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清廷内府刻书,始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一月在武英殿设立修书处,修书处是内务府的一个专门修书刻书机构,其所刻之书便称为内府刻书,或称"殿本"、"殿版"。但广义而言,内府刻书并不局限于此,还包括中央各部以及诗局等隶属内务府管辖的刻书机构,如中央各殿、院、司、局、各部、署、监、馆等机构所刻之书,亦统称为清代内府刻书。雍正帝在位仅13年,对内府刻书十分重视,刻书种类虽然不多,但卷帙浩繁,约有1.96万余卷。本文结合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庋藏的内府刻书,对雍正朝内府刻书情况及其特点略作简述。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近两年对鲍廷博及其知不足斋刻书的研究,发现知不足斋所刻书籍和各大图书馆所保存的鲍氏知不足斋抄本中记载了不少刻工姓名,但却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因此本文将尽己之所见,在辑录知不足斋所刻诸书和刻书底本中保存的刻工信息的基础上,对鲍廷博刻书的具体状况重加认识,以此彰显刻工在知不足斋刻书中的重要地位,进而推进对清代刻书业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浙江书局是晚清官办书局中规模较大、刻书最精的刻书机构之一,刊刻了大量经史子集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典籍。浙江书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编辑校勘队伍,依托浙江藏书家和藏书楼众多的优势,再加上有充裕的刻书经费作保障,其所刻图书以精品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4.
朱熹与刻书     
朱熹是宋代杰出的出版家,本文论述了朱熹的刻书目的、所刻书及刻书特点。  相似文献   

5.
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中洞又称"大万伍佛洞",唐代武周时期佛教书刻较为集中,可概分为题额与刻经两大类别,反映了武周时期高超的书刻水平,因长期被龙门石窟北朝题记书刻盛名所掩,故未受广泛重视.今基于书学之视域,从其形制及书体分类、书刻艺术、书写者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深入发掘其书法价值.据武周造字年代及使用规律,推定擂鼓台中洞题...  相似文献   

6.
李景文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1):143-146
以宋代公使库刻书为研究对象,探讨作为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使库的性质、经费来源,总结公使库从事刻书的动因以及所刻图书在地域、版式、内容、字体、成本等方面的鲜明特色,分析公使库刻书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公使库刻书活动对宋代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明人刻书,后人多有指责。清学者黄丕烈在《校元宋提刑(洗冤录)》中说:“明人喜刻书,而不肯守其旧,故所刻往往戾千古。”叶德辉在《书林清话》卷七中说:“明人刻书,有一种恶习。往往刻一书而改头换面,节删易名。如唐刘肃《大唐新语》,冯梦祯刻本为《唐世说新语》。”明监本《史记》,  相似文献   

8.
湖北宋元明清刻书考略(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宋元明清时期的湖北刻书较为系统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对湖北历代所刻之特征、之数量、之刻书地等有较为详尽描述和分析,同时提出在清代湖北刻书超越前代,并走在全国前列之说。  相似文献   

9.
权威 《出版广角》2015,(10):123-124
若论晚明徽派刻书艺术成就最高者,非《十竹斋书画谱》莫属.它代表了晚明时期书刻水平的巅峰,观同时期之书画刻书,莫有与之能较者.而从《十竹斋书画谱》雕刻所花费时间几乎横跨整个晚明徽派刻书进步时期来看,我们也能借此书一窥晚明时期徽派刻书的自我反思和进步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金坛段玉裁以经学小学著名于世,其藏书楼"经韵楼",广为人知.然经韵楼刻书,虽多为世人所重,向无专文论述.笔者研习段氏之学,凡经韵楼所著所刻书均经目验,成此一文,以补学术研究之缺,并订诸家著录之误.其七叶衍祥堂刻书及未标段氏堂号者,一并附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