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全球新闻业的数字化导致了新闻生产主体的泛化,进而推动了整个新闻专业文化的持续演变。在新闻生产的观念与实践中,以“记者”或“新闻从业者”为代表的“职业中心”体系不断衰微,“新闻人”成为数字时代理解新闻生产的核心概念。以“新闻人”为观念起点,传统新闻生产体系得以重构,不断确立多模态、分布式、介入性的新规则,探索构建以公共性与透明度为核心标准的新伦理体系,并在人际关系与意义流通两个交叠的维度上形成高度网络化的新生态。对新闻人的构成与内涵进行理论化,有助于不断明晰数字时代人类与非人类新闻行动者之间的边界,拓展新闻学理论“人文的”认识论,塑造一种尊重实然和坚持应然并重的新闻专业文化。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崛起将社会治理带入一个崭新的数字时代。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嵌入社会治理,其关键环节不仅在于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传统社会治理中的伦理原则尚不能完全适用于数字治理实践的需要。因此,为促使数字治理最终迈向善治,数字治理伦理的创新性发展已势不可挡。在数字治理进程中,其伦理的创新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数字治理主体伦理由传统一元价值取向迈入现代多元价值共存;数字治理决策伦理由传统形式正义迈入现代实质正义;数字治理服务伦理由传统公仆意识淡薄迈入现代人民至上的全面强化;数字治理监督伦理由传统程序的非整全性迈入现代程序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是推进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必要举措,是助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议题。数字素养是包含知识、技能、特质、态度、伦理等要素的数字能力体系。该文从大学生群体出发,构建了数字素养陀螺模型,涵盖了多元知识、实践技能、个性特质、态度动机和道德伦理五个维度。基于此,立足于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路径:丰富数字资源供给,编制多元知识专业教材;强化数字培训力度,提升实践技能研习成效;加强个性特质培养,搭建虚实融合学习场景;重视数字意识培植,激活强化主体态度动机;拓展数字伦理边界,架构数字道德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很多弱势群体在获取数字资源和掌握数字技术过程中,被排斥在数字环境之外,引发了数字时代的数字鸿沟问题。土著人作为澳大利亚的少数族裔群体,他们中大多数人在数字接入、可负担力和数字能力三个维度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澳大利亚以数字包容为理念,将提高土著人数字技能作为弥合其数字鸿沟的重要抓手,旨在解决因数字鸿沟导致的土著人教育不公平、数字经济参与深度不够、被数字排斥等现实问题。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澳大利亚构建了连贯土著人生命周期的数字技能教育体系,即注重学校课程教育,提高土著中小学生的数字素养;发挥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土著数字技术技能人才;以社区为主导,为土著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础性数字技能。  相似文献   

5.
因应数字媒介技术的快速迭代,技术可供性为阐释数字新闻的实践问题提供了理论视角与阐释空间。技术可供性强调行动者意图和技术性能的相互关系,对于数字新闻而言,技术可供性所包含的内容可供、平台可供和社交可供等维度分别指向数字新闻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并通过具体指征构筑了数字新闻业的技术逻辑。然而,包括信息过载、“新闻掠食”以及不确定性等在内的可供性隐忧问题可能会反噬技术可供所能增益的新闻传播效果,科技谦逊主义的理论视角则有助于反思技术可供的边界问题。对于我国的数字新闻实践而言,学界和业界应在理论取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起自主的新闻业技术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数字新闻的崛起,近些年对新闻美学的探讨又重新升温。着眼于建立情感连接和增进用户体验的目标,数字新闻的美学实践形成了可视化、沉浸化、游戏化三种主导性逻辑。三者分别强调着数据导向的深度视觉化法则、情感导向的“非虚构”体验形式、关系导向的介入式审美机制,从中提取出的演化趋势在于:作为审美对象的数字新闻,致力于塑造一种具有深度视觉性、泛在体验性和全面介入性的信息生态;伴随数字新闻实践凝聚更为丰富的审美经验,一系列关乎形式、连接与体验的行业标准与伦理法则也会不断成型,进而对推进数字新闻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7.
