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倾听是语言表达的前奏,在0~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中,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幼儿喜欢听,愿意说,只要学会听人家说话,就能帮助孩子说得更精彩.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幼儿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保障,是获得知识的前提,培养倾听能力对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
正用心倾听是良好交流的基础。有些妈妈可能认为,宝宝听力正常怎么会不会倾听?实际上,听人说话时心不在焉或不能耐心听完的孩子不在少数。会"倾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从小用心培养。彤彤妈"我家宝宝可能是太活泼了,交代他一件事,还没听一半呢,就跑开了,然后转悠半天,又跑回来问:"妈妈,你让我做什么来着?"宝宝听话只听到一半,这让我有些担心,怎样才能培养宝宝善于倾听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呢?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倾听兴趣、倾听习惯、倾听能力。一、叫醒孩子的耳朵要让孩子的耳朵注意听老师说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孩子学会倾听之前要先激发孩子倾听的兴趣,只有有兴趣幼儿才愿意认真倾听。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  相似文献   

4.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学生的写话要求。本文通过让孩子养成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的方法,感受倾听的乐趣;教会学生说完整的话,抓住契机练习说话,逐步学会看图写话,从模仿写话到及时写话,实现能听、会说、愿写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能倾听同学或老师的完整表述,由"会听"转变到"会说"。要加强"看图说话"训练,通过看图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指导"问"与"答"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并能完整地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曾经看过这么一段话:"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每一朵花里都蕴藏着一个不同的世界,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描绘着不同的天堂。我们知晓开启天堂之门最近的道路,走进他们纯真缤纷的世界,很幸福、很快乐。在工作中,慢慢地自己琢磨和积累经验,我知道孩子们是单纯可爱的,只要一句鼓励的话、一个亲切的拥抱或抚摸,都会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只要我们多一点关心、耐  相似文献   

7.
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生导师,如果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和技巧,很可能无意中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聪明的父母常说下面5句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被期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1."这件事还可以怎么做"培养价值感。比如陪孩子做手工课,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做。此时,父母在指导孩子做好一件手工之后,就可以问问他:"除了教你的这种方法,还可以怎么做呢?"这句话能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慢慢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社会,每个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大人围着孩子转,导致很多学生到学龄前,很少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上学后有的父母会要求孩子"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而在生活中父母没有做好榜样,不愿倾听孩子的话。这就造成孩子内心对"倾听"缺少足够的认识。因此我想谈谈小学英语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会倾听"?  相似文献   

9.
正不知不觉,一晃眼的功夫,我在幼儿园已经走过了十七个年头,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渐渐地体会到了倾听的无穷魅力和力量。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要想让这张白纸变的五颜六色,我们幼儿教师就要学会倾听他们,我们的倾听能让孩子更愿意说出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帮助他们说的更精彩,能帮助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只有多倾听孩子的对话,多倾听孩子的表白,倾听孩子的坦然吐纳,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解读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很重要的一员,也是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智慧、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终生受用的语文能力。从孩子低年级开始重视口语交际的能力势在必行。教会孩子学会倾听、观察、记忆,让孩子爱上说话,让孩子善于说话,利用教学资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一、耐心倾听,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了解是教育的前提,孩子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总是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作为成人你不能一味地批评或表扬他们,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对问题的看法,要做到有的放矢,循循善诱,切不可说一些损伤孩子自尊心的话,或将自己的意思强加于孩子,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通过倾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当孩子与我们说话时,无论我们多忙,都要尽可能抽时间耐心倾听,这样使孩子感受到成人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就会尽力把事情做好,从而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二、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大胆创意首…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错,但是却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大人说话时经常插嘴、不能认真仔细地倾听等等。其实,良好的倾听能力和习惯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这不仅仅是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呢?  相似文献   

13.
学会说话     
学会说话。小朋友一定会说:“谁不会说话呀?”要知道,人人都能开口说话,却不见得都会说话。会说话的人想说什么,就能开门见山,条理分明,几句话就说得一清二楚,让人一听就明白。会说话的人把一件事、一个道理,说得生动幽  相似文献   

14.
我们现在的课堂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重视思考、回答问题与认真作业.而往往忽视了"倾听",认为听听很简单.认为只有"说"与"做"才是学习,而不知道学习其实首先是倾听.在"倾听"中,我们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在"倾听"中还能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交流.  相似文献   

15.
门孔(节选)     
一直到今天,谢晋的小儿子阿四,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大家觉得,这次该让他知道了。但是,不管怎么解释,他诚实的眼神告诉你,他还是不知道。这情景,很像一群哲学家在讨论死亡,而最后,评判者没有让他们及格。在人类一些最本原的问题上,最低智能和最高智能,首尾相衔。是啊,还能说话的人谁也未曾抵达过死亡,那又怎么说得清呢?既然说不清,那就与严重  相似文献   

16.
“这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越来越不愿意说话了。回来不晓得叫一声,出去也不打个招呼。你问他,他是回答得越简单越好。他小时候可不是这样,读三四年级时,学校里有什么事,你不问,他也都会同你说;现在,能不说的就尽量不说,除了没法不说的。哎———这孩子的嘴怎么撬得开  相似文献   

17.
让孩子们保持敏感多情,怀着对世界的关爱与新奇;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有趣地说话,说有趣的话;教师关注生活,将语文课堂与生活进行链接,生活和课堂会因此而有趣起来;倾听,需要"老师的心"时时在场,时时关注孩子;我们怎样活,其实决定了孩子活的力度和方式.心里有孩子,眼里就会处处是资源。  相似文献   

18.
念乡     
任牧颀 《新读写》2021,(4):27-27
"小桥流水任清静,高楼森林生苦寒。若问君子何取舍,繁华暗处寻苟安。"驻足回首,遥望育我多年的小镇,一种难言的悲壮情感涌满了胸膛,像乌骓别霸王、霸王别虞姬。可心中的壮志让我毅然背上行囊,远离简朴得有些落后的小镇,在校园的树荫下,誓要成就一番辉煌。但生命属于了小镇,便似与小镇有了难以割舍的情缘。不管到哪里,我都知道小镇有守望的亲人在等待满载而归的孩子,知道小镇的野花野草正倾听年少孩子的诉说,还知道小镇的某个树洞藏着孩子伤心难过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地方,教师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了学生而服务的。而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在提问时,学生一个个"如临大敌"的表情,生怕自己被叫起来回答问题。这种情况年级越高表现得越明显,固然与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关系,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我们应该怎样去做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倾听与表达呢?一.怎样让孩子们在历史课上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一)导入要有技巧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要使学生乐意倾听,并非一件容易  相似文献   

20.
"妈妈"这两个字是最平凡,也是最亲切的,人们从会说话时起,一直到现在说得最多的就是"妈妈".可我不是,我对妈妈这个词感到好陌生,好陌生.人们都说母爱是伟大的,母爱的力量胜过一切,可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母爱.当别的小孩儿被母爱包裹得紧紧的时候,而我只能看着,妈妈,那时你在哪里?你是否也想着我?对于妈妈,我已经不记得她长得什么样了.也是啊!一个只有3岁半的孩子能记得多少呢!妈妈,你知道我多么想知道你长得什么样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