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冰 《青年记者》2004,(9):66-66
党报经济报道所关注的对象应有所转移,再像以前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只围着政府转,显然已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2.
“走转改”为新闻立台指明方向树立信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茂林 《新闻窗》2011,(6):9-11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战线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践行群众路线自觉性和坚定性的重要举措。活动开展到现在,在新闻战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批新闻工作者改变了过去"眼睛盯着上面看、围着会议文件转"的作风,走出机关大院,走向田间地头,  相似文献   

3.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一批生动鲜活的电视新闻报道,像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让观众耳目一新。我们感到了责任,也感到了压力,也多了些思考。一、改文风,从改会风开始  相似文献   

4.
5月2日,凤凰卫视《中台》播发了名战地记闾丘露微采集的一则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在防治非典战斗中到基层视察的新闻。这则报道讲了王岐山市长到“公园里走走”和“到居民小区看看”两件不起眼的小事。报道的画面仅七八个镜头,时间也仅一分多钟,却让人看后犹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这也是一则关于领导活动的报道,与通常的此类报道相比,其内涵深刻的思想性和耐人寻味的表现手法给人以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5.
提起党报做社会新闻这个话题,不少地市级党报编辑会说那是晚报和都市生活类报纸的事,与党报无关。因此,党报记只围着市领导转,不是采写会议新闻就是采写领导活动稿。这是不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是对社会新闻的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次在基层,问及老百姓对工作的意见,一工人说:“咦!那是挂在空档上转哩。”我闻言一惊,空档者,发动机只转不做功,只闻其声不见其动,轰轰隆隆白费油,这使我想起几年前,我曾带一支由六辆大卡车组成的扶贫车队,在10月初秋风乍起时为当地去送冬衣:在移交现场锣鼓喧天,县长的讲话简直是在背一篇社  相似文献   

7.
马健 《传媒观察》2005,(8):30-31
会议报道搞砸了,“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少新闻同行在改进会议报道上作了很多探索,取得一定成果,但与读者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会议新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基层、脱离生活的现象仍然存在,报道思路、报道模式、报道手法陈旧呆板的问题仍很普遍。会议程序多、出席领导名单多、套话空话多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会议报道中新闻含量、信息含量、知识含量低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这些现象的继续存在,会降低媒体的影响力。因此,改进会议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共同面对的现实课题。这里,笔者介绍几种改进会议报道的具体做法,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代表集团党委向各位特约记者及其所在单位的领导问好,感谢大家对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厚爱与支持。现在,就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的意见》及省委落实中央意见的《实施办法》谈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本轮值班,3月24日-30日,好几件事令我惊喜感动。 第一件:3月26日,晚上组稿时,看到新华社要闻目录——胡锦涛在中南海会见出席全国党校校长会议全体代表,600字。我一怔,不会这么短吧,会不会“6”前漏录了“1”?稍顷,电视稿到,一点字,连标点648字,真不长(见《新华日报》27日头版头条)。我纳闷,报道总书记、国家主席重要活动的新闻,竟可以写得这么短?  相似文献   

11.
走转改——今年的记者节通过这三个字反映出了特有的内涵,也折射出了全省新闻工作者当下的职业风范。第一次参加省记协组织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第一次荣获十佳殊荣并以此身份参加此项活动;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庆祝记者节,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播音员主持人工作在广播电视的第一线,演播室是我们的第一线,而基层更是我们的第一线。播音台就在新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通讯员,每每写稿,总是围着“某某党委”转圈子,稿子写了不少,上报率却极低。原因之一就是,“某党委”工作一般化,当然写不出有价值的东西。翻阅笔者近年来的见报剪贴本,大部分稿子写的是基层官兵。我觉得,基层官兵战斗生活在军营第一线,他们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有幸福,也有痛苦;有幸运,也有挫折;有理解,也有矛盾。生活在基层的每一个官兵,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故事,一群官兵,就是一部沉甸甸的故事集。作为一个基层报道员,你熟识  相似文献   

13.
施晔 《传媒观察》2012,(9):48-49
对在"三级办报"中处于最基层的地市一级党报而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非但不是应景之举,而且是党报"接地气"、"抓活鱼"优良传统的回归,是重新构筑党报"三贴近"原则的重大创新,是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是深刻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的有效途径。"走转改",为强势推进"三农"报道,进而完成从范式到内容的再造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陈尊庆 《新闻世界》2014,(11):44-45
县级台身处基层,要开展好"走转改"活动,应压缩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新闻,开辟服务群众的小专题小专栏,将更多的新闻版面和报道空间留给基层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企业进入市场后,企业宣传工作如何做?如何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是新时期企业宣传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我认为:企业宣传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工作策略上,确立围着经济中心转、围着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事教育报道多年,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许多媒体关于教育领域的新闻报道,不是太常规,就是太专业,很难有出彩的稿件。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新闻单位积极行动,产生了一批打动人心的好作品,社会反响强烈。这充分说明,新闻工作者的真正舞台在基层,我们只  相似文献   

17.
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新闻工作者进车间,跑田头,报道基层风貌,反映群众诉求。能不能在报道题材上让群众喜闻乐见,能不能在报道之后引起读者互动?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走基层——采写“吃”的小故事,没想到,受到读者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18.
我听过一则故事: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闹钟被放到两只旧闹钟的中间。两只闹钟"滴答""滴答"一秒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闹钟对小闹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我有些担心,你走完3个3200万次以后,恐怕会吃不消。"小闹钟一听立刻就晕了,"天哪!3200万次。"小闹钟吃惊地说:"让我做这么大的事?我办不到,真的办不到。"另一只旧闹钟说:"别听他胡说,不用害怕,你只要每  相似文献   

19.
当前,各新闻媒体都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俯下身来接地气,深入基层挖线索,贴近群众做报道,采写出一大批来自一线、感人至深的新闻节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也获得了一致的赞誉。为什么这些走基层的报道如此地感染观众,如何让我们的走基层报道更具有社会影响力,我想,  相似文献   

20.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全省文化系统公共图书馆的馆长们,聚集革命摇篮井冈山,探讨如何坚持公共文化发展方向.总结、交流过去几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全省公共图书馆工作,推动江西图书馆事业实现新跨越。在此。受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西省文化厅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玉英同志的委托,我代表省文化厅。向长期坚持在公共图书馆工作第一线、克服困难、开拓前进、默默奉献的基层馆长们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