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方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推动地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产业技术研究院一般存在缺少专业的科研服务与独立研发能力、缺少充足的项目资金支持、产业技术发展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组织机制与运作模式迫在眉睫。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立足地方,通过创新组织机制,整合"政产学研金"等资源,创新性的提出了特色分院区块化运行模式,构建网络化生态创新体系,形成了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2.
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到来之际应时而生.对其近五年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学院以孕育未来技术、培养具备交叉学科背景人才为目标,通过组织制度创新建设跨学科组织和未来技术研发平台;通过人才培养体系重构,初步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教学组织、个性化培养、创新实践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科教融...  相似文献   

3.
战略新兴产业制度创新机制包括生产要素制度创新、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产业制度创新等。政府从微观、中观(产业)、宏观视角构建制度体系,在这个综合制度框架下构建一整套政策推进措施,并且激励和引导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政府应发挥在制度创新中的优势,做好制度引领,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产物,是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缩减产业发展、产品研发与人才培养的间隙,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教育组织模式.根据有关制度设计,现代产业学院将逐步推行至各类高等教育院校.笔者在调研江浙100多个产业学院的基础上,发现目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还存在主体法律地位不明、组织法制空缺、学生权利保障不足、教师法律地位模糊等法律风险.对此,需要通过增强产业学院独立性、建立独立理事会制度、完善学生权利保障、保障产业教师权利等方式,防范产业学院建设的法律风险,进一步健全产业学院建设制度.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技产业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色产物,作为高校产业的管理者和从业者要在全国科技创新的新常态下因势利导,对校办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创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协同创新作为将各方创新资源和核心要素有效汇聚,通过不断深度融合发展进而产出创新成果的创新组织方式,在高校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河南省新能源产业开发现状及发展潜力的分析发现,河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面临规划滞后、缺失,产业规模扩大与核心技术短缺,产业集聚度低,产业组织水平低等矛盾,应从制定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组建行业技术联盟、拓宽融资渠道以及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突破,以促进河南省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战斗力,但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力量不仅仅是技术进步,更是制度创新,本文基于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发展基础,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制度创新进行了分析,认识到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创新问题所在,并阐述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制度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永州市高校体育社团经费运行的效益,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统计法,对永州市三所高校(湖南科技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九嶷山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社团的现状、经费来源渠道和经费开支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永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经费运行模式提供依据,推动高校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荥阳、上街两市区的分割行政区域,给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为此,要从空间布局、基竺苎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加快两市区的一体化进程。同时,要进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在追求"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进程中,应着力实现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建设。高校协同创新载体"双一流"建设是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的动力源头和重要途径。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是高校协同创新载体"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导向和实践目标,要针对高校协同创新载体与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的双向互促所面临的主要体制机制问题,系统开展高校协同创新载体运行机制体制的改革,即以科技制度和组织制度创新推动高科技牵引,以人才机制创新推动高智力密集性牵引,以发展模式创新推动高附加值牵引。  相似文献   

11.
产业创新日益成为各国各地区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京津冀的崛起将以新产业的出现和产业创新为先导。这既符合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京津冀产业创新应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在产业和技术方面做出重大新选择,率先实行产业创新的综合试验,推行技术扩散创新战略和实施产业创新分工、一体化协作战略。在此基础上,构建该区域产业网络系统,提升整体产业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科组织是学科建设的载体和抓手,持续的学科组织模式创新不仅为学科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也为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推动力。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高校交叉学科组织模式、优化学科治理体系的战略意义与现实价值不断凸显。但在组织惰性视角下,学科组织固有的身份惰性、结构惰性和制度惰性,存在抑制高校交叉学科组织模式创新的风险。针对学科组织身份的内外部认知偏差,组织结构的内外部边界固化,组织制度建构的路径依赖导致的主体能动意识弱化、学科交叉融合受阻、生命周期变迁断裂等问题,应通过变革学科组织模式的身份意义给赋和感知、重塑学科组织种群的内外部边界、因应学科组织模式的全生命周期变革,规避高校交叉学科组织模式创新面临的组织惰性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永州市高校体育社团经费运行的效益,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统计法,时永州市三所高校(湖南科技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九嶷山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社团的现状、经费来源渠道和经费开支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永州市高校体育社团的经费运行模式提供依据,推动高校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与经验——以I/UCRC模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现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并拓展为"州/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模式。"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协同创新模式在组织构成、组织管理和协同创新项目设计上都具有其明显优势,并在其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面向三个维度 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制约高等学校科研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诸如地理空间、交流技术等不再成其为关键制约因素。与此同时,大科学、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体系、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新的知识生产方式技术变革和市场变革,对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此,需要认真考虑通过怎样的组织变革最有效地发挥出高校独特优势,通过怎样的组织设计最有效地开发  相似文献   

16.
产业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推动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因此,实现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考察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提出了产业集群视角下,通过集群内部企业的横向联合形成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和行业协会建成稳定的协作关系,构建一个联动创新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实现集群视角下产业技术的动态创新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在技术革命加速、产业构造转型升级、内外部劳动力市场多样化、保证雇佣制度动摇等变革背景下,被世界公认的日本"企业模式"职业培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日本政府以组织机构整备为基础、以扶持制度建设为引领、以促进企业内职业培训合作转型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借鉴日本经验,发展我国企业职业培训应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机构建设、工学结合等举措,推动发展企业本位的职业培训,提供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保障,构建雇佣融合型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依托特色学科群优势,通过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进行组织结构创新,着力推进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重点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搭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实现优势学科群与新兴产业集群的无缝对接,是面向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9.
欧美、日本及我国台湾制定的扶持制度推动了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同样,我国的制度改革刺激了中小企业兴起与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国际化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应该在财税、金融、服务及市场准入等宏观政策和制度上进行创新.以改善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内部应该在产权制度、组织模式、经营管理制度、经营模式进行创新.以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成为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数字经济与产业的动态演化,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呈现出三种模式:数据集成导向模式、知识集成导向模式和智能集成导向模式,三种模式分别针对不同特征的产业链,其数字化内涵也各有侧重。推进产业链数字化治理相应具体举措有:通过产业链图谱建设理顺产业链条区域分布;通过数字化能力协同评估促进产业链数字化同步;通过建设协同创新环境,激励产业链相关企业在创新转型中加速采纳数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