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8月10日,对临泽县职教中心贫困学生李建萍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凭优异的成绩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既激动又忧虑。激动的是经过寒窗苦读,终于实现了自已梦寐以求的愿望;忧虑的是面对8000余元的学杂费,对于一个家中只有四亩耕地,父母常年有病的四口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正在一家人为学费  相似文献   

2.
小余,1998年升入某大学新闻系,贫困学生,靠政府贷款完成学业,后在某电视台实习,表现突出,毕业后留在该电视台。现在某新闻单位就职。我曾是一名贫困大学生,靠政府贷款和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如今当我卸下一身的债务,回首身后留下的沉重的脚步,却是百般滋味。当身边的同学都为收到录取通知书而欣喜若狂的时候,我手捧着厚厚的信封却不敢拆开,是兴奋是忧虑还是……苍老的父母,尚小的弟弟,还有那些高筑的债台……过电影般在脑中浮现。3000元的学费对年入收不到1000元的家庭来说那是无望!可是我不想放弃!埋怨和悲伤并不能让我免除学…  相似文献   

3.
我5元","我10元","我8元......一个个姑娘把凝结着浓浓的同学情、姐妹情的"一点心意"──这些大多来自山村的莘莘学子平时省吃俭用的有限节余递到家遭不幸的明月同学手上,不到20分钟,全班51名女生加上班主任共捐出现金366元。这是日前发生在湖北省丹江口市职教中心9703班上的动人一幕。明月家住丹江口市浪河镇红庙村,是市职教中心九七级幼师专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属"希望工程"救助对象。在求学路上,小小年纪的她品尝了许多同龄人未曾品尝的苦涩。她有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先天性耳聋,弟弟在上小学,爷爷奶奶患有心脏病,生活不…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省抚宁县柏新庄村,有位个头不高,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20岁刚出头的姑娘,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她往来于各农户鸡舍的身影,她就是抚宁县职教中心95届毕业生马记滨。柏新庄地处平原,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可以利用,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她的父母身体不好,仅靠种地维持生计。面对家乡的落后面貌和父母憔悴的面容,她深深地感到了肩上担子的重量:“一定要闯出一条致富之路。”1992年中考,她填报到的第一志愿就是抚宁农中(1993年合并为县职教中心)畜牧班,并被录取。从此她开始了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求学生涯。在学校里,学习最刻苦的就是马…  相似文献   

5.
职教中心在河北的蓬勃发展,给全国农村职教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也为我省农村职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外部环境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但职教中心的建设也出现令人忧虑的新问题。 问题之一:职教中心并未摆脱传统农学类专业的办学困境,其明显标志仍是生源不足。一般职教中心的非农专业每班都在五、六十人左右,而农林牧专业却只有二、三十人。某县是花果之乡,照说林果专业应是骨干专业,但该专业只招了七个人。据说一些志愿上职教中心的学生一听不是自己理想的专业,而是农林牧,就拒不报到。甚至一些办得比  相似文献   

6.
万元资助,对一个家境贫寒而又急需钱用的学生来说是一笔诱人的数目,可是她却毫不动心,断然谢绝。这不是离奇的故事,而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实。去年,我国西北某地一位农村女学生以优异成绩被名牌大学录取。可她却为上学费用忧虑。一家生产健脑口服液的企业获得这一信息后表示愿出万元资助,条件是要她作一则电视广  相似文献   

7.
一个忧虑重重的女孩 张静(代名)是理科班的一个女孩,上高三后,一连几次都没考好.看到以前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都考得比自己好,张静的压力很大.为了尽快提高成绩,她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7,(2S):17-17
2000年,一个名叫王一硕的学生,接到了河南中医学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然而面对6000元的学费和家庭只有十几亩地的微薄收入,他决定放弃上大学,前往西安打工。  相似文献   

9.
张佑 《河北教育》2008,(3):46-47
高海霞出生在尚义县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读初中时,有句话使她终身难忘——“知识改变命运”。面对师资匮乏、教学水平低下的农村学校,那时的她就萌生了要当一名教师的强烈愿望。中考时,品学兼优的她毫不犹豫地在志愿栏内填报了三所师范学校。按平时成绩,她完全可以报省部属中专,然而她并没有那样做。她知道,她的家乡是多么需要好教师呀!当接到张北师范录取通知书那一刻,  相似文献   

10.
高校转专业需过三道坎被高校录取后希望转专业或者适合转专业的学生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一些同学在录取时被调剂到非第一志愿专业,入学后发现自己不能适应,所以想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二是考虑到以后就业时自己的专业不占优势,就想转一个热门专业;  相似文献   

