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大学近日举行“纪念侯外庐先生百年诞辰学术会” ,35个单位 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和候外庐塑像揭幕仪式。侯外庐先生是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教育家 ,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西北大学校长。他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 ,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与会学者缅怀候先生的学术功绩、学术人格、治学方法、研究著述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侯外庐先生百年诞辰学术会在西安举行@高立勋 @王百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学部从1955年6月1日成立到现在,已经35年了.学部的建立,曾被声称是“促进我国科学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标志着我国科学事业发展中的新阶段的开始”.长期以来,学部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机构,学部委员是中国最高的学术荣誉.那末,为什么要成立学部?学部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有过那些变化?学部开展了那些工作,作  相似文献   

3.
成立于1955年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在走过了30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后,于1984年1月召开了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迎来了中国科学院学部蓬发展的新时期。从那时起,到1994年6月召开第七次院士大会,其间整整十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和学部委员明确性质、职能,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建立院士制度,完善学部领导体制,参照国际惯例和根据中国国情,逐步与国际科学界接轨的十年,是通过三次选举,增选了一大批学部委员(院士)和首批外籍院士,使增选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十年,是学部委员重振雄风,学部工作再创辉煌,进一步发挥学部和学部委员(院士)作用的十年。  相似文献   

4.
一、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以来的工作概况自1984年1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以后,学部的性质和任务从原来的学术领导改变为学术评议、指导和提供咨询。八年来,学部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是国家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中心.由我国优秀科学家的代表——学部委员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各学部,是这个最高学术机构的主要体现和标志.学部委员代表着我国科技队伍的水平和声誉.多年来,许多学部委员作为我国现代科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奠基人,和全国科学家一起,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以此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敬仰和尊重.  相似文献   

6.
中国院士制度是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制度的基础上转化而来。院士制度从建立伊始就存在两种制度对接错位,致使院士规模较大,学术权威性不足等问题,而学部职能转变形成的权力结构失衡和科技体制缺陷使学部委员原有的职权转化为院士的隐性权力。  相似文献   

