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德育》2015,(5):81
江苏省南京市翠屏山小学自2001年成立起,伴随江宁开发区的腾飞,以及地域城市化进程,14年来完成了从农村小学到省级实验小学破茧成蝶式的蜕变。2003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2006年成为江宁区首个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安全文明校园""南京市体育与健康教育普及性特色学校""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南京市阳光体育校园(  相似文献   

2.
悦动校园     
正南京市古平岗小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七二六部队子弟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验先进集体、实验研究基地学校、校本研修先进集体、江苏教育学院实习基地、晓庄学院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3.
《江苏教育研究》2010,(8):F0003-F0003
天妃宫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是南京市首批八所省级实验小学之一、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南京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及南京市文明单位、南京市模范学校、江苏省南京市电教实验学校、南京市首批科研项目研究中心、教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凤游寺小学位于金陵凤凰台遗址上,是江苏省实验小学、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示范学校,同时也是南京市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南京市十二五教科研基地、十一五全国教科研先进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国际启发潜能教育学校。近年来,学校扎根小班化教育实验,营造以绿色凤凰台、文化凤凰台、科技凤凰台为主题的学校文化,以整合教育的方式打造人文与科学两翼并举的学校课  相似文献   

5.
《江苏教育研究》2013,(9):F0002-F0002
南京市梅山第二小学地处梅山,由梅山铁矿企业于1966年创办,原隶属上海宝钢梅山有限公司,2008年归属雨花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全国科学认读课题联盟实验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南京市现代化小学、南京市平安校园、南京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南京市激发母语学习潜能课题实验基地。梅花文化,引领发展。学校开展“赏梅、咏梅、品梅、探梅、赞梅”系列活动,引领学生感悟“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道理。相关课题“品梅识字智韵梅香”获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课题立项、“梅花校园文化的设计与研究”获南京市课题立项,学校获得中国(南京)首届梅花精神论坛颁发的“梅花精神奖”。  相似文献   

6.
马晓亮 《生活教育》2012,(19):21-23
南京市后标营小学创建于1997年,是江苏省实验小学,位于美丽的月牙湖畔。学校实施微笑教育,以"培育有自信、有真情、有创新的阳光少年"为办学理念。学校办学历史不长,但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为办学特色明显,学生、家长喜爱,社会认可的学校。2003年被评为南京市实验小学,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2006年南京市首批"五室"创建合格校,2008年被评为南京市科技特色学校,2009年成为江苏省青少年航海运动活动基地、首批"全国航空模拟飞行训练指导站"和南京市教科研基地学校,同年承办"江苏省航海运动模型比赛",2010年成为南京市轮滑运动训练基地、南京小飞燕艺术团培训基地、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和南京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南京市平安校园,2012年江苏省平安校园创建成功,近期又捧回了"全国轮滑运动示范学校"的铜牌。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创办于1919年,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一所乡村实验小学,迄今已走过9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为南京市实验小学和江苏省实验小学,有34个班级,学生1400多人。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先后荣获市优秀家长学校、科技特色学校、艺术活动中心、教科研基地学校、个人课题优秀学校,以及省级绿色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学研究》2014,(8):F0004-F0004
江苏省南京市马台街小学始建于1957年,是一所南京市实验小学,被评为南京市小班化实验学校、南京市乒乓运动传统学校、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南京市平安校园。  相似文献   

9.
《江苏教育研究》2006,(9):F0002-F0002,F0003-F0004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是江苏省首批省级实验小学、全国首批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和江苏省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论丛》2009,(10):F0003-F0003
江苏省南京市白云园小学建校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5月,座落于美丽的南京河西新区。“养德”、“率性”、“谐乐”是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她虽然是_所年轻的学校,但是取得的成绩却是斐然的,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南京市小班化示范学校、南京市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正>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坐落在长江之滨的江北新区核心区,现有25个教学班1097个学生,课任教师64人。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全国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国陶研会实验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南京市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市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窗口学校等荣誉。  相似文献   

12.
《小学青年教师》2014,(5):F0003-F0003
江苏省南京市海英小学坐落于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的故居半山园,是一所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学校。学校现已成为“江苏省实验学校”,荣获“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南京市小班化示范校”“南京市百家优美校园”“南京市信息化示范学校”“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凤游寺小学位于古凤凰台遗址上,是江苏省实验小学、南京市第一批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南京市小班化示范学校、南京市星光科技基地、南京市科普示范基地、南京市教科研基地、江苏省先进少年军校、江苏省绿色学校。学校坚持"为每一个孩子积蓄成才的力量、为每一位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的办学理念,从学校文化、学校管理、课程开发、课堂提效和教师队伍打造等多方面不断推动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的提升。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学校成为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的一个亮点,凤凰台学校文化建设、学科整合教学研究、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室课程开发已经形成鲜明的特色。2005年以来,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300余项,教师论文、赛课等评比获奖近800项。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是全国名校600家之一、江苏省首批省级实验小学、全国首批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教育部首批命名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可以算得上是南京市最具特色的学校之一。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龙江小学建于1996年,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一所奋进的学校。作为力学教育集团唯一的小班化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南京市小班化示范校、南京市“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南京市园林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等,曾连续3年被评为南京市“书香校园”,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国际生态学校,授予绿旗嘉奖。  相似文献   

16.
《教育现代化》2005,(11):F0004-F0004
上坊中心小学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上坊街道。学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实验小学,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实验小学等,并连续三年被评为江宁区先进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会“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7.
孙小青,1962年生,本科学历,南京师大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小语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学校心理教育学会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总会委员、中央教科所国内访问学者,1991年担任镇中心校校长,1996年兼任初中校长,现任南京市高淳县实验小学校长。1997年,年轻的孙小青担任高淳县城区小学校长,在他的带领下,翌年,学校高分通过了省级实验小学的验收,更名为高淳县实验小学。2010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报刊总社命名为江苏省名校俱乐部会员学校。他个人先后荣获南京市先进督学、南京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优秀校长、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行知奖、南京市名校长、江苏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心理教育名校长、全国学校体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梅山第二小学地处梅山,由梅山铁矿企业于1966年创办,原隶属上海宝钢梅山有限公司,2008年归属雨花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全国科学认读课题联盟实验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南京市现代化小学、南京市平安校园、南京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南京市激发母语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与管理》2011,(4):F0004-F0004
连云港市大庆路小学始建于1989年,是连云港市较早的省级实验小学。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基地”、“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龙江小学建校于1996年,是力学教育集团内唯一的小班化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南京市小班化示范校、南京市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南京市书香校园、南京市园林学校等,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国际生态学校。授予绿旗嘉奖。2012年。南京教育倡导的"新三基"为小班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龙江小学作为南京市首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