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华 《生活教育》2012,(22):79-81
做好差下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他们班主任应该给予尊重、真心关爱,用心沟通、学会宽容,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鼓励为主、运用赏识,促进他们积极转化和实现个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舒忠莲 《学子》2013,(1):77-78
关爱是特殊教育的前提,是特殊教育的基础。由于残疾等因素的影响,特殊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碍,也可能受到嘲笑与捉弄,因此,许多儿童都缺少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信心。教师不但要努力营造有利于特殊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而且要尊重每一个儿童,对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要满怀期待和信心,这对特殊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关爱才是他们生存的希望,才是他们理想的火花,才是他们成才的阶梯。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注重安全意识教育,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心理上关爱他们,教育他们懂得感恩、学会理解关爱他人,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应该有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放大镜"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学会关爱学生、学会表扬激励学生,学会在他们的心中种爱下的种子,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关爱学生的同时,教师也不应该忽视惩罚的作用,它是"爱生"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侯惜峰 《中国教师》2010,(Z1):321-322
<正>关爱学生,原本是没有任何过错的。只是,如何理解关爱的内涵、如何把握关爱的尺度,却也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但总体上,我们似乎一直钟情于"爱"字当头,钟情于"和风细雨"。只要翻开相关的文字材料,这样的事例就比比皆是。有的确实动人肺腑,如此,学生深受感染,继而幡然悔悟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  相似文献   

6.
考场真题 我们得到过社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父母的抚爱、老师的培育……我们得到过太多的理解、关心和爱护,我们也想并尝试着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关爱是一种付出,关爱是一种奉献,关爱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学会理解,学会关爱,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7.
一、调查研究。选定主题 在专题调查研究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于父母和长辈的关爱处于一种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的状态,不理解父母与长辈的苦心,不体会父母和长辈的爱心,不接纳父母与长辈的用心,要求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百依百顺,从不检查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稍有一点不满意就发脾气,轻则大哭大闹,重则离家出走。这说明,现在很多学生不但不理解父母和长辈的关爱,更不会感谢父母与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因此,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就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会感恩”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疏导使学生走出娇生惯养、不知感恩的心理误区,初步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增强感恩的意识,为他们学会感恩做好心理铺垫、情感铺垫和行动准备。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着的幼儿,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给予他们安全、关爱、欢乐、满足,帮助他们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的思想空间。实践证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行囊。就是蕴藏心中的那份挚爱。这种挚爱所焕发出的内在职业魅力,就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也是一段具有挑战性的行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他们家中只留下了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儿童,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应运而生.留守儿童队伍的不断壮大,已成为农村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比较少,难以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当他们遇到困惑、烦恼的时候,难以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就应该更多地去关爱这群孩子,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孙国军 《考试周刊》2012,(88):157-158
单亲学生是我们学生中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自尊而敏感。作为老师,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给他们正确的指引、特别的关爱。和他们的父母一起努力,帮他们树立生活的自信,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站在孩子的角度,用"接纳、理解和支持、关爱"态度关爱接纳每一个孩子,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与情感的关键。要允许他们表达,从语言上认同他们,用行动认可他们,适当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了解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行为,从而学会恰当地表达和调控情绪,顺利应对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投放区域材料支持并引导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将自己的宣泄转化不满情绪,从而促进情感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不管处于哪个年龄阶段,不管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如何,人和人之间都是平等的,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这是化解人际矛盾、改善人际关系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团队与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小学生心理、生理不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更需要尊重、理解和关爱.  相似文献   

13.
论点摘编     
所谓“阳光教育”,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教育。阳光教育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给予理解和信任两种关爱;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做到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四个学会;实施德、智、体、美、合五种教育。提供一个环境是阳光教育的前提,给予两种关爱是阳光教育的动力,培养三种品质是阳光教育的内容,做到四个学会是阳光教育的目标,实施五种教育是阳光教育的途径。其中,合育是以和合、中和理念为指导,对年轻一代实施和谐、…  相似文献   

14.
校园“阳光体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光教育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阳光教育是基于对目前学校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主要表现为多个方面,即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给予理解和信任两种关爱;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做到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四个学会;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合育五种教育。  相似文献   

15.
宝宝出生后应该得到妈妈充足的关爱,然后宝宝自己再经历爱妈妈、爱爸爸的过程,最后就是和同龄小伙伴一起玩。只有妈妈的爱抚是不够的,宝宝应该学会爱妈妈以外的家庭成员,然后再学习爱小伙伴.此外,他们还要学会与家庭成员以外的大人交往。  相似文献   

16.
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更需要老师付出百倍的关爱,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建立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融洽他们与同学的关系,使其真正融入班集体,学会自立,懂得自强,充满自信.让迟开的小花绽放醉人的芳香.  相似文献   

17.
马加爵案件引发的深刻教训足以使人警醒,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中弱势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由于经济、学业或者生理心理问题,造成了一些大学生的弱势地位,使得他们在人际关系上存在障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一生的发展。从周围同学来说,应该给予弱势学生以包容、理解、尊重和关心;从家庭、学校和辅导员来说,应该给予弱势学生以关爱。同时,弱势学生自身也要开阔心胸,自信自强。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子弟是学校里的特殊学生,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人格,但是也很自卑。教师要以人为本,多关爱他们,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阳光教育"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所谓“阳光教育”,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阳光教育是基于对目前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主要表现为5个方面,即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给予理解和信任两种关爱;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做到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四个学会;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合育五种教育。  相似文献   

20.
徐琳 《湖北教育》2005,(1):15-15
排座位之前,我对学生说:“早在报名时,我就收到你们的家长或你们的亲戚朋友给我的招呼,要求我给予照顾,我非常理解家长们的心情,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他们生怕孩子受委屈。但是,还有一些同学,他们的家长没有熟人打招呼,老师是不是也应该一样关爱他们呢?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