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探索王金林一、我国宗教现状及其存在的长期性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各民族的宗教界人士,现已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部分,他们在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协助政府贯彻宗教政策、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世...  相似文献   

2.
宗教如同民族、阶级、国家和政党等社会现象一样,也属于一种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人们的宗教观念和宗教制度不是僵死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我国古代西北民族(本文主要指少数民族)历史上的宗教,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一样,经历了原始宗教时期与人为宗教时期两大阶段。关于西北民族中萨满教、摩尼教、拜火教、景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等人为宗教,文献资料比较丰富,所以研究成果多,情况比较清楚。但是原始宗教在西北地区民族中流行的时代很早,当时这些民族尚未使用文字,而汉字对此记载较…  相似文献   

3.
乔琳 《教师》2012,(32):122-123
一、中国民歌与欧洲声乐各自的历史演变过程 中国民族声乐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人文环境紧密相连。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地域宽广、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各民族人民辛勤劳动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包括民族声乐艺术在内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论阿坝州民族教育与宗教文化环境的适应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已分别对阿坝州民族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做过系列研究,但仍深感不足。近年来,在对阿坝州的多次实地考察中发现,阿坝州民族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教育改革,宗教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我国近几年来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此很少涉及,几乎成为一个不言而喻的禁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处提到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还专门强调“做好宗教工作”。这为宗教研究指明了方向。笔者以为,在全方位研究阿坝州民族教育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探讨阿坝州民族教育与宗教文化环境的适应与变革。  相似文献   

5.
要了解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以及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了解宗教人类学是相当重要的。而宗教人类学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视阈发生的嬗变,更是研究宗教人类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6.
丽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22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除当地各民族不同形式的原始宗教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都有广泛传播,宗教的种类较多,但它们却以互相尊重、并存包容为主要发展趋势.丽江各种宗教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彼此间相互渗透融合,而且与当地文化接触整合,这是丽江少数民族宗教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丽江各民族和睦相处、社会和谐的有利条件.因此,既要继承丽江各民族、各宗教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历史传统,又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一个民族在生产、居住、活动和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喜好、习俗和禁忌,它表现在饮食、衣着、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各个方面。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尊重他们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心理,同时也是尊重历史和现实的表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不同的少数民族中有广泛深入的宗教信仰,民族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不同的背景,国家也有不同的政策。处理好民族与宗教问题不仅能够增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9.
新疆各民族大学生是建设新疆、发展新疆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实现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责任。由于新疆地理环境复杂,受宗教、国际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三股势力"常利用这些因素,把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和渗透作为重点。对新疆地区各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进行准确而有效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加强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对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满族作为我国北方一个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与我国境内蒙、藏、回等民族及其信仰的佛教、伊斯兰教等均发生政治联系,满蒙联盟是清朝统治集团在处理民族关系中奉行不替的宗旨和基本国策,本文试图揭示清朝统治集团利用蒙古宗教势力,既联合而又最大限度地削弱蒙古封建贵族政治实力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试论民族教育与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民族教育与宗教的关系余海波在我国民族地区,宗教有着广泛而且深入的影响。无论是原始宗教,还是伊斯兰教和佛教,都已深深植根在信仰它们的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价值观念中,特别是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教育同宗教相互交融、相互冲突的现象。民族教育与...  相似文献   

12.
宗教教育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宗教具有宗教教育日常生活化的特征。美国宗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功用:它是开启美国历史的钥匙、是美国国家政治的基本依托、是美德孵化器、是美国民族精神的源泉、学校教育是美国公民宗教的讲坛。美国宗教的渗透与传播、美国宗教关于其民族精神宣扬和传播的作用、美国宗教对于信仰的培养与形成的作用以及消极作用都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示和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谭明春 《培训与研究》2007,24(3):60-61,64
民族问题是一个有着复杂因素,多层次、多结构、多侧面的系列整体。它同一个国家的历史、宗教、文化、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系统了解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复杂性的表现,对正确分析和处理西部民族地区复杂的民族问题,指导民族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很早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政治和宗教格局决定了宗教在整个社会生活层面处于非主导地位,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又是一个极有影响力的因素,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宗教因素通过无形和有形的两个维度,对大学生社会身份认同、国家利益认知和行为规范三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环境,针对这一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梁侠 《中国考试》2000,(10):50-52
一、宏观把握知识框架现代国家政权一般由政党领导。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宗教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一种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北爱尔兰民族与宗教问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爱问题是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一个典型的民族与宗教问题。本文对该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宗教背景及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现状作了较为系统的叙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相沿积久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它具体表现在各民族的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禁忌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传统、心理感情以及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等。作为民族特点的一种外在表现,风俗习惯对民族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风俗习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茹毛饮血、巢居穴处是原始社会人类的共同习俗。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以及民族共同…  相似文献   

19.
民族音乐有其本身的特性,并有其自己的传承方式。这是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与本民族、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宗教、语言等密不可分。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到来,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这样,各民族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他们的音乐文化也在相互的交流着,从而形成了当今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因而服饰特点也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