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性     
有时在席间,但见每人妙语如珠,却令人渐渐觉得索然。如此聪明暴露,是否也是一种急迫?而急迫的东西,通常总是不够优雅。一个人要做到对自己的美、聪明、善良完全不自知,才能显得贵重。一旦有自知,品位就自动下降一个层次。就仿佛栀子花不知道它自己有多香,兰花不知道它自己有多幽静。  相似文献   

2.
晚安心语     
《中学生博览》2012,(2):71-72
1、一个人要做到对自己的美、聪明、善良,完全不自知,才显贵重。一旦有自知,品就自动下降一个层次,就仿佛栀子花不知道自己有多香,兰花不知道自己有多幽静。  相似文献   

3.
天性与奢侈     
有时在席间,但见有人妙语连珠,却令人渐渐觉得索然。如此聪明暴露,是否也是一种急迫?而急迫的东西,通常总是不够优雅。一个人要做到对自己的美、聪明、善良完全不自知,才显贵重。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而有自知之明”之所以显得如此可贵,一是因为它的重要,二是因为它的稀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希望自知,又难以自知,有自知之明的人太少了,有自知之明太难了。至于自知难究竟难在何处,人们却很少深究过。自知难,首先难在信息缺乏。对任何事物的了解,必须获得足够多的相关信息,信息缺乏,了解就不客观、不准确、不全面,对自己的了解也是如此。而人获得关于自己的信息,往往比获得其他方面的信息要困难一些。人的眼睛可以清楚地观看外部事物和别人,却看不到自己的全貌,生活在没有镜子也没有照相画像技术的古代,…  相似文献   

5.
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自知是难的;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智慧的体现。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杨柳,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而人又都喜爱听好话,不自知的人听到好话,信以为真,飘飘然,觉得自己好伟大。《战国策》中的邹忌就很有自知之明。他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客人想求我办事,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这里就彰显出了邹忌作为智者的明朗,不但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能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姨娘啊,姨娘     
姨娘是我母亲的亲妹妹,小我母亲3岁。她从小就很聪明,特别是她那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人见人爱。不知道的人,根本就看不出她是一个既聋又哑的残疾人。姨娘的心地善良,她常常把自己穿半旧的衣衫,送给衣不遗体的乞丐,也常常把到嘴的饭菜,送给那些孩子多、吃不饱的母亲,她知道,有嗷嗷待哺孩子的母亲吃不饱,哪来的奶水呀。  相似文献   

7.
<正>眼睛看什么最难?看自己最难,因为眼睛离自己最近。离自己最近的东西,往往最难看到。人难做到的,是自知。一个看不到自己的人,又如何自知呢?一个不自知的人,又如何认识自己呢?所以,古人才规劝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说,自知者明。一个"知道"自己的人、看到自己的人、认识自己的人,才能  相似文献   

8.
朱许强 《考试周刊》2009,(5):240-240
一、事后聪明偏向的含义事后聪明偏向(hindsight bias)是指一旦知道事件结果,就过高估计对事件预测能力的一种倾向;一种“我从一开始就知道”的现象[1]。二、事后聪明偏向的研究现状人们用事后聪明的智慧来武装自己,他们将的确发生了的结果看作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高估了他们对发生事件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有人问德尔斐庙里的神灵,谁是雅典最聪明最富有智慧的人?神曰:“凡人之中,最聪明的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得知后十分诧异。于是四下拜访雅典那些被公认为最聪明的人,试探的结果却发现,那些聪明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即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不愿承认自己的无知。由此苏格拉底悟出了神谕的含义: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正是在于自知自己的一无所知。显然哲学中所讲的“智慧”和“聪明”与自知相伴,与追求相联。他是对存在意义的不懈追问,是对人生真理的永恒追求。同样教育也如此。“按创造性的方式以智慧去解释和修正…  相似文献   

