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西方书信体文学的影响再加上反封建反传统思想的启蒙,“五四”以来的新青年作家特别热衷于日记体小说,本文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日记体的真实性谈起,简单归纳出情感的私人性,情节即时性,对话独语性等特征,并捷出这种日记体小说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日记体小说是与传统小说相对应的一种小说类型。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模式,重塑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西方日记体小说形成的主要动因;将小说的公共性与日记的私密性融为一体,从公共表达空间进入私密表达空间,是日记体小说独特的表现手法。得益于这种独到的表现手法,西方日记体小说伴随西方两次文艺运动发展和兴盛,逐渐形成为一个重要的小说种类。  相似文献   

3.
巴金创作标举“真”的旗帜,历经半个多世纪。如今,他愿意在他新近出版的《日记编》和《书信集》中.更充分地展示自己,“准备再到油锅里受一次煎熬,接受读者的批判。”(《书信集·致李济生》)如果他的灵魂在他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中还涂沫上一层文学色调的话,那么在书信和日记中无疑更直接更朴素地向读者展示。这需要作家极大的勇气。如果说《随想录》是他日记式散文,那么《日记编》和《书信集》则是他散文化的日记和书信。它们具有散文的美质,但首先是日记和书信。 日记编——真实灵魂的内省 巴金最早的日记是1926年在上海所写的那两三页,不意间被巴金带到法国,成为《灭亡》中主人公杜大心的日记,写进小说的第12章。而1931年创作的《灭亡》的续篇《新生》,整部小说用主人公李冷的日记构成,日记体成为巴金的一种文学样式。作者在为主人公写日记,实际上也在为自己写日记。自1952年起,巴金有意作日记,《日记编》收入的日记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1)赴朝日记:1952年3月15日——10月15日、1953年8月10日——1954年1月10日;(2)成都日记:1960年10月9日——1961年2月8日;(3)上海日记:1962年11月1日——1966年9月30日,其中1965年7月9日——8月29日在越南所写,1965年9月——10月的日记,原稿在  相似文献   

4.
杨璞滢 《小学生》2007,(11):7-7
这是魏泽容的旅游日记,包括了去时的兴奋和旅游中的激动,是很生动的日记体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我最初读汉明先生的散文是在 1996年 ,那时因有编一册散文集的机缘 ,读过汉明先生的《山中日记》一文 ,是他从自己众多的日记体的散文中选出的三则 ,让我先品为快。时隔 5年 ,汉明先生的散文集《山中日记》出版了 ,说起来 ,自然昔日所窥为一斑 ,今日方见全豹。作者在书的后记中交代了把书命名为“山中日记”的原因 :写山中之事 ,爱山和生活在山中 ,所有这些 ,本源于他是从大别山下走进都市的山里人 ,恋山的情结太重。像他写自己在鄂西神农架的生活和见闻就是很典型的 ,他发自内心地流露出对山中景色和生活的喜爱 ,实实在在地表现了山友、山…  相似文献   

6.
韩心如 《中国德育》2023,(15):15-18
日记是由民法典保护的个人隐私,是隐秘情感的宣泄空间,具有私人性、真实性、自由性等特征。而日记体作文是一种采用日记体裁来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两者存在本质差异。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常会混淆两者的概念和内涵,将日记当成日记体作文来批改,这会侵犯学生隐私、降低学生写作自主性等。为减少这种不良影响,教师应端正对日记及日记体作文的认知,探索代替批改私人日记益处的其他形式,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还其自由独立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日记体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克 《天中学刊》2002,17(1):58-61
日记体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展现了多种文体形态。日记体小说作为第一人称的变格,忠实于真实的人生感受,在对心理真实深入开掘、执著于心理宣泄功能的同时,又不断将触角伸向更深广的现实生活,从而形成了文体记忆与现实人生形态之间极为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袁中道的《游居柿录》是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日记体游记散文。本文结合这部作品分析日记体游记的特征。日记体游记是一种极为自由的游记体式,可以自由的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语言简洁质朴、内容广泛,写法灵活,长短自由,不拘形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日记,就是把一天中亲自经历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见《青少年日记》2006年第2期《日记体作构思谈》。如果能够按上面这句话去实践,那么就解决了记日记的首要问题,即“写什么”的问题。然后下面的问题又来了:如何写?以及如何才能写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戴名世的游记散文虽然数量不多,却很能代表他在古文方面的创作成就.其游记散文从体例上大致分为日记体游记和山水游记,其中山水游记或是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写,或托物寓志以抒发胸中郁郁不平之气.  相似文献   

