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荀子是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集先秦诸子思想之大成。荀学是综合学,它综合各家各派的学说。荀学也是实学。荀子博大精深,刺取诸说,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敢于对世人的盲从迷信作揭露与批判,敢于离经叛道,不从俗说。荀子讲究事实,他认为学说的生命力在于从实际出发,此为历代思想家敬仰之所在。荀子的思想相当丰富,荀子的地位不能低估,笼统地说荀子不及孔子,那是不科学的,孔子有孔子的伟绩,荀子也有荀子的伟绩。  相似文献   

2.
虽然先秦各学派大都有对其他学派所秉持的价值观念的批判,但儒家学派的批判才具有理性的自觉意识,并且命之曰"正名",至荀子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学说,代表着先秦哲学中价值批判的最高水平。这首先表现在荀子对十二子的批判中表现出极强的理性洞察力,其观点和论证具有相当自洽的系统性,传递出哲学理论思维的特有魅力;其次表现在荀子将"道"作为其"正名"学说的基础。但是,由于荀子并没有解决老子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道"与先秦儒家价值论意义上的"道"之间的扞格不通,导致了他的正名学说没能做到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是继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懦。他和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的两个最主要的代表,对孔子的思想都作了重大的发展。孟子基本沿袭了孔子的思想体系,被视为孔子的继承者,因而中国古代素有“孔孟之道”的称谓。苟子的学说则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兼取先秦诸子尤其是道家、法家之精华,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和充实,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因此他虽属儒家,但“儒而不纯”,是一个集百家之大成者。郭沫若在《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中说:“荀子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懦家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荀子》中《儒效》《非十二子》《天论》《解蔽》等篇对先秦诸子与儒学内部所做的学术批评为切入点,探讨荀子学术批评的主要对象及其自身的哲学立场。基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尝试对荀子哲学的基本性格提出一种新的解释。荀子的学术批评体现了西周礼乐文化与新兴的战国功利文化之间的斗争与张力;作为先秦儒学最后一位大师,荀子不单要针对新兴的战国功利文化提出回应,同时也必须对西周与战国的两型文化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5.
作为先秦儒家的殿军,荀子为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曾经对他之前的先秦诸家作了一次全面的批判和总结。在儒家内部,荀子崇孔子、子弓,而痛贬于思和孟轲,从而表明他是直承儒学创始人孔子,而与思孟学派却尖锐对立、毫无瓜葛。毫无疑问,荀子思想与儒家开山孔于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异常清晰,但当人们一旦涉及孟子和荀子之间的思想关系时,问题就马上变得复杂起来。仅仅从表面上看,荀子不但有明白的排孟言论,而且也提出过与孟子截然相反的观点,孟荀殊途的说法似乎就此而可以敲定。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荀  相似文献   

6.
举国文化之昌盛、影响之远莫胜于先秦诸子,对于先秦诸子的起源有三种解释:荀庄的"诸子出于道散天下论",淮南王的"诸子出于社会需要论",班固的"诸子出于王官论"。通过对诸子起源的探讨,可以看出诸子思想的真实内容、特征与分歧。而荀子"务息十二子之说"和韩非、吕不韦"诸子为乱"应"主一"之说,正可以显示出先秦至秦汉思想脉流如何逐渐由"百家争鸣"走向"思想一统"的秘密。  相似文献   

7.
荀子经济思想源流初探冯郁荀子是战国末年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批判地吸取了先秦诸子的学说,建立了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思想体系。荀子的思想在我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学者对其思想体系已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硕果累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谨就...  相似文献   

