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哲学视角对大学文化和校园文化进行辨析,认为大学文化是属于形而上的范畴,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属于形而下的范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大学文化为指引。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导向地位。孟二冬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培育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契合的时代精神,具有导向、凝聚、塑造、激励、规范等价值,宿州学院用孟二冬精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以优秀文化载体来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将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广厦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将学生文明修身教育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有效手段,形成和完善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手段——“六个载体”,营造了一个健康、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的发展和大学生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训三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载体,能够充分反映一所高校师生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在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师生开展的关于“一训三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高校校园文化在价值导向、品牌建设、文化载体以及平台搭建等方面的建设路径,以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精神的体现.长期以来,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只有认清结症所在,创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才能增强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建设高校的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的发展及学生的素质培育至关重要,新媒体时代,如何以学生为本建设传播优秀的校园文化,途径和载体非常重要,从云技术角度阐述如何通过搭建云平台进行校园文化的传播.改造传统的社团活动分散、短期、被动、不易传承、环境受限、受众面窄等缺陷,实现校园文化元素在云系统下的资源共享和多模式推广,采用“科技+文化”的方式,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提供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土壤,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形成.呼伦贝尔学院精神是建设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校园文化在呼伦贝尔学院精神的引导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建设与发展.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呼伦贝尔学院精神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弘扬呼伦贝尔学院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鲜明的创业文化是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特质,也是创业型大学的本质特征、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客观反映。在创业型大学视野下对校园文化进行重塑和建构,要以创业特质为核心,赋予校园文化新的内涵,并在特色品牌建设、师生主体作用、文化载体功能和社会化合作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和谐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载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为此,要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要加强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的育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弘扬大学文化,坚持以人文本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培育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是凝练、升华大学精神并将其具体化和形态化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强力支撑。成果培育作为独立系统,特有其主体、客体和载体,具备引导校园文化建设、凝练和弘扬大学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以及有效促进文化育人等作用,因而对塑造大学品牌形象、实现高校转型发展有重要意义。为此,要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主流文化属性,并通过支撑环境建设、培育方法创新、激励机制建立等路径构建成果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国内有关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结合开放教育校园文化的特点,通过探索构建了以虚拟网络环境为平台、实体校园活动为载体“虚实结合”的校园文化模式,旨在为增强开放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影响力和系统凝聚力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2.
加强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发挥应有职能,凸显文化育人作用,增添新校区的亲和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保持社会文化定力.新阶段高校新校区存在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不适应新时期大学职能的要求、校园文化资源不能满足新阶段高校师生的需要、现有制度不能支持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长期投入等问题.因此,要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载体创新等方面来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将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广厦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将学生文明修身教育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有效手段,形成和完善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手段——"六个载体",营造了一个健康、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浅议校园文化、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三位一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园文化、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在现代大学办学实践中是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以办学理念为核心和灵魂;办学理念及其实践决定着校园文化的独特个性;办学特色的传统与功能两个重要因素,无不与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形成紧密相联;而校园文化作为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载体,乃成为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大学精神是对校园文化的高度凝练和提纯,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在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精神力量,是影响高等院校综合实力的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要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继承和发扬本校的个性特色,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是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目前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人们往往从实用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轻视大学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使得校园文化在建设上缺乏灵魂,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导致不少高校的大学精神缺失.大学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精神文化,完善制度文化,加强物质文化,巩固行为文化,铸就大学精神,而且要把大学精神的培育作为长远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姚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0):110-112
高校校园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与主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领功能、熏陶功能和凝聚功能,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全面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发挥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政治教育功能,是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公民、响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弘扬民族文化与气节的有效途径.建设校园文化主要从培育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建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开展寓教于乐的寝室文化和营造内紧外松的网络文化等方面展开,实现文化育人.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实践也表明,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以此推动高校的健康发展。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杨德广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利因素和薄弱环节的分析,提出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移植是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创新是大学新校区文化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特色鲜明是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突出学校特色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应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对校园文化载体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实施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积极探索校园文化载体的运用实践,对适合高校实际、具备实施条件的方式、方法勇于尝试和推行,使之融入校园文化并尽快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