谢光玉 《文教资料》2020,(6):191-192,15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深度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下研究并实践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新闻跨专业和交叉学科等特点,对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给新闻学教学产生冲击,本文主要从数据新闻对当前记者的技能要求、教学现状及困境出发,着重探究"数据新闻可视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及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穆青是我国新闻界享有崇高盛誉的著名记者,自1942年正式从事新闻工作起的大半个世纪里,在不同的时代都为广大的受众奉献出经典的新闻作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并将新闻实践升华为新闻理论,其新闻采写理论在新闻界独树一帜。对我国新闻学相关理论系统而又深刻的论述;散文笔法写新闻的倡导;视觉新闻和实录性新闻的提出是穆青新闻采写理论的创造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当前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不足和学生新闻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分析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探索新闻实践教学的模式,旨在倡导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新闻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新闻采写技能和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时代的脉搏,我们提议将科技类新闻融入与渗透到中学物理教育中,并从供给侧与输出端探索出“科技类新闻”与中学物理教育相结合的路径以及科学性、保鲜性、爱国性三条择取科技类新闻的原则,希冀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新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新闻学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专门型人才,尤其是新闻学的应用理论教学,更是承担着将新闻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任务。本文以"新闻评论学"课堂教学为例,探索"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新闻应用理论教学当中的运用方法,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目的,通过教师的引导,根据新闻主题内容的不同组织"群体交互式"或者"小组交互式"学习模式,将新闻理论充分拓展和深入,用以指导学生的新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教材伦理学既是伦理学原理在教材领域的应用,又是教材研究向伦理学的升华.古今中外,教材伦理思想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学生发展作为教材伦理体系内最为基础的范畴,是教材实践的决定因素及教材发展的根本遵循,因而成为教材研究的逻辑起点.作为兼有应用伦理学和教材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教材伦理学是研究"教材是否以道德上可行的方式传递了有价值的东西"的一门学问.教材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从一般伦理学的视角或教材研究的取向两种逻辑思路进行探究.构建教材伦理学的体系,应从教材主体的活动特点出发,领悟时代发展和教材改革的现实,对教材主体提出的伦理责任、对教材内容的伦理诉求、对教材制度的伦理规约,并从政治伦理、制度伦理、知识伦理、技术伦理等多个视角作出实践应答.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与传播学领域,基于可供性概念的研究产生了大量成果,不仅丰富了这一概念的理论内涵,而且该概念的分析场景已扩大至用户与新媒体关系的学术讨论。但是,已有研究存在着概念内涵过于宽泛、不同细分领域难以进行有效学术沟通等问题。对于数字媒体的理解,有必要回归到可供性概念最初的生态心理学视角,依照其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 Gibson)的阐释来归纳可供性对数字新闻学研究的意义。可供性概念从生态心理学发端,在设计研究与技术研究中进一步发扬光大,现在进入到数字新闻学领域,新闻研究者藉此分别从生态学与心理学角度阐释数字新闻业的新现象。一方面,可供性概念促使我们树立动态的观念,以动态的视角考察媒体和内容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供性概念鼓励我们关注使用者的认知与情感,克服数字时代新闻学研究对技术的过度迷恋。可供性有助于突破新闻学研究的固有边界,结合跨学科研究成果发展数字新闻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四个问题作了论述:一、新闻中运用形象思维的必要性:新闻中运用开形象思维是时代的需要,是新闻改革的需要。二、新闻中形象的种类:在新闻中运用形象思维描绘的形象,主要有人物形象、事物形象、现场形象三种。三、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形象的主要手段: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准确、细腻的心理描写,贴切、感人的比喻、比拟,确切而传神的动词,形章而有生命的数字。四、新闻中运用形象思维的限制:在记者的头脑中,形象思维并不是主要的、唯一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为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记者要尽可能作现场采访。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规模庞大,校园活动频繁,新闻宣传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而高校宣传部门人员普遍紧张。另一方面,许多地方高校的新闻专业学子,受客观条件限制,媒体资源有限,普遍缺乏实习训练场所。宣传部门选拔建设一支以新闻学子为主体的学生记者队伍,可以将“两难”化为“多赢”,既可提高高校的新闻宣传质量,又可发挥宣传阵地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功能,为新闻专业学生搭建实训平台。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活动中,消息来源、受众、传媒组织对记者的角色期待与记者角色规范之间保持着大体一致的关系,这是四方长期互动形成的协商结果,也是新闻传播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基础。然而社会实践中来自不同主体的带有特定意愿的角色期待与记者的角色规范发生抵牾是客观存在的,这是造成记者角色冲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运用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审视数字技术下的教育生活世界,发现数字技术与货币、权力一样是系统对生活世界进行殖民的媒介,并且后者须主动地融入并借助数字技术。数字系统对教育生活世界的殖民体现为,在文化维度导致人际交往的单体迷思与情感伦理遮蔽,在社会维度导致学校秩序的数字精控与不平等的再生产,在个性维度导致受教育者的外主体化与个性丧失的正向殖民困境。而教育生活世界通过数字技术对其他生活世界的殖民则表现为家庭层面上学校对私域的扩张,个人层面上学校对休闲的教化的反向殖民困顿。鉴于此,探求教育美好生活、复归数字教育生活世界需要培育数字公共理性,再造教育公共秩序;涵养数字解放兴趣,拉开技术反思距离;重塑数字语言交往机制,构建伦理性共同体;形构数字主体间性,确保交往主体共在。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能够有效解决技术呈现和受众认知间的冲突。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之下的数字教材编制,可能遭遇课堂规范与责任伦理弱化、系统化教材知识体系解构、教材目标定位泛化、数字化资源运用易引发法律风险隐患等伦理危机。以伦理视角对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进行审视,应遵循技术向“善”和“人”的发展融合的价值诉求,重视数字教材编制主体多元协同和融通的关系诉求,坚守数字教材编制体系“三性”融汇的内容诉求。因此,化解人工智能融入数字教材编制伦理风险,应立足于建构人工智能的伦理准则和技术责任制度,明确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规范与技术责任,重拾“以人为本”的数字教材编制教育价值理念,动态监控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全过程,充分审视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的设计机理和强化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取舍新闻、报道新闻的基本原则。它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五条标准。它的本质是标志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新闻属性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它的实现是主体(记者、编辑、受众)和客体(新闻属性)的互相作用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公民新闻”的兴起,第二媒介时代的新闻摄影逐渐失去了传统新闻生产的固有流程,信源结构与信息评议机制的变化,造成了新闻图片失实,主要表现为新闻图片的客观性、伦理性和监督机制缺失,唯有建立“公民新闻”时代的良性运作和监督机制才能为新闻图片失实提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