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市岳阳县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育遇到的种种困难,探索实践"学校联管、教师走教"的乡村教育办学新模式.这种办学模式实行三年多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湖南日报>、<科技导报>、<岳阳晚报>等新闻媒体先后予以了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先后派员来岳阳县深入调查,一致认为"不失为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薄弱学校改造问题的一条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存诚敬>是哲学家冯友兰<新世训>(又名<生活方法新论>)中的第九篇,先生在批判继承古人思想的基础上,对诚敬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方法,诚敬是一种超凡入圣的途径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存诚敬"是生活中本然规律的要求,其思想作为教导人们如何生活的方法,对年轻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成"功"追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与<江西教育>结下了不解情缘和深厚友谊.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任教.当时,学校订了一份<江西教育>,每当乡邮员把<江西教育>送到学校时,我都会"先下手为强",来个先睹为快.时间一长,我便尝试着给刊物投稿.没想到位我的第一篇教学小论文<<卖炭翁>一文对比手法的妙用>很快就在<江西教育>1989年第6期"教学一得"栏目中发表了.  相似文献   

4.
诗人田禾的诗集<野葵花>集中地展示了广大人民在苦难生活中的坚韧与美丽.对故土、对乡村、对广大农民生存状态的深情歌唱,表现出了诗人田禾执着的生命意识和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诗歌中"原初语言"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情感美与艺术美.  相似文献   

5.
"死亡教育"     
我在小说<二狗的故事>中,写过乡村独特而残酷的"死亡教育".针对调皮捣蛋、四处闯祸、屡教不改的孩子,父母使出"狠招",假装要将孩子淹死.孩子被强行按到了水里,痛苦地挣扎.  相似文献   

6.
"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这是课文<难忘师恩>里的一段故事.文中的田老师为了教学国语,每一课都精心设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犹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使"我"从此对文学痴迷得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文学之路.  相似文献   

7.
看惯了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对"文革"尖锐的批判和沉痛的思索,所以当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登场时,我们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小说依旧是"文革"时代的故事,但我们看到"文革"被淡化为非常浅淡的背景,故事的主角依旧是知青,但其目的并不是给我们展示知青艰苦的生活和曲折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教育源于生活,是对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现代小说史上的乡土叙事主要有偏于主观和偏于客观的两种类型,它们都建基于现代性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之上.铁凝的<笨花>力图走出这种主客二分模式,以主体间性的视野展示乡村生活,从而实现了对乡村叙事的丰富和拓展.对日常生活及其意义的发现和关注是<笨花>不同于既往的乡村叙事的重要特征,日常生活描写在小说中不只是点缀和装饰,而是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拜读了严丽荣老师的文章<多希望校长为教师"走后门">(<校长参考>2007年第12期),深有感触.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是:当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希望校长能去安慰一下教师,去帮助教师解决一点问题,甚至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给教师开点"后门".  相似文献   

11.
第四代导演的"文革"叙事电影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为代表,是对"文革"和"四人帮"的控诉与批判.第二类有<巴山夜雨>、<小街>、<我们的田野>、<青春祭>等,是对"文革"时期青年一代青春、理想的追怀.影片的形象刻画从社会政治层面趋向人性层面,艺术审美呈现出由激烈、悲愤而诗意、抒情的发展风格.但对于形成"文革"的社会历史根源缺少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12.
每当我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走上讲台时,总会不由想起多年前在学校念书的时候,老师向我们讲过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么,我们所失掉的是鸟笼,而所得到的倒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整个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学校咧."(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特质>)他强调"生活即教育,是把一个鸟放在林子里;教育即生活是把鸟放在笼子里."  相似文献   

13.
近读<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李耕拓先生的大作<"行""火"与"伍">,获益良多.李先生认为:行,"古代兵制","‘同行十二年'意即在同一个行里生活、战斗了多年.它与上文的‘火'相对应.因此,将它释读为‘行(xing)军打仗'是错误的".此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4.
在"五四"时期,艺术地总结并从不同生活侧面真实地反映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曾是鲁迅小说的一个中心主题.收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集<呐喊>中的<药><风波><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等,都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要使革命"从新做起"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而中篇小说<阿Q正传>则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陶麟老师在题为<"诗三百"辨>的文章(载<中学语文教学>2000.6)中对"诗三百"进行了考证,提出了"诗三百就是<诗>三百,而不是‘诗三百’,更不是<诗三百>"的结论,对长久以来认为"诗三百"就是<诗>的代称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令人耳目一新.但我觉得陶老师的论证对其结论的支配力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一、给课堂添加"生活素材调味剂" 生活场景引入,从生活走向课堂.笔者在讲九年级物理下册<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这一节时,课堂引入就用了生活小场景,直接有效,学生很自然地从生活走进了物理课堂,愉快地接受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从<金大奶奶>到<闷雷>再到<玉卿嫂>,三篇小说一方面展示了以"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为主角的世情生活景观,展现了女性主体不断成长的过程,表现了与中国传统小说的紧密关联;另一方面又以一种现代的叙述技巧与价值意念确立了自己的现代小说品质.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章培恒<中国古代散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不符合这种特性的东西归根结柢是无法被人接受的."此句中的"归根结柢",<现代成语小词典>写成"归根结蒂(底)",解释为"归结到根本性的问题上",<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写成"归根结底",释为归结到根本上,底,也有写作蒂、柢的.  相似文献   

19.
<周易>以<说卦传>为理论纲领,<说卦传>的思想理路是使<周易>"经传统一"的逻辑始点.<说卦传>承诺了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其以"中和贯通"的思想理路和"说卦和中"的理论架构,使<周易>的历史与逻辑、形式与内容、思维方式与概念范畴实现了理论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说"人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于6月颁布了.首先,吸引笔者的就是<纲要>开篇对"人才"的界定:"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相比传统的"人才"定义,如<现代汉语词典>的"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和<辞海>的"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纲要>的定义显得具体而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