11.
红绳     
一天,我收到女友绿子的信,绿子叫我忘了她。我一看信,连忙坐上了长途汽车,到绿子家去。绿子的家在一个小山村,有三百六十公里远。我们是大学同学,相恋了四年。在大一第一学期的一个联欢晚会上,她的笛子吹得很好听,吸引了我,我们就这样认识了。到了一个小站下车,我问了路,走了两个半小时的山路,到了她家乡的小山村。小山村在半山腰,我站在岭上,怎么数也只有四户人家。后来我才知道,有七户人家躲在山凹里,看不见。绿子在这个山村的小学当老师,她原本是可以留在县城的,但她不留。我远远地看见了山腰上飘着一小红点,我知道那…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电话咨询中,有一个女孩的妈妈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我的女儿12岁了。前几天她和同学约好了一起出去买文具,但由于老师临时找她有点事,她就没有去成,她的同学于是自己去了。后来同学知道是老师找我的女儿后,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表示。但我的女儿却不停地责怪自己,说:我怎么是这样一个说话不算话的人。她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我开导她也不管用。她在学校是大队干部,学习成绩也特别好,别人都羡慕我有这样一个好孩子。但她的问题我最清楚,她如果有哪一次考试出点错,不等别人说,她自己就会指责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过于…  相似文献   

13.
“家乡”是一个美好的名词,是一个总是让人感到温馨的地方。我们的同学,无论生活在家乡还是已离开家乡,只要写到家乡总有说不完的话,总怀有拳拳的深情。写家乡,最主要的是写出家乡的特点,其次是把特点写得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陈芳菲同学生活在文化古城福州,她的习作《我爱三坊七巷》,写了福州市很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群“三坊七巷”。习作条理清楚地介绍了三坊七巷的建筑特点,并且能从文化的和人文的高度加以评说,这对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十分不容易的。文章的不足是,作者“爱”家乡的情感表达还不够,因此习作读来更像一份旅游介绍…  相似文献   

14.
我的表姐     
我的表姐是个中学生,全家都夸我表姐长得好看:浓眉毛,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嘴,圆圆的脸,留着不长不短的头发。表姐很有志气,她在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愿望后,又给自己立下一个新的目标,用三姨的话说,这叫“没有知足的时候”。刚上小学时,表姐就在努力争取当三好学生。于是,她发愤学习,坚持锻炼,成了班里的尖子。有一次,表姐期末考试得了98分,许多同学很佩服她,她自己也很高兴。可她知道有个同学得了100分时,  相似文献   

15.
李芸  李润文 《教育》2012,(20):47
"同学们,考虑到大家的安全问题,现由学院规定所有没签署就业协议书的同学不得离校实习,否则按缺勤处理。5月前没有签约的同学,将没有论文答辩资格。"收到班长发来的短信,南京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大四学生陆虹犯了难,学校的"限离令"让她想回家乡找一份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愿望落空了,如果不能尽快找到  相似文献   

16.
刘伊宁是哈尔滨市第69中学的学生。她性格开朗自信,是老师和同学的开心果。在班级里,刘伊宁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是她经常做的事情,2004年3月她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灾民捐出了500元压岁钱;2006年2月,又将几十件自己心爱的玩再捐给了聋哑儿童。12月她坚持3年的喂鸟活动被哈尔滨市副市长王世华发现,号召全市人民在冬季为鸟儿投放食物。今年年初,她用自己的1200元压岁钱给一个贫团  相似文献   

17.
青年诗人袁鹰曾写了不少成功的儿童诗歌,“图样”(初小语文第八册38课)就是收集在“篝火然烧的时候”中的一首。这首诗,抒写少年儿童看到自己家乡秀丽的山河、丰硕的庄稼、绿色的草坡……之后,要把家乡建设成花园一样。虽然四年级的孩子,不一定马上就参加家乡的生产建设,但从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和建设家乡的愿望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全诗分  相似文献   

18.
<正>她是一个自卑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许多小伙伴也对她敬而远之,更可悲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也差得一塌糊涂,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至少能错三遍。许多同学开始排挤她,大家认为她是一个闷葫芦,和她在一起,自己原本快乐的心情也会瞬间变得低落起来。她也察觉到了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一个人将课桌挪到了教室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觉得自己仿佛搬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事不关己的,她关心的只有窗  相似文献   

19.
27岁的谷浩出生在一个水产养殖家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立志于从事水产养殖业。2004年报考上海海洋大学,被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录取。求学四年,取得管理学学士学位,并辅修了水产养殖专业。在校期间,他思想进步,团结同学,有集体荣誉感,能为他人着想。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时间,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留在家乡的"牵挂"我们出发,去看望班里的第62名同学。其实,我们班只有61个孩子,这个第62名是我们班捐助的一个失学儿童,我们称他为62号。班级家委会主任为我们联系了几位热心的家长。我、学生和家长一行十几人,分乘四辆车往62号的家乡赶。几个小时后,车子进入了深山之中的一个小村落。而我,却被一直尾随我们的一群孩子所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