11.
田香 《考试周刊》2007,2(36):93-94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早期创作的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采用日记体小说的文体形式,使文本的真实性与虚构性达到了空前统一。心灵敞开式的自我表白,贴切地表现了一个时代的心灵欲求,文体功能获得了时代意义;大胆的心灵倾诉,从有效的视角自我呈现了叛逆女性形象,文体功能获得了凝聚意义;记录和书写主人公的亲历性感受,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性和感受性,文体功能获得了表现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陆游的散文名篇《入蜀记》是宋代日记体游记的代表作,对日记体游记基本格局的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启了日记体游记的人文转向。《入蜀记》文史兼长,为历代读者所激赏。人们不仅称扬《入蜀记》自然的文风与严谨的考证,亦对陆游寄寓其间的恢复之志与爱国情怀深有体察。《入蜀记》为读者构建了一方历史的山水和想象的空间,使读者得以在不同的接受情境中与放翁同游和对话,留下诸多带有私人印记的阅读体会。《入蜀记》对后世纪游类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但成为明清诸多日记体游记的仿写典范,对纪行题材诗歌的写作与编排亦有启发。  相似文献   

13.
日记是高中学生熟悉的一种写作体裁,也是高考作文中颇受青睐的一种文体。高考作文采用这种形式,能使作文显得真切自然,能使读者感觉到作者跳动的脉搏,能使阅卷老师眼球为之一亮。因此,近年来日记体写作成了高考考场中的宠儿。请同学们大胆放飞自己的思维。写出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日记体作文。  相似文献   

14.
日记是广大初中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写作体裁。生活天地有多宽,日记的内容就有多广。日记体作文既可以是单篇日记,也可以由几则日记组成来表达一个主题。结构形式比较灵活,每篇日记之间不要求有严格的逻辑衔接;表达也比较自由,叙述、描写、议论可以随意穿插,  相似文献   

15.
所谓“生物学日记”,就是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以日记形式(要注明年月日,但不要求天天记)在专门的作业本中记述他们对每次教学内容知识点的整理,学习得失及体会,并提出自己对教师后续教学的要求,向教师请教课内外学习中遇到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疑惑的一种日记体练习。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利用批改作业的方式来实现教学信息的反馈,反馈时间长、反馈信息途径单一,对深层次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体系的形成情况、学习兴趣、学习风格有一定困难。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开展了将“生物学日记”应用于生物教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读写》2009,(4):12-13
Q1:你之前一直擅长写散文,所写散文还获得过不少文学奖项,怎么会想到要转型创作小说呢?答:情感式散文是我文字创作的开端,写了两三年,也结集出了一本,还有一本散文稿尚且压在箱底。散文与小说,我其实并无厚此薄彼。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写日记,有不少是以写动物为内容的,但是他们常常摆开状物的架子.从动物的外表样子,可爱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来写,几乎是段落清楚,过渡自然,开头结尾前后呼应,重点及中心等俱全,篇幅很长,简直一篇地道的状物作文。小学生写过几则这样的“日记”之后,也就累了、怕了,再也不敢以动物为材料写日记了。在小学生的日记里,可以说很难找到“日记体”的动物内容。或者说很少见“动物日记”。  相似文献   

18.
和普通题材小说比较而言,疾病叙事小说除在疾病叙事题材方面表现出差异,还在文体形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它奉献给文学史的文体形态非常丰富,如疾病志小说、药方体小说、病人日记体小说等。  相似文献   

19.
幸福笔记     
这篇文章采用了日记体,日记体的好处是写作内容灵活,可以多角度思考,多侧面表现。小作者在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的同时,还做到了散而有章。四篇日记都紧紧围绕着“幸福”,所以文章读起来活泼而有新意。语言清新自然,流露着孩子特有的欢乐,似乎每个字都传达着幸福的音符,结着欢乐的果实,欢乐里还渗透着思考与感悟。  相似文献   

20.
王旭霞 《文教资料》2011,(23):33-34
阿娜伊斯·宁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女性文学作家和日记作家。她的代表作《阿娜伊斯·宁日记》翔实地记录了她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事件和阶段。它涉及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理念、女性化书写等多重主题,尤其凸显通过写作日记获取自我认知、不断成长.并最终追寻到最本真的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