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域伊斯兰教派和卓势力的膨胀与叶尔羌汗国的衰落刘正寅西域伊斯兰教派和卓势力是明清时期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历史舞台上的强大的宗教政治势力,对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叶尔羌汗国时期(1514~1682)是和卓势力的兴起、发展阶段,是以...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的伊斯兰教,其产生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作为被传入地之一的新疆,其传播的过程也是漫长和复杂的。随着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其思想和制度也逐渐渗透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各领域,本文拟以叶尔羌汗朝为例,从伊斯兰教对这样一个封建世俗王朝形成的各方面的影响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三、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新疆铸钱局(1)叶尔羌局叶尔羌,亦称“鸦儿看”,为古代莎车国居地,即今之莎车。叶尔羌为南疆重镇,人口稠密,物产丰沃。准噶尔汗国曾于康熙17年占据此地,并铸行普尔。清朝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统一天山南北以后,首先在叶尔羌开局铸钱。遍查史籍,未见该地区有产铜的记载,更未见有输纳铜斤的记述。那么清政府为何在新疆开局铸钱首选叶尔羌呢?这是因为:叶尔羌曾在准噶尔贵族统治时铸行过“普尔”,具备制造钱币的经验,并且清政府建叶尔羌局的目的之一是“易回部旧钱更铸”,以建立新的货币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4.
公元16—17世纪,新疆出现了一个维吾尔族的地方政权——叶尔羌汗国。这时期,维吾尔族已在政治、宗教、文字等方面实现了统一。由于政权比较稳定,社会生产和生活环境相对安定,与中亚、伊朗、印度等地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出现了一个文化繁荣的局面,创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维吾尔民族文化。这时期的文化与以《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为标志的喀喇汗朝古代文化是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的;也是自喀喇汗王朝以来维吾尔族伊斯兰文化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又一个高峰时期。这时期的文化主要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领主制是叶尔羌汗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汗与各城的长官阿奇木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阿奇木又民属下人户的领主。领主制同时构成叶尔羌汗国基本经济形态、土地制度的基础。叶尔羌汗国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分为国有土地、大土地所有制,小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国有土地国家与农户平分收成。大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主要是"燕齐"和自耕农。  相似文献   

6.
三、三汗国伊斯兰教化原因分析三、汗国伊斯兰教化总起来说有外部环境和主观需要两方面的原因.在外部环境方面,有宗教环境、文明环境的影响和当地贵族的拉拢.(一)伊斯兰教环境:在蒙古人统治的时期,三汗国已基本上处于伊斯兰教占优势的宗教环境中.三汗国的伊斯兰教分布情况分述如下:1.察合台汗国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汉羌时战时和,羌人不断迁徒,西汉羌人内徒主要安置在陇西、金城等沿边诸郡县,到东汉内徒羌人已安置到安定,汉阳等地,甚至迁到三辅和四川地区,羌族在秦汉时期大多已进入阶级社会,由于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社会经济已经走上了畜牧兼农耕的道路,手工业1、周边贸易等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辽宋时期文献中的大食一般仍指阿拉伯,在有些场合下则指喀喇汗王朝。《辽史》所载可老公主出嫁之大食即喀喇汗朝,请婚之王子册割乃卡迪尔汗之子察格里特勤。辽与喀喇汗朝和亲的背景是双方政治经济往来的需要,和亲加强了这种联系。  相似文献   

9.
公元1473年,上座部佛教始由缅甸景栋传入耿马,是临沧地区最早区别于民间信仰的宗教。1624年及清雍正年间,汉传佛教和道教始传入凤庆。明代时期,云县即有回族群众。同时有清真寺,17世纪上半叶,伊斯兰教在回民中较为盛行。1905年,及其后20年问,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西方基督教(新教)传入全区。临沧地区有了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相似文献   

10.
蒙古统治随着征服领域的扩大,开始接触到拥有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在西域,为了利用宗教维护其统治,逐渐形成了各种宗教兼容并蓄,给予宗教僧人优惠与尊重、豁免宗教场所之赋税等宗教政策。但是,由于蒙古的法律(包括其习惯法),在许多方面与其他被统治民族,特别是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伊斯兰教法有许多不相融之处,产生了包括宗教矛盾在内的许多矛盾,使西域地区反抗蒙古贵族统治的斗争绵延不断。  相似文献   

11.
回族教育先后经历了“蕃学”、“回回国子学”、“回族经堂教育”三个发展时期。在回族教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起到了非常鲜明和重要的作用,回族教育可以说是回族的宗教教育。回族传统教育具有宗教性色彩和本土化倾向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古羌原始宗教文化中万物有灵观念及神话传说给道教神仙思想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素材.同时,道教通过对羌民族原始宗教文化的系统化、理论化提升来赋予古羌民族原始宗教新的活力.羌民族原始宗教信仰一直是羌族人民征服自然、战胜困难汲取力量和勇气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阿坝藏区为中国藏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宗教在阿坝藏区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漫长的发展历史,在这片土地上,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原始宗教等多种宗教并存。宗教在阿坝藏区已成为当地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绝大多数居民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试图论述在喀喇汗朝境内,突厥语民族的伊斯兰化历史当中,起了桥梁作用以及使伊斯兰教成为喀喇汗朝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的关键性人物艾布·纳斯尔·萨曼尼和阿布勒·哈桑·穆罕默德·苏非·喀拉玛提的传教历史。着重讨论"萨图克·布格拉汗是因受到萨曼王朝尼沙布尔一位名叫阿布勒·哈桑·穆罕默德·苏非·卡拉玛提的劝导而接受伊斯兰教"的说法。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和了解新疆早期伊斯兰教史,特别是了解喀喇汗朝早期伊斯兰化进程中的时间和人物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倾听叶尔羌》这部散文集创造了独特的审美效应,开拓了无穷的意蕴空间。以该散文集为例,探讨了喀什本土作家散文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思想价值、人文价值、情感价值。  相似文献   

16.
巫傩与羌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傩主要为我国南方的一种传统宗教化,羌姆则是我国北方的宗教化的产物,虽基于共同的观念基础——万物有灵,但是由于南北的地域人等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有各自特色的宗教神舞。本从含义、起源、哲学内涵、仪式、面具及相关神话传说等方面对巫傩化与羌姆化进行了研究性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宗教文化肇始已久。儒、道、释三教在黄河流域先后确立,此消彼长,相互抗衡,最终由“三教鼎立”趋于“三教合一”。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传人和发展,进一步刺激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宗教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宗教的重视,宗教文化呈现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对叶尔羌河流域棉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垂直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剖面分布上不同地貌棉田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含量随土壤深度呈下降趋势,冲积扇、扇缘、冲积平原不同土层有机碳、全氮含量变化规律为0~20 cm20~40 cm40~60 cm;(2)叶尔羌河流域棉田土壤中C/N为4.39~16.12,C/N在0~20 cm土层最高,在40~60 cm的土层最低,冲积扇、冲积平原不同土层C/N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扇缘不同土层C/N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法是伊斯兰教规定的法律体系的统称,其内容包括义务、民事、商事、刑事、宗教公产、审判程序等。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伊斯兰教法形成独特的体系和法则理论,在形式和内容上皆不同于世俗和其他宗教法规。回族道德与伊斯兰教法都起着调节回族穆斯林之间的关系准则的作用,但二者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重要的宗教节日对于宗教信徒来说,过宗教节日是他们的一项重要活动。有些宗教节日带有世俗化的倾向,这反过来又扩大了宗教的影响。这里我想介绍一些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有关的重要节日,以期有助于加深对宗教的理解。一、基督教的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