7.
袁清  姚威 《科研管理》2015,(1):415-419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对于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长期繁荣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制度的探讨,得出繁荣发展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制度的建议:一是建立灵活多元的学术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同行评议制度;二是注重成果质量,加大力度推行代表性学术成果制度;三是逐步试行专门评价机构制度,建立公正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四是加强文化建设,打造良性的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1,6(3):249-250
1983年1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改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及主席团的性质和职能,确定学部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努力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决策工作。几年来,各学部组织学部委员和有关科学家积极主动地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受到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正值增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之际,我刊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学部的作用采访了涂光炽、王大珩、林兰英、陈芳允等四位学部委员,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9.
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通过并经国务院同意颁布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试行)》规定:增选学部委员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继1991年增选之后,今年又在全国各有关方面推荐、初选的基础上,经过学部委员认真评审、民主讨论和充分协商,并于11月下旬进行差额无记名投票,产生了选举结果。按规定程序,各学部常委会对选举结果进行了检查确认,12月11日学部主席团会议对各学部的选举结果进行了审议并通过,紧接着,一并将选举情况和选举结果报国务院备案,选举结果已分别正式通报全体学部委员。今天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0.
1993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增选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第一年,经学部主席团会议决定。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其中生物学部12名。经学部委员直接推荐及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各部、委、局、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初选,生物学部共计有效候选人176名。学部委员们根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试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11.
对学者及机构科学研究水平的跨学科评价,国内外至今仍未有建立令人信服的指标体系。以学术论文被引频次在学科内的百分位数排序为基础,建立了论文被引频次的百分位数位置指标PR8值;以被引量和下载量为基础,建立了学科标准化影响力指标(Field Normalization Impact Indicator,FNII),用以实现学者和机构的跨学科评价。以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例,分别使用PR8值和FNII对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绩效进行评价,并筛选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50强学者。采用PR8值和FNII对高校不同学科研究绩效进行评价,并筛选出各学科20强学者(本文仅给出管理学学科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0月17日,来自北京等地的20余位中青年学者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和《社会科学论坛》杂志社举办的“首都中青年学者学术规范论坛”会上,通过、签署了《关于恪守学术规范的十点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呼吁学界恪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尊重知识产权、加强学风建设、推进学术创新。学者们认为,在教育部新近颁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之际,学界应加强学术规范的建设,以扭转目前学术浮躁的现象,保障我国学术的发展与进步。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中青年学者就如何恪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问题谈谈他们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建立是在1953年开始酝酿的,当时提出学部委员的条件是:学术成就,对科学的推动作用和忠于人民事业。1953年在推荐的527位候选人中,选出了233人,其中技术科学部40人。第二次增选是1957年,在21名中有3人是技术科学部的委员。第三次增选是1980年,在1000名候选人中选出了283人,其中技术科学部委员64名。第四次增选就是去年,在当选的210名中,有68人是技术科学部的学部委员,占32.4% (不幸的是建筑学家戴念慈在选完后即逝世)。当前技术科学部共有学部委员135人(其中女委员5人)。原有学部委员的平均年龄为74.7岁,增补后平均年龄为68.1岁,比原来降低了6.6岁,仍然偏高。这些委员来自70多个单位与工厂企业。如果按信息,材料与矿冶工程,机、电、宇航、能源与工程热物理,土木、水利、建筑与力学四类学科划分,委员的分布如表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学术图书是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的学术产出形式,结合现有研究基础,从多维角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的有益探索。[方法/过程]文章从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个维度,选取图书被引、图书馆藏、学者影响力、书评、微信微博数据、网上书城评论等指标,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的图书进行实证分析,利用CNKI、读秀、WorldCat、微信、当当网、豆瓣等平台获取传统计量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数据,运用CRITIC赋权法、TOPSIS综合评价法对269本图书进行影响力评价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提出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未来应该加大图书在不同渠道的宣传力度,加速相关数据平台建设,探索更加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策划人语     
追溯起来,这个“社科院百名博导推荐书目”调查与我大学时期的想法有关。当时,我经常听说中国社科院拥有着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大师,社科院主办的多数杂志也都是国内一流的核心期刊。后来,当我成为社科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我才得以了解到社科院的研究员主要任务是做研究,很少有教学任务,这就保证了他们能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4):241-244
(1 992年 1 2月 4日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 ,1 994年 1 2月 1 6日学部主席团会议、1 996年 1 1月 6日学部主席团会议、1 998年 1 2月 1 4日学部主席团会议、2 0 0 0年 9月 2 9日学部主席团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则(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以下简称院士 ) ,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为终身荣誉。(二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 ,热爱祖国 ,学风正派 ,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 ,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应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所包含的学科专业为范围。(…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与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8月24-26日于大连理工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为: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社会科学哲学问题、科技伦理学、科学文化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许伟毕业后作为一名讲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信息学院,仅仅三年的时间,便已成为一名优秀的副教授。由于在信息系统与大数据分析等研究方向的出色工作,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优秀人才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诸多荣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论文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引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引用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91篇论文,从被引和施引作者、作者单位、研究主题、施引期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论文同时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引用情况进行了比较,从中了解《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被关注的程度、研究主题及相关学者等信息,发现引用和施引论文的学者及研究机构和施引期刊,建议增加论文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创建本刊英文网站,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吸引国外稿源,进一步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学术质量和学科领域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一、德国马普学会简况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以下简称马普学会)成立于1948年, 其前身为德国皇家威廉 学会(成立于1911年),是德国最 大的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机 构。马普学会有三个学部,它们分别是化学物理技术学部、生物医学学部和社会科学学部。目前德国马普学会共有78个研究所,约1万1千名雇员,这其中有约3000位科学家。另外每年还有约6900名博士生、博士后和客座科学家。马普学会在德国科研系统内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具有国际上公认的雄厚科研实力。自成立以来,该学会共产生了17位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