8.
公孙龙作为先秦重要哲学流派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无论他本人或他代表的学派,都对后世学术思想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论六家要旨》等文,都专门评述了这个学派的得失。清代《四库总目提要》谓“公孙龙子……妄诞不经。”现代的一些哲学家,还视公孙龙为“诡辩论者”,把“白马非马”说成是“典型的诡辩题目”,“纯粹的概念游戏”,“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体系”云云。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哲学思想、逻辑思想进行一番分析和研究,以活跃中国哲学史与逻辑思想史的研究工作的气氛。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16,(5):39-44
《荀子·非十二子》和《庄子·天下》均为评判先秦诸子的名篇,但两者表现出不同的评判特点。评判特点的不同是由荀庄二人的主导思想、入仕经历及文献流传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0.
荀子治学精神对燕赵文化的影响,主要指对精英文化的影响,也就是对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燕赵文化的影响。荀子的治学精神包括以我为主、综合百家的思想立场,经世致用、注重功利的价值取向以及客观理性、实事求是的治学理念。荀子治学精神的本质在于创新,在批判和吸收的基础上创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对于当代学者治学理论创新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主流的文化思想大体可以作以下分类:礼仪文化思想,以儒家为代表;虚无文化思想,以道家为代表;实用主义文化思想,以墨家为代表;功利主义文化思想,以法家为代表.这几派之间也是相互批判,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光辉时代.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是我国伦理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先秦儒家的义利观是当时及后世有影响的伦理思想之一。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在百家争鸣中充分阐释了他们重义轻利,义以为上,以义克利等义利思想。其义利思想对我们现代义利观的建构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对此,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将其整合到新型义利观的构建中去。  相似文献   

13.
荀子久居齐国,是先秦学术的集大成者,也是稷下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通过广泛地批判百家学说,吸取其中精华,针对即将统一的形势建立一种适应其需要的学说体系。他以儒家政治思想为基础,受到稷下学者思想的影响,提出隆礼重法的思想,为统治者提供了礼法并举、儒法结合的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14.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集百家思想之大成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思想家。他师承儒家思想,但法家最大的代表人物韩非、李斯皆为他的学生。他著作颇多,现仅就其教育心理思想进行一些论述。荀子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有三:1、形具神生的形神论;2、化性起伪的性恶论;3、人定胜天的有为论。这三论奠定了荀子教育心理思想的唯物主义基础,并使得  相似文献   

15.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当时“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在思想战线上提出的任务是对诸子百家的学说进行批判的总结,从而为即将建立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作理论准备。荀子说他自己的任务在于进行“辨说”,也就是进行理论的分析批判。他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批判地审查了诸子百家,涉及经济、政治、教育和各个文化领域。虽然他  相似文献   

16.
清末维新运动前后,出于鼓吹政治改革的需要,荀子及其学说荀学成为维新派的众矢之的。以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抨击荀子思想实为中国两千年来君主专制的罪魁祸首,认为荀子主张"尊君权"彻底背离了"民主""平等"的儒家思想基调,篡改了儒学的本意。为回应这一批判,立足于《荀子》诸篇的具体观点和逻辑线索,厘清长久以来围绕荀学...  相似文献   

17.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学术空气最宽松、最活跃的时期,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这一时期音乐美学思想也极为丰富,提出了许多音乐美学范畴的重要命题。音乐美学思想最为丰富的,主要是儒家和道家。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特点是以礼为本,以“中和”为准则,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提出了崇尚自然的审美准则。儒道两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他们的义利思想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认识到义利关系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荀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名大师,他吸取了道、墨、名、法诸家的精华,熔铸于一炉,使儒家的学说得以改造和发展。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最为老师”、颇有声望。他在长期的教学、教育工作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有些经验至今仍可为我们借鉴。本文就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0.
荀子的思想代表了先秦学术思想的一个高峰,而他的著作《荀子》既是先秦诸子思想的批判总结之作,也是汉代学术思想发展的重要来源。苟子的教育思想以人性论为基础,内容上重视礼义,方法上强调真积力久最后达到社会安定和谐,“明分使群”的目的。荀子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目标的社会价值取向提醒我们,高校的教育工作要重视学生合理的需求,重视学生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要为学生建立一个精神的伊甸园,不能迷失于物质的洪流之中。苟子的管理智慧对高校的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