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16年(1927)秋,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创设教育系,同时筹备成立教育研究所,以促进教育科研发展。1928年2月,教育研究所正式宣告成立,定名为“教育学研究所”,暂属该校文学院。俟民国24年(1935),它遵照部颂《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改组,易名为“教育研究所”,改属该校研究院。  相似文献   

2.
陈元 《教育评论》2015,(2):161-164
1929年中山大学首创农科研究所后,其数量不断增加,民国时期先后有8所大学设立了18个农科研究所。民国大学农科研究所的发展促成了农科研究生教育。当时的农科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私立大学的农科研究生教育优于公立大学,在理、工、农、医学科中农科研究生教育水平与其他实科类学科相比并不逊色,农科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3.
在近现代留学教育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民国大学研究院所发展与派遣留学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并引发了民国学者们对这一现象的持续关注和论争。他们分别从"争取学术独立"、"节省留学经费"以及两者综合的角度,阐述了大学研究院所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2002年12月,黑龙江大学在高等教育研究所和应用心理研究所基础上成立了教育学院。2009年3月,黑龙江大学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教育学科建设发展,在原教育学院基础上整合校内相关资源,成立教育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肇始于清末民初,是移植西方近代大学制度的结果。它的发展历经了清末的萌芽期、民国前期的成型期和民国后期的完善期三个时期,也历经了研究生教育制度与学位制度相分离、相并存和相结合的三个阶段,而且它的发展与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是基本同步和互动的。  相似文献   

6.
近代,山西的小学教育由于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重视发展比较迅速。在小学教育中,又以初级小学教育发展较为迅速。中学教育只集中在太原等少数城市,处于零星的发展状态之中。近代,山西只有太原有大学教育,其在晚清发展较为迅速,而在民国则发展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提出的教育立国、革命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现代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在这一思想引领下,民国初期中国的私立高等教育迎来了第一波大发展,并率先发起了对旧教育的改造和对新教育的创建。在今天,中山先生的教育思想和中国近代私立大学的办学传统,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现代意义的研究生教育的真正开端,它承接了清末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实现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从文本设计到现实的转变。本文从民国研究生教育的载体——大学院和研究所入手,剖析了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状况,认为其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从虚到实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研究生教育的创建和发展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具有较深的德、美研究生教育的烙印。  相似文献   

9.
《今日大学教育评论》著名教育评论学者、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研究生导师、本刊学术编委刘尧教授的新著《今日大学教育评论》近期已由群言出版社出版。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今日大学现象、今日和谐大学、今日大学人群、今日大学特色、今日大学管理、今日大学评估和今日大学发展等问题,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评论。本书是作者教育评论学研究的应用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除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之外,对认识和解决中国大学教育问题有很大的启迪和推动作用。《教育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导师邓和平教授的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33-134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不断加深的情况之下,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在此基础下大学教师想要全面的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的交流能力,不断的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充分的考虑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相关问题,然后有目的性的进行一系列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以便于能够全面的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然后进一步的分析了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全面加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对相关的研究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日本国立多媒体教育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Multimedia Education,Japan,英文缩写NIME),即日本文部省大学共同利用机关——放送教育开发中心,是一所从事广播电视等多媒体教育研究与开发,为日本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提供多媒体教学服务的国家研究所.该所与日本放送大学共处千叶县若叶的放送大学校园内,在开展广播电视高等教育方面,两者有着不解之缘,但同时研究所还担负着推动全日本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多媒体教育的职能.在现代日本教育中,特别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多媒体教育研究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建所宗旨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双一流"的大学发展指导纲要下,大学教育公共性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通过在开放和独立视域下,对大学教育公共性的分析,能够帮助大学进行自身的合理化定位,回归到大学发展的良性状态;另一方面,对大学教育公共理性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认清自身所特有的本位价值,更好地保障大学教育公共利益的扩大化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于 2 0 0 0年 12月 16日成立。该院是在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基础上 ,由高等教育研究所、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基地、《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等 5个单位合并组建而成。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和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点。研究院确立了“以教育基本理论为基础 ,进一步突出院校管理与院校发展的研究特色 ,丰富大学教育思想和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 ,重点建设教育技术学与教育评估学 (院校发展评估 ) ,积极向基…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捐赠,对当时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经费支持,也为这些高校数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重点分析了民国时期高等院校的教育捐赠状况、捐赠主体情况,并以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为例,分析了民国时期私立大学教育经费捐赠主体的多元化,主要有校方、国内外基金会和私人捐助力量等。民国时期政府相关政策扶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是促进民国教育捐赠兴盛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贵阳教育在曲折中发展。在民国的最初十四年(1911——1934),由于军阀连年混战,贵州教育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1935年,国民党开始控制贵州,贵州政局趋于平稳,贵阳教育开始恢复发展;特别是抗战时期,贵阳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西南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更为突显,加之内迁大学的示范作用,贵阳教育进入较快发展时期,促成了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引领贵州现代化教育潮流,对促进贵州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民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在变幻无序的政局中艰难发展,虽困难重重,但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为了全面了解国家教育状况,分享特色办学经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中华教育改进社、东南大学联合热心教育的团体和个人于1924年7月在南京举行了第一届全国教育展览会。此次展览会内容丰富,规模庞大,包含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义务教育以及海外教育等三十多个方面。从筹备、展览到总结,体现了一个优良、高效的展览机制。这是对民国十余年来教育事业成绩的一次集中检阅,反映了民国教育的办学思维和发展理念,激发了全国各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为以后的教育展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民国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十三日,我们在日本访问了日本文部省,东京大学、筑波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大阪外国语大学、兵库教育大学七所高等学校和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下面,将我们了解的有关情况作个简要汇报。一、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较迅速。在教育立法上,经过几次改革。一九四七年文部省颁发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育本质上在于从思想上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教育不是基础教育,它具有社会发展功能和个人发展的双重目的。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发展,个人的发展主要是个人的思想发展。个人的发展,需要基于个人的道德规范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教育在这一前提下,具有相似性和统一性,只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在社会发展这一前提下更加注重个人思想的发展,个人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在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教育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业教育转变过程中,加快大学中文专业的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对大学中文专业进行创业教育的必然性以及大学中文专业创业教育的实现出发,寻求一条大学中文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20.
民国初期,政府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支持鼓励发展女子教育;中西文化碰撞,促进了女子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教育制度的变化为基线,对民国初期女子教育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反思,给当前我国女性教育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