10.
智者无敌     
瑞典有个聪明人,谁也说不清他有多聪明。同时他也很老了,老得没人知道他的名字——他自己也忘记了。所以人们就简称他“智者”。  相似文献   

11.
IQ过山车     
门萨 《小学时代》2008,(1):32-33
它具有势不可挡的无穷魅力,人们为了它废寝忘食,虽然成功了也不会获得什么奖励,但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们仍然对它趋之若鹜,它就是"门萨"。"门萨"的英文名称是"MENSA",为聪明人编制一些高难试题测试智商是"门萨"的惟一目的。它究竟有何奥妙,能让这么多人着魔?道理非常简单:探索奥秘,解开疑点本身对人就有吸引力。你得到完美答案时的高兴和兴奋,就是对你付出最好的回报。想进入门萨的人,当然对自己的智商有信心!新的"IQ过山车"一定让你过足聪明人的瘾,准备好看看自己有多聪明了吗?你想知道聪明人都怎么个聪明法吗?让我们开始吧!  相似文献   

12.
贪心的狐狸     
大家都知道,狐狸是一种很狡猾的动物,它满脑子都是阴谋诡计,整天去欺骗别的小动物,就为了获取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过有一只狐狸,它不聪明,可是很贪心。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去拿,就算是刚吃饱,看见自己喜欢的食物也要。有一天,这只狐狸吃过早饭,出来散步,经过皇宫的时候,看见皇宫里挂着一块又大又肥的牛肉,旁边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国王的午餐。这时,它听见皇宫里传出一个像是保镖的声音:“皇上辛苦了!这几天您出去找宝石一定很累了,请吃些牛肉充充饥吧。”狐狸很想吃那块牛肉,就不管那么多,立刻伸手去拿。这时守护食物的卫兵过来,一把长剑…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你对孩子怎样描述.他们就怎样以你描述的样子成长.你说他是个无赖,他就会慢慢变得像个无赖;你说他聪明,他就可能真的变得聪明起来.许多成人不断在用自己的偏见扼杀孩子的潜质,他们自己却一点儿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经常遇到一些年轻的父母问我:怎样才能使孩子更聪明?为什么我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上学后反而不聪明了? 年轻的父母们提出这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当家长的谁不希望自己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呢? 下面我就简要地讲一讲这个问题,但愿它能对您有所帮助,使您培养出一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孩子来。  相似文献   

15.
逼自己一把     
佚名 《高中生》2012,(11):15-15
一个人,要是不逼自己一把,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相似文献   

16.
笨小孩     
就像聪明人谁不晓得自己的聪明,笨人也有笨人的自知之明——实在没办法不自知之明,周围聪明小孩的存在每时每刻提醒大人,大人则每时每刻提醒我。从狗屁不通、什么都还不知道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笨。笨得风雨不透,笨得笨名远播。老师看我的眼神是嫌弃而怜悯的——既不能亲手除掉我,又不忍看我苟活世间。我妈则每每点刮着我的脑门,敲得嘣嘣响,疾言厉色:你脑子装得有屎么?怎么笨到你这儿就不走了?——也就是说笨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7.
内容简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那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教育是一门学问,如果家长在不知道“什么是好孩子”之前,便盲目地按照自己心里的标准去教育孩子,甚至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就会毁了孩子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18.
姨娘啊,姨娘     
姨娘是我母亲的亲妹妹,小我母亲3岁。她从小就很聪明,特别是她那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人见人爱。不知道的人,根本就看不出她是一个既聋又哑的残疾人。姨娘的心地善良,她常常把自己穿半旧的衣衫,送给衣不遮体的乞丐,也常常把到嘴的饭菜,送给那些孩子多、吃不饱的母亲。  相似文献   

19.
乌鸦落选     
第26届选美大赛就要开始了,鸟类都去报名参加了,只有乌鸦没去。为什么呢#我不说大家肯定也知道——那就是它的羽毛太丑了,连乌鸦自己也觉得。它想,要是我插一点儿孔雀的羽毛在自己身上,不就会变得更美了吗#乌鸦为自己的聪明而感到自豪。它立刻起身去找孔雀,走到半路时,看到两只  相似文献   

20.
在儿时我们就知道有这样一只聪明的乌鸦:它利用小石块将瓶里的水位升高而喝到了水。现在,英国有只“乌鸦小姐”,不仅会利用工具,还会制造工具来获得食物。科学家们不禁感叹:鸟儿们比人类想象的要聪明得多。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实验室中,一只叫贝蒂的小乌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