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诗”的国度,又是“画”盛之邦。在山水、人物、花鸟等画上题诗(简称“题画诗”)既是我国绘画艺术独具的特色,又是中华民族的美学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题画诗”发端于唐末,兴盛于宋代文人画崛起时期。大唐以前虽时有诗人题画之作,往往另写别纸,而非直接题在画上。现在所见的唐代或唐代以前的画面题诗,多为后代收藏家或诗人所作。  相似文献   

2.
题画诗是历代文人喜用的题材,明清以降尤为风行。有着极高艺术修养的清代女诗人,将其当成她们驰骋才情的"命题作文"。她们熟练地驾驭着题画诗的创作方法,将画面上的物象转换为含蕴深厚的意境,寄托对生活的感悟,形成了独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次对扬州八怪之一李葂的题画诗予以辑佚、整理及分析。当前可见李葂传世题画诗17首,散见于各种文献。基本为人物图题诗。其中15首是题画像诗,多为高凤翰、卢见曾等朋友而作。另有两首题荷花诗。相较八怪其余众人,李葂存世题画诗数量偏少,但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在郑板桥的诗歌创作中,所谓描写花鸟风月的题画诗较多,后人多把这类诗看作是“风雅诗”。其实这类诗虽然想象的成份较多,但实际上却体现了郑板桥极强的社会意识,表现了郑板桥沉静下来的经世之心,具有忧国爱民、贴近自然等方面的特点,与封建士大夫们吟咏的风雅诗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张开瑰 《甘肃教育》2003,(10):24-24
这是一首题画诗。所谓题画诗.就是根据绘画所题的诗:题画诗从形式上一般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广义的题画诗,即是观画者根据画面的内容所赋的诗。其诗可以离开画面而独立,一般不题在画面上。严格来说,此类题画诗是属于赞画诗,它或评论绘画的艺术价值而抒发审美观感;或借题画抒怀寄寓家国身世之感;或分析画的风格而议论绘画理论等。例如杜甫的《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就是一首广义的题画诗.  相似文献   

6.
<正>题画诗是诗画联姻的产物,狭义的题画诗特指题写在画作上的诗歌,而广义的题画诗泛指题写在画作上的诗歌或吟咏画作的诗歌。文质兼美的题画诗不仅能再现画面内容、深化画面意境,还能反映诗人独有的审美情趣和人格追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无疑,  相似文献   

7.
国画大师张大千是创作题画诗数量最多的杰出诗人之一。他的题画诗从题材及美学蕴含上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着意抒写与画面内容密切相关的意境,生动传达画中之态及画外之意;一类重在阐发对绘画艺术的感悟与思考,艺术地表现其"师古人,师造化,师吾心"的理论主张。张大千的题画诗,对当代诗画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诗歌和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但题画诗的出现,打破了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时空界限,让中国的诗画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创造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综合艺术。唐寅把题画诗广泛运用到仕女画上,增加了画面的形式美感,阐释了画面的含义背景,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世界。因此,题画诗在唐寅仕女画的创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把所画的画和此画上的题诗及其题诗的书法艺术合称为“诗书画三绝”。题画诗是指写在画上的诗。据有关资料介绍,最早的题画诗大约始于唐代。早期的题画诗部写在画卷的末尾或者前面,同画而不相干;从宋代的徽宗赵估开始,才把诗直接写在画面上,融诗书画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徐渭在创作题画诗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由画面展开联想,以诗意发挥画意,以诗境开拓画境,通过运用移情、融用典故和化静为动等手法来生成题画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1.
题画诗,要为画传神,是要诗人模写画之神理,发掘画之意趣,再现画之意境,从而给予诗意的补充;题画诗,要写出画不出的东西,将空间艺术转化为时间艺术,在静的艺术中赋予动的艺术色彩。题画诗要求诗人利用画面孕含的意蕴以及笔法留下的空白,在不违背画形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诗人的想象,丰富画的内涵,增加画的情趣,体现诗人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2.
<正>在文人气象发展至顶峰的宋朝,以自然风光、花鸟山水为主要题材的文人画大量涌现,成为最能代表当时绘画技艺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展现文人精神诉求的载体,文人画讲究在画作中体现出诗意,即“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文人画勾连了画家和诗人,诗画相融,便是意境,诗画相并,即为“题画诗”。诗人创作题画诗,既能展示才华,又能体现文化修养和人格风范,故而题画诗至宋代蔚然大观。  相似文献   

