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留学生》2013,(2):62-62
1987年,金亚秋回国时,我国在星载遥感领域的基础研究是十分薄弱的,他瞄准了星载遥感技术的前沿发展,提出了“复杂自然环境电磁波散射与辐射传输、空间遥感信息物理与对地监测信息技术、复杂系统中计算电磁学”的前沿基础与科学应用的三个研究方向。二十多年寒暑春秋,他执着研究、探索跋涉,至今在国内外已发表7640多篇学术论文、13本中英文专著与文集。  相似文献   

2.
电磁波包括微波、毫米波、红外与光波等 ,电磁场与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物理基础 ,正是电磁感应场和波作为信息传输、信息获取与信息诠释的根本手段 ,才形成了当代空对地观测与地球空间遥感、现代通信、广播电视、雷达探测遥控制导与电子对抗、目标成像与探测识别、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领域的高技术 ,也形成了地球观测与环境遥感的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空间遥感是在空间平台上用电磁波与地球大气、地表、海洋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散射与辐射来进行观测 ,从可见光摄影开始、经过红外热辐射探测 ,到 2 0世纪 70年代已经发展…  相似文献   

3.
《遥感物理基础》是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对未来众多定量遥感方向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然而目前众多《遥感物理基础》课程设计均参考《遥感原理》,对于其中"物理"原理介绍不足。基于此,充分调研了各个大学的《遥感物理基础》课程设计,并参考了地理学、大气物理学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在考虑本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新的课程体系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实践教学中的一系列难点,并提出了教学方案供广大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4.
遥感-岩石力学是一门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它建立在地球物理学、遥感学、岩石力学、信息学等专业学科的基础之上.其理论前提是通过对岩石受力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关系的定性、定量描述,进而提出该过程中电磁辐射量的变化规律、机制等系统总结;其实践应用基础是对观测目标的电磁辐射量进行遥感与遥测,包括辐射参量数值及其空间场的具体分布、时间量的相关变化等;主要研究与应用领域为材料(变形)行为探测、材料(结构失稳)异常诊断、(材料)屈服破坏时空特征预报等.  相似文献   

5.
《遥感概论》是供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学生学习遥感基础知识使用的一本教材。这本教材对遥感技术和应用,作了全面系统、深入浅出的介绍。我有幸对原稿通读了一遍,感到作为大学地理系低年级遥感入门的教材来说,写得还是比较成功的。教材内容丰富、文字简练,并注意紧密结合实际。其中有些章节内容处理得很好,如物理基础部分,尽可能联系遥感机理和技术效益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正>李小文先生是世界著名遥感物理几何光学奠基人之一。2015年1月8日先生答应参加原计划2015年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遥感物理光学学术研讨会,暨科学出版社《偏振遥感物理》发布会和国家自然基金委偏振遥感重大仪器申请论证会。2015年1月10日我的学生焦健楠发来短信:"晏老师,您不是16日邀请李小文院士出席《偏振遥感物理》致谢发布会吗?他今天走了。""啊?"我的回复,  相似文献   

7.
近代物理开始发展于19世纪后期。当时,经典物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普遍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但是诸如光电效应、黑体辐射等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引发了物理学的巨大革命,以相对论、量子力学为理论基础的核物理、粒子物理、半导体物理、天体物理等构成的近代物理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核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高校物理实验室承担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教学和科研实验不断增加,实验室辐射安全管理和防护工作已成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现对物理实验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使用、管理与防护工作,进行了辐射来源及其影响、辐射防护基本概念、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体系、强化辐射安全管理意识、加强辐射安全管理与防护知识理论及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的探讨。期望为高校物理实验室的辐射安全管理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郡亮 《大学时代》2006,(10):87-88
普朗克常数h是在研究黑体辐射时引入的,是一个重要的自然常数。通过对黑体辐射和玻尔量子理论等现象的分析,阐述h的引入如何导致量子论的诞生和发展,说明它是表征量子现象的普适常数,及它在应用中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课程是学生接触物理的基础,是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只要打好基础在以后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物理课程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而进行的教学,在此过程中,认识物理、对物理现象进行实验是学习的重点.通过对物理现象进行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帮助学生进行思考.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物理实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础物理教育应该是:全面教授物理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介绍物理学基本规律,介绍物理学与当代高技术的联系.基础物理教育的内容更应该包括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的基本概念,以及高新技术的物理科学基础.基于此,我们试图在重新定位基础物理教育的基本内容基础上,改造基础物理的教材.  相似文献   

