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驰 《父母必读》2015,(4):28-29
让宝宝健康平安是所有父母的愿望。你平时是怎样保护孩子的?来做个小测试,看看你是哪种类型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当然要保护他的安全了。可是保护的度怎么掌握,有时候还真拿捏不好。先来测一测面对危险自己是哪一类父母,再看一看我们是否需要改变。  相似文献   

2.
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中外学者提出各种理论模型来解释父母冲突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影响较大的四种理论分别是:社会学习理论、家庭系统理论、认知-背景理论和情感安全假设。综合国内外父母冲突对儿童的影响研究,本文将父母冲突对儿童的行为、健康、成绩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儿童的应对方式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父母的心理素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情绪平稳,心态豁达,行为具有理性的父母,会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为他们的健康人格奠基.父母是孩子整个人生重要的依恋对象."依恋理论"认为,孩子如果在需要时,可以有一些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成人让其依托,就会感到安全,自我感觉良好.所以,父母的心理健康对孩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春节到,多热闹;串亲戚,放鞭炮。宝宝们多么盼望过春节啊!过节不忘健康,过节不忘安全,乃父母应注意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正是刚刚脱离父母的怀抱与外面世界接触的时候,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很薄弱,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大。最近发生的很多校车意外事故,更是值得我们反思。因此,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十分重要。讨论了如何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一成长。  相似文献   

6.
公告栏     
《父母必读》2008,(10):18-18
父母精神紧张会影响宝宝的健康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压力能够影响自身的健康情况,但对于压力如何影响他人健康的研究还不多。英国研究人员对120名5~10岁的儿童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了为期3年的跟踪研究,要求父母每周记录其子女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正是刚刚脱离父母的怀抱与外面世界接触的时候,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很薄弱,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大。最近发生的很多校车意外事故,更是值得我们反思。因此,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十分重要。讨论了如何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一成长。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由于缺乏父母监护和关爱,这些留守花朵,在安全、健康、品德、学习及心理素质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由于缺乏父母监护和关爱,这些留守花朵,在安全、健康、品德、学习及心理素质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隐忧,带来了许多新的教育问题。如何有效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这是构建学校和谐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近年来,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努力使留守孩子“离开父母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缺关爱”,让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共同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0.
家教信息     
孩子身心健康的动力源上海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中心儿童精神卫生学博士杜亚松认为,父母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动力源。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归根结底是父母的教养问题。学龄前,父母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动力源,学龄后就变成了家长和教师双重动力源了。家长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上海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徐俊冕等专家认为,家长不健康的  相似文献   

11.
选取武汉四所高校33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性心理健康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研究了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性心理健康的关系。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其性心理健康相关;其中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干涉和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性心理健康的水平存在相关;多元回归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惩罚严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以及母亲的惩罚严厉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由此得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启蒙教育机构,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环境创设不仅可以保障幼儿在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减轻父母的负担,使其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放心,而且还可以增强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与竞争力,对此,本文的研究就是对幼儿园班级安全环境创设的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13.
身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国家有三亿多少年儿童,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也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可以说,这些都是为了保障少年儿童的健康和安全的。为了维护孩子们的权益,帮助父母更好地学法用法,给父母真正的法律援助,本刊在2003年特开辟“佟律师说法”专栏,邀请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律师为大家“说法”。  相似文献   

14.
本期观点     
《父母必读》2008,(10):14-14
父母精神紧张会影响宝宝的健康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压力能够影响自身的健康情况,但对于压力如何影响他人健康的研究还不多。英国研究人员对120名5~10岁的儿童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了为期3年的跟踪研究,要求父母每周记录其子女的健康状况(如果子女生病还要记录他们的体温),每6个月都要填写有关他们自己精神健康、压力事件以及家庭冲突的问卷。  相似文献   

15.
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大的最无私的,学生学了这一课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作为家庭的成员应有家庭责任感。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主动承担家务,家中遇到困难尽力分忧解难。  相似文献   

16.
一、中小学生平安保险工作现状 我国现有2.2亿中小学生。为他们提供安全的生活空间,保障其健康成长,既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和关心中小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均对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保险作了明确规定。1996年,原国家教委、公安部联合发文规定: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智障儿童学习活动支持程度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序列的智障学生在基本学习活动、自我决定活动、健康与安全活动所需支持程度差异不显著;不同家庭社经水平的智障儿童在自我决定活动、健康与安全活动所需支持程度差异不显著,但在基本学习活动上差异显著;不同智力水平在基本学习活动、自我决定活动所需支持程度差异显著,但在健康与安全活动方面差异不显著;不同适应行为水平的智障儿童在自我决定活动、健康与安全活动所需支持程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孩子都会有生病或受伤的经历。生病的时候,父母的关爱和怜惜是难免的,但控制不好分寸,就会转化为对孩子的娇惯和宠爱,使孩子变得特别娇气和任性。若父母因孩子生病而表现出惊惶失措的样子,更是一种影响孩子心灵的负面情绪。其实,孩子生病或受伤的时候,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只要引导得当,不仅使孩子有机会接受最为直接、深刻的挫折教育,还能从认知、情感、意志、习惯等多方面影响孩子的心灵成长。适宜教育内容第一站健康安全教育当孩子亲身经历生病或受伤时,他对自身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便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第二站情感爱心教…  相似文献   

19.
陈凤尤 《教育》2013,(15):62-63
在现代家庭中,父母和子女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或做出危险的举动时,父母必须学会说"不"。怎样说"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家长的做法。何时说"不"很关键父母们必须明确何时何地说"不",以下是四种必要的时候:当孩子的健康或安全处于危险状态时该说"不"很明显,当孩子想吞食含铅的墙壁涂料碎片,尝一尝他在  相似文献   

20.
食补矿物质     
"矿物质摄入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来说,让孩子从食物中获取矿物质是较为安全的,不会发生中毒。"电视台又在播放儿童营养保健食品的广告了。"××能快速补充各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一次又一次地传入父母们的耳朵里,不知不觉中让他们有了这样一个印象:矿物质对宝宝的健康发育非常重要,铁可以补血,锌可以开胃口,钙可以促生长……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能营养好一点,长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