系;提出要把凝练办学特色、推动学校改革、监督权力运行作为章程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汪长明 《职教通讯》2016,(11):56-58
通过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责分析入手,寻求科学的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聘体系。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体系应该包括:建立分类管理的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聘体系;建立教学业绩与成效考核首位的评聘标准,增加课程教学改革及绩效的评聘指标;建立新的教师科研和学术成果评价指标;建立常规性的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制度;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职称评审体系,加强聘用期的管理和建立新的人事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