13.
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之后,在画面上题诗,以收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为画题诗自唐代始,唐代诗人的题画诗,对后世画上题诗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唐代众多诗人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罗隐、韦庄等都有题画之作,其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之多、影响之大,终唐之世未有出其右者。  相似文献   

14.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工诗善画,所著《鸡肋集》共收录了二十余首题画诗,其题画诗不仅对画面作了生动传神的描绘,也借诗抒怀言志,而自画自题的题画诗卓有特色。晁补之具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和敏锐的艺术触觉,匠心巧运,事诗如画,使得其题画诗与绘画作品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苏轼第一次实现了诗与画在画面上的真正结合。聚焦苏轼题画诗,我们可以看到他以诗为传播媒介,阐释了画的意义。他既融会了诗画的相通之处,又保持了各自的特色。种类丰富的苏轼题画诗向受众言传了画中之意,也表达了画外之意.同时还深刻阐发了诗艺观点。  相似文献   

16.
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 ,能够使题画诗在唐代诗坛上崛起。能够使题画诗成熟起来并成为独立艺术种类的诗人可推杜甫。杜甫在题画诗的艺术手法上匠心独运、大胆创造 ,为题画诗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杜甫的题画诗较为鲜明地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标准。杜甫题画诗所体现的审美标准主要是瘦硬遒劲、骨气刚健 ,这与当时普遍的审美观念相左。杜甫崇尚瘦硬有骨的审美标准 ,主要见于他的题画马、画鹰的诗作之中。这种审美标准的产生 ,有着很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诗歌意境的欣赏和品味是古诗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小学生因为年龄、语文素养等因素的制约,在理解意境上存在很大的困难。题画诗将原本独立存在的两种艺术形式——诗和画巧妙结合,诗境中有画境,画境直观再现诗境,因为有了画的具体生动呈现诗境会较为容易理解,因此题画诗特别适合小学古诗教学。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题画诗的数量相当少,且存在"留诗换画"的现象。根据以上病症及题画诗的独特艺术魅力应在小学语文中大量选用题画诗。  相似文献   

18.
在郑板桥的诗歌创作中,所谓描写花鸟风月的题画诗较多,后人多把这类诗看作是“风雅诗”。其实这类诗虽然想象的成份较多,但实际上却体现了郑板桥极强的社会意识,表现了郑板桥沉静下来的经世之心,具有忧国爱民、贴近自然等方面的特点,与封建士大夫们吟咏的风雅诗有截然不同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以丘濬题画诗为考察对象,旨在分析丘濬题画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丘濬题画诗题材内容广泛,自然山水题画诗表现悠闲人生之乐,流露隐逸思想;人物故实类题画诗表现追求自由洒脱和悲壮爱国情怀;竹梅虫兽题画诗以物表人,以竹梅虫兽来赞叹人物品格;生活感悟类题画诗用生活场景表现文人情感,既有离别也有生活兴致等。艺术特色方面多想象兴叹,情景交融,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语言清新自然含蓄,激发读者的想象空间。总体上延续元代题画诗的主题内容和特点,为明代题画诗增添了内容,渲染了色彩。  相似文献   

20.
清代沈阳流人戴梓,自幼才思敏捷,擅长诗文,十二岁即能写诗,深得当时文坛巨擘钱谦益的赏识,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在谪戍期间诗歌创作以题画诗和赠答友人的诗章为主,题画诗又分为:单纯描写画面内容,题画赠友人,借助画面内容表达作者自身的人生际遇和题画还旧、思友四个方面。表达了作者虽被贬谪但仍旧能够旷达自适,虽被奸人诬陷仍旧能够爱国如家的伟大之情,笔者结合题画诗的渊源及其发展历程探讨戴梓的题画诗,体会戴梓的独特人生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