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实践课,通篇都体现了一个创新,落实到一个革新上。通过学习,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使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使用的产品的问题,并积极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去创新、发明,并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改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若干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针对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文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前提,以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为保障,以教学内容精选组织为核心,以革新考核方式为突破口,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实践课,通篇都体现了一个创新,落实到一个革新上.通过学习,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使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使用的产品的问题,并积极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去创新、发明,并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式等方面浅析了对《现代核分析技术》课程教学的革新,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通用技术》教材走入了高中课堂,作为贴近生活的一门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合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用技术》这门课程,主要讲解了结构、系统、流程、控制与设计,而且更  相似文献   

6.
高职机电专业《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丽华 《考试周刊》2011,(72):25-26
针对《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本文从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对该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利用技术赋能教育革新,驱动学习方式转变,备受教育界各方关注.自2012年以来,英国开放大学每年定期发布的《创新教学报告》荟萃了网络技术时代世界各地正在开展的10个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学、学习和绩效评价的创新教学法.通过分析《创新教学报告》(2020版)可以看到,发挥技术在教育中的巨大影响力,离不开相应的学习理论支撑,并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创新教学报告》(2020版)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法表明,学习科学、做中学、自由学习等理论成为技术赋能教育革新的重要源泉,未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正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利用技术赋能教育革新,驱动学习方式转变,备受教育界各方关注.自2012年以来,英国开放大学每年定期发布的《创新教学报告》荟萃了网络技术时代世界各地正在开展的10个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学、学习和绩效评价的创新教学法.通过分析《创新教学报告》(2020版)可以看到,发挥技术在教育中的巨大影响力,离不开相应的学习理论支撑,并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创新教学报告》(2020版)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法表明,学习科学、做中学、自由学习等理论成为技术赋能教育革新的重要源泉,未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正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的多方面发展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和探究、反思与创造,培养学生参与劳动技术的正确态度,促进他们逐步形成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素养、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教学参考书》中也提到,劳技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技能,注重探究,引导创新,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并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以及社区服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开点发明革新课如何?新疆石河子第二职高鲍永昌发明和革新是一种重要技能,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温床;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很难想象没有中国的四大发明等,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日本国力能很快强盛起来重要原因之一是新产品层出不穷,每年国际上的发明有一半是日本...  相似文献   

11.
刘雍潜: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副研究员,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6年主持教育部电教办科研课题《普通高校电教面临问题与对策》,1997年主持“九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发展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2001年主持“十五”国家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有:《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研究》等论。与人合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  相似文献   

12.
自从1816年发明了照相术以来,照相技术已经经历了几次革新,一次是彩色底片的发明,一次是一次性成像的相机的发明,一次是数码照相术的发明。现在,又一次重大革新出现了,这就是酸化成像底片的发明。 传统的底片用的感光剂是溴化银,新的技术是用酸来代替溴化银作为感光剂。发明这种新技术的是美国偏振光公司的约翰·马歇尔和他的同事,他们把这项新技术叫酸化成像技术(AAI)。酸化成像底片在感光之后会产生一种无机酸,出于对他们专利权的保护,发明者没有公布这种酸的名称。感光后产生的这种无机酸能够把底片上的无色染料按…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0月,他指导学生韦杰宁发明的《自行车链条防脱落装置》在第20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中获金奖和最高专项奖;2012年11月,他指导学生桂旭湘、樊宇琨发明的《安全可坐楼梯拐杖》和《方便安全安培瓶切割器》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中分获银奖和铜奖;2013年8月,他指导学生青尚龙发明的《植物保护机器虫》在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014年11  相似文献   

14.
机器技术的发明是世界伟大的发明之一.机器的蓬勃发展不仅加速了世界发展的进程,并且解放了生产力,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力结构,为人类带来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便利与福祉.刘易斯·芒福德在《技术与文明》一书中不仅深刻阐释了技术文明的发展史,而且对机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在人文主义背景下,刘易斯·芒福德深度剖析了机器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机器的出现对技术文明的推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议开设发明革新课新疆鲍永昌发明和革新是一种重要技能,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温床,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很难想象没有中国的四大发明.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日本国力能很快强大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新产品层出不穷.每年国际上的发明有一半是日本人的。而日本是...  相似文献   

16.
《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革新与发展反映了当前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新要求、新发展以及教师教育的新动向,在解读其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贯彻落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固体物理学》教学实践中,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相结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多元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为信息技术提供了全新的理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丰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使学生掌握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处理与交流、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与思考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为学生打造终身发展的平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机械专业是一门创造性非常强的专业,其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联,这都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讲解素材。如果每节课都只是教师一人津津乐道,而学生思维没有同步进入状态,时间稍稍一长,也会落入俗套,形成教师讲一套,学生想另一套的现象,课堂教学效果很差。为了改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对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变,从生产、生活中收集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例,又从各种期刊,杂志,如《发明与革新》、《科技辅导员》、《第二课堂》中收集了几十条信息、难题和发明创造获奖题,为丰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对国际基础教育中技术教学的认知研究成果讨论,分析了小学《技术》教材中的一些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要素,强调了小学《技术》教学中有别于传统手工和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特征。本文试图探讨将现代的创造性和认知发展的理论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发展一种创新的心智习惯或者创造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