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父母希望孩子朝一个更加优秀的方向努力时,很容易倾向于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比较。往上比,作为激励孩子进步的标尺,往下比,作为证明父母自身价值的手段。这样一来,父母难免过于卷入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忽视孩子的真实愿望和想法。  相似文献   

2.
豆豆 《幼儿教育》2008,(9):46-46
<正>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尽管社会阶层、财富或社会地位不同,父母如果社交生活健康,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要好于其他同学。研究人员选择3000名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作为研究对象。他们研究这些孩子5岁时的读写、计算、口头表达能力,将其与孩子父母的社交生活习惯进行对比。比较结果显示,父母善于社交的孩子学习成绩比那些父母社交生活较少的同班同学高出1个百分点至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cherry 《母婴世界》2014,(3):124-125
父母的倾听能让孩子在精神上放松,引导孩子说出心中的真实感受,找出问题的症结,疏导其情绪往良性发展。也许父母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孩子的全部烦恼,但是做好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已经实属不易了。  相似文献   

4.
吃饭和睡觉,对孩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两件事情。所以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而发脾气。为什么父母可以容忍孩子在墙壁上尽情作画?是因为父母觉得墙壁画脏了,大不了重新粉刷一下,孩子的创意和宣泄情绪比粉刷墙壁重要一千倍。为什么父母可以允许孩子随意玩沙子、泥土?是因为父母觉得孩子玩沙子,衣服脏了可以重新换一套,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比换一套衣服重要一千倍。为什么父母可以让孩子穿上雨鞋在大雨过后踩水塘?是因为父母觉得孩子踩水塘,裤子湿了可以换洗,孩子灿烂的笑  相似文献   

5.
爱是什么?《写给世界父母》一书说得好: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一个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爱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家里家外,孩子被成人各种各样的爱包围着。所有的大人都比弱小的孩子强大,使孩子没有了表达爱的机会、爱的权利。岂不知,对于孩子来说,给予别人爱,比接受别人的爱更快乐!记得儿子刚上幼儿园中班时,我和丈夫带着孩子到东部海边放…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调查,目前我国小学以下的每10个孩子中就有五六人由隔代老人教育,并且数量呈上升趋势。老人带孩子与年轻父母有没有区别呢?专家认为这种区别存在而且差距较大。首先,在对孩子的态度上,父母趋于理性,而隔代老人趋于感性。父母教孩子一种知识,给孩子买一样东西,满足孩子一个要求,往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在对家长的培训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今日中国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而且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问题父母。父母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让孩子真正改变,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下一代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期盼。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为什么希望把"婚姻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8.
教育好任性的孩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任性住往发生在家里,对象多为父母。在幼儿园里,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任性的儿童。幼儿为什么会出现任性呢?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①对孩子过分溺爱。有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无论什么事都由着孩子的性子去做。②对孩子管束过严。孩子的任性,常常反映了他们对父母严厉管束的不满。③对孩子的态度不当。有的父母对  相似文献   

9.
王瑶 《宁夏教育》2014,(3):78-78
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比任何“专家”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而做父母的首先就要接纳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父母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允许他缓解自身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常听得许多父母讲,现在的父母做得真是辛苦,管孩子吃管孩子穿,更重要的还要让孩子有出息,别落在别人家孩子的后面,刚刚上了幼儿园就要考虑要上哪所小学,上了小学往往发现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孩子学习更有自觉性,于是父母们真的就有些心力交瘁。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与付出相对应的,肯定是有所得。静下心来想想父母从孩子身上得到了什么,我想最大的收获是成长,是父母作为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今年寒假期间,我11岁的孩子力力在宿舍楼院内与邻居孩子小伟捉迷藏做游戏,不慎将12岁的小伟撞倒碰破了头皮,结果小伟抓起砖头往我孩子头上砸去,我的孩子头部受伤,住院治疗花去了医药费2500元。孩子出院后,我找到小伟的父母要求他们赔偿医药费,但小伟的父母拒绝赔偿。目前孩子又  相似文献   

12.
孩子让你越来越不满,人家的孩子见到人大方有礼,你的孩子见人往后躲;人家的孩子安静乖巧,你的孩子满地打滚;人家的孩子会弹琴画画,你的孩子什么都不学……这时候的你需要举起望远镜,往前看,往前看。再往前看,你的眼睛要比平时大,睁得大才能望得远,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步调,作为妈妈紧紧地跟着孩子的步调就行了。  相似文献   

13.
父母的虚荣心必然刺激孩子追求虚荣,这是爱慕虚荣的父母常常意识不到的。爱虚荣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生活的外部,喜欢在孩子的吃穿打扮等方面与别人攀比。爱虚荣的父母喜欢在别人面前吹嘘孩子的优点,过高评价孩子的发展,孩子的成绩和长处对父母来说比对孩子本人还重要。  相似文献   

14.
高艳 《中华家教》2012,(9):12-13
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而且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然而,很多孩子刚刚步入小学的大门,却表现出了逃避甚至厌恶上学的倾向。作为从事低年级班主任多年的小学教师,在工作中,我发现那些不爱上学的孩子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自理能力不足小学和幼儿园是截然不同的环境。由于父母的溺爱。很多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不会做,在学校里往  相似文献   

15.
《云南教育》2013,(23):27-30
火热的少儿英语培训市场,隐藏着一个个家庭的梦想。父母们焦虑于:如何能让孩子脱离现有的阶层,往前再进一步。在绝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能说英语以及那些在以英语作为主要语言工具的机构工作的人,属于在整个社会分配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人。于是,英语培训——出国留学,成为父母们幻想中孩子的阶层上升通道,英语培训产业也应运而生,并日渐红火。  相似文献   

16.
况驰 《母婴世界》2014,(3):130-131
在父母和孩子的相处关系中.说到“分离焦虑”,习惯上都会先想到孩子的焦虑情绪。而事实上,孩子的焦虑总是离不开父母的影响。在需要暂时与孩子分别时,父母并不会比孩子更轻松,那我们要如何处理好和孩子的“分离焦虑”呢?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心     
看,椰子树笔直的树干,多好看!"孩子,你一定要长成这样!"小树苗的枝叶已被父亲的剪刀修剪了一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何其殷切,用心多么良苦!但是,孩子是哪种"树苗",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将往哪方面发展?父母可曾想清  相似文献   

18.
《青年教师》2008,(1):23
随着互联网风行和全球化进程,亚洲的孩子一下子被推到和全世界的孩子同时竞争的舞台。他们正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几乎是被父母押着往前冲。在中国,大多数父母只能生一个孩子的政策有助于解释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培养"超级小孩"的现象。《聪明宝宝》《培养天才儿童60法》一类书籍在中国非常畅销。亚洲其余国家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也是父母唯一的希望。今天的父母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代的父母更关注孩子的教育。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只  相似文献   

20.
良药苦口     
事件:孩子躺在病床上,妈妈要他吃药,他假装睡着了,不理睬妈妈。 分析:有些孩子害怕吃药,常常以各种方式包括哭闹来抵制吃药。对拒绝吃药的孩子,父母通常采用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时灌得孩子满脖子都是药,一点儿也没灌进嘴里;有时好不容易灌进了口腔,孩子就是不肯往下咽。为了吃药,孩子闹得脸红脖子粗,父母也急得团团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