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释“饥■”     
对《论积貯疏》“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一句中“饥穰”一词,课本和一些参考书理解为“荒年(饥)或丰年(穰)”。这是不妥的。其实它在这里是一个偏义复词,偏指“饥”义,当“灾荒”讲。只有这样解释,整个句子的意思才能圆合。  相似文献   

2.
“世之有饥穰(ráng),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论积贮疏》中的一个句子。课本编者将“饥穰”注解为: “饥,荒年。穰,丰年。”人教社语文《教学参考书》将该句翻译为:“世界有荒年有丰年,这是大自然的(正常)运行,禹和汤都遭遇过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学参考书》把“世”解释为“世界”有以今律古之嫌,语文课本把“饥穰”解释为  相似文献   

3.
「世之有饥穰」的「世」应作何解赵广成贾谊《论积贮疏》中,“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一句中的“世”,课本没注释,而从教学参考中的翻译“世界有荒年有丰年,这是大自然的(正常)运行,禹和汤都遭遇过这种情况”来看,“世”作“世界”讲。对吗?查《古...  相似文献   

4.
普遍话与方言之间的主要差异在语音上,普遍话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语音,但是我们在平时的观察中感觉到,词汇问题也不可忽视。许多人在说普遍话时,出现一些方言性词语,只是把这些方言词语的语音普通话化。例如有些浙江人说普通话时出现这样的话:“昨天的会真没有意思,我坐在那里难过死了。”这个句子里“没有”和“难过”二词是按浙江方言使用的。在普通话中,如果“意思”一词是表示“趣味”“情趣”意义,那它前面的否定词用“没”,而不用“没有”,通常只说“真没意思”。这里“难过”一词是指因不得不忍受某事而产生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有不少意义相同的单词,而且有时在句子中可以替换,其意思仍可不变.但有些这类词由于它们自身意义上的某些很小的差别,在句子中就可能表现出它们意思上的某些差异。例如:quiet和silent,当它们作形容词时都有“安静的”“沉静的”的意思。但是,quiet所指的安静并非是绝对安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例如:There is a quiet readingroom in our college。我们学校有一间安静的阅览室。这并不是说在阅览室里连小声说话的声音都听不见的。而silent则有不发声音绝对安静的意思。例如:It is silent in the room.房间里很安静.含有没有任何声音的意思。当我们指一个人的性格是沉默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公输》中,有一些词语编者没有注释,或许编者以为它们跟现在的意思差不多,其实不然。因此,有必要补充注释。例如“短褐”一词。原文说“:邻有短褐而欲窃之”“,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课本只注释了前一句中的“褐”为“粗布衣服”,而没有注释“短”。  相似文献   

7.
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曾多次入选初中语文教材。该词中有一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后人多解做“人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有失妥当,“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主语不应指“人”,而应指“蛙”。  相似文献   

8.
一词多义     
知道什么叫“一词多义”吗?考试结束后,左小明和丁林艳有这样一段对话,一起读一读,肯定会给你一点启示的。左小明说:“最后一题有四个小问题,我都答了。”丁林艳说:“没问题,这题你准得满分。”左小明又说“:那也说不准,问题在于我是不是答得非常准确。”这几句话里都用了“问题”一词“。问题”,让我们常常想“起需要解答的题目”。左小明第一句话中的“问题”就是这个意思;丁林艳说“的没问题”,相当于“没有疑问了”;而左小明最后那句话里的“问题”则“是关键”的意思。所以“,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多种意思。其中最常用的叫“本义”;…  相似文献   

9.
1.在表演中领悟   如在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遇到“大摇大摆”这个词,我让学生上台表演大公鸡大摇大摆走路的样子,问学生他学得像不像,学生很自然地悟出了这个词的意思。   2.在观察中理解   例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第二自然段讲“小狮子懒洋洋的,什么也不干”,“懒洋洋”这个词单纯讲字面意思不好表达,因此,可以借助第一幅插图,通过观察懒狮子的动作、神态,使学生对“懒洋洋”这个词有较深的理解。   3.在朗读中体会   例如《蓝树叶》一课中有“吞吞吐吐”一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朗读林圆圆的话,体…  相似文献   