12.
<正>1946年9月出生,是我国在电磁波物理与空间微波遥感研究领域的国际著名科学家。他长期从事电磁波散射辐射传输与传播、空间微波遥感与对地观测信息技术、目标与环境系统计算电磁学等方向的研究。其主要科学贡献有:1.在成像雷达遥感监测领域,提出了"极化电磁散射理论与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成像理论",建立了参数化理论模型、数值计算与成像模拟、特征信息反演与获取的系统基础理论,实现了陆地海面场景目标SAR信息获取的多项应用。2.在星载微波遥感领域,提出了  相似文献   

13.
一种实用大气校正法及其在TM影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DOS法的基础上,比较合理地分析了暗体反射率值,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通过对大气程辐射的确定方法等对之进行改进,给出一种基于影像自身信息的快速的、行之有效的大气辐射校正方法,并将之运用于TM影像中,较好地恢复了地表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通讯车的卫星中继遥控机的红外激光图像传输系统在遥感图像的传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军事和民用价值。首先讨论系统的应用意义,然后提出系统的总体方案,并对几个关键电路进行设计,最后分析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正物理科学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经过实验之后才可以有效地得出物理理论,进行物理教学的前提是实验教学。且物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许多自然现象都和物理有关系,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有效地加强我们对生活中的现象的理解,掌握物理知识,本文针对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一、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一)实验可以促使教学的顺利进行物理实验是构成物理教学的有效手段和基础,教师在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束-等离子体系统的物理模型,推导出电子束在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体中的聚焦传输条件,根据聚焦传输理论确定一组工作参数,并运用Vsim等软件对该模型进行粒子模拟分析,分别得出此时电子束在等离子体通道中的聚焦传输轨迹、电磁场分布以及THz辐射情况,此时电子束几乎完全排开等离子体电子并形成离子通道。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模拟相符合,初步论证了电子束密度可达10~(12)/cm~3,输出等离子体密度可达约10~(12)/cm~3,等离子体温度可达10 eV的束-等离子体实验系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首次开展新型综合性等离子体实验课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九年级物理是初中生物理学习的最后阶段,涉及整个完整的基础物理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要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授基础物理原理知识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教会学生巧妙的解题方法.传统的物理课堂主要包括教师讲解教材内容和学生动手进行物理实验两部分,在这个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下,考试成绩是考核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和对物理难题解答能力的最终评判方式.由此可见,对初中物理解题方法的研究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龙愿生 《考试周刊》2011,(78):181-182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事实的抽象概括。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故使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气传输模型Modtran软件计算了不同条件下,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的天地背景辐射.通过计算可以表明,在可见波段,平均辐射不能用中值定理来推导,因而不能用天顶角为45度或135度的天地背景辐射来代替平均背景辐射.  相似文献   

20.
THz频域层状一维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金属微波波导和介质光波导难以解决飞秒激光脉冲作用于光电导天线或光整流晶体产生的0.1-4THz脉冲辐射传输中的群速色散问题,光子晶体光纤在色散设计方面具有很强优势.本文利用光在多层介质中传输的传输矩阵法对层状一维光子晶体光纤进行数值计算,并通过对THz频域材料特性的研究,设计出适合于传输0.1-1THz频段的层状一维光子晶体光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