10.
学会用词     
一、词往往是多义的,但是一个语言环境只使用一个意思。例如“打”在“打铁”中只适用“敲打”这个意思,在“打格子”中只适用“画”这个意思,在“打伞”中只适用“撑”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1.
<正>古人文章词约而义丰,读古人文章当咬文嚼字,一个宇也不轻易放过,才可求得:“甚解”,自不待言;我以为要真正读懂古文,有时还须于无文字处求文字,万能窥知其“个中消息”。笔者最近在备课中发现:古汉语中,动词“使”后省略兼语的句式有的可以表示句中某一行动是秘密进行的意思,有的可以表示句中某一行动虽不是秘密的,但却是隐含着某一秘密目的的意思;如果省略的兼语是代指说话人自己的“我”字(包括复数的“我”和代指我方的“我”),  相似文献   

12.
在一些中小学生中,“有得”一词的用法越来越广泛,几乎与“没有”的用法等同无异。他们对这两词的区别不甚了解。例如,有的同学问:“你吃饭了吗?”答曰:“有得吃”。回答者的意思究竟是没有饭吃呢还是没有吃饭呢?回答者说是后面一种意思,但听的人却可理解为前一种意思。又如,问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既然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往往记录一个词呢?不能这么说。有的字只记录一个词。例如“戈”,本指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长柄;“讣”,本指报丧,报告人死了的消息;“兮”,是古代的一种语气词,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与方言间存在“同词异义”(或说“同名异实”)现象,它指写法和读音都完全相同的某个词,在普通话中表示的意思与在方言中表示的意思不尽相同,有的还截然相反。这种别有异趣、值得探讨的语义现象在普通话和零陵方言中就较为突出,如“爹”“爷”“公公”三个词,是汉语  相似文献   

15.
“丈夫”、“夫人”、“婚姻”在今天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意思也比较明了,但在古代汉语里,这些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是有一些区别的。“丈夫”古代一般是指成年男子,如《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但有时“丈夫”也指还没有结婚的男子,如《越王勾践》中“丈夫  相似文献   

16.
1.Every one与every one Everyone(写成一个词,=everybody)用来指人,意思是“每个人”,后面不能接of短语。而everyone(写成两个词)可以用来指人或物,意思是“一群或一批中的每一个”。例如:  相似文献   

17.
古今词义不同,是由于发展和变化。我再三强调,研究古代汉语要有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有很多相同之点。在词义方面,有很多跟古汉语还是一样的,例如天、地、人、牛、马等。可是还有很多的词义不一样。我就讲词义,也就是词义的发展和变化。发展与变化不同。发展指的是一般所谓引申,就是一个词或者一个字,原来没有这个意义,后来产生了新的意思,但是原来的意思还存在,这就是发展。例如“口”字,口是嘴的意思,指身体的一部分(现在我们说嘴不说“口”)。但后来有个引申意思,比如:山口、  相似文献   

18.
征,伐,侵,袭,讨,攻这几个词在古文中都用以指军事上的进攻,含有“进攻”,“讨伐”的意思,但它们各自表示的意义色彩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哪儿 那儿“哪儿”用来指没有确实肯定的地方,是疑问代词.例如:老大娘双手上上下下地摸着焦裕禄叔叔,半天才问:“您是哪儿来的?快告诉我.”“那儿”指的地方有确实肯定的范围,是指示代词.例如:邱少云始终自觉执行革命纪律,纹丝不动地伏在那儿.怎么 这么 那么“怎么”是疑问代词,一般用在疑问或语气不肯定的句子里.例如:我连忙问:“芒草是什么?它怎么能织布呢?”“这么”是指示代词,一般表示近指.例如:老大娘激动地说:“毛主席这么关怀咱贫下中农,我们永远忘不了他老人家!”“那么”是指示代词,一般表示远指.例如:你们看过三十二吨自卸载重汽车吗?真了不起呀!它有三米半宽,七米半长,将近两个大人那么高.优秀 优良这两个词都是表示很好的意思,但是话里的范  相似文献   

20.
一个词,在通常情况下属于某一词类,并有着确定的语汇意义和语法功能,但在特殊条件下,它可以按照语言的习惯,临时作另一类词来用,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古代汉语里的名词用如副词,作状语,就是其中的一种,其用法: 第一,表示比喻的意义。用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描绘动词所表示行动的方式或状态。表示。象……一样地”“象……似地”的意思。例如: (1)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李斯《谏逐客书》) ——昭王得到范雎,罢黜穰侯,放逐华阳君,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