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网球公开赛自2004年开始举办,2005年起被列入国际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TP)和国际女子职业网联(WTA)的二级巡回赛,2008年赛事的总奖金达108.万美元。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全面升级,女子赛事升级为仅发于四大满贯赛的四个钻石皇冠赛事之一:男子赛事升级为总奖金达200万美金的“500分赛事”,是仅次于四大满贯、9站“1000分赛事”的10站“500分赛事”之一。  相似文献   

2.
《网球天地》2011,(9):13-13
在首届“天地英雄”中国网球人物评选活动颁奖盛典的现场,上海久事公司为活动捐赠了—份特殊的礼物:十年间上海网球职业赛事的所有赛事报告总结,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完整、最详实的职业网球比赛收录。  相似文献   

3.
职业网球赛事可以说是大家网球生活中的“美味佳肴”,作为国内体育主流媒体——CCTV5利用一切资源打造网球的快乐老家,不断给大家献上最精彩的网球赛事。在这里向大家透漏一些CCTV5网球节目的“内幕”,以加强媒体与观众、读者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上海仙霞网球中心可以说是中国职业网球赛事的起点,1998年喜力公开赛的举办标志藉ATP职业赛事第一次落户中国。13年后,2011赛季戴维斯杯亚大区I组中国队与中华台北队的比赛又在这里上演,“仙霞”见证了中国网球的再次飞跃。  相似文献   

5.
大满贯     
“大满贯”的概念在网坛被引用的次数很多,但它涉及到赛事的冠军、赛事本身和一种荣誉称号这三方面,彼此间很容易混淆。 网坛有四项最重要的公开赛,即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也被称为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这四项赛事也被称为大满  相似文献   

6.
进入11月,被寒冬笼罩的北方城市已鲜见网球赛事的气息,而地处南方的深圳市,一项又一项规模不小、奖金诱人的网球赛事接连开打,业余赛事、职业赛事交相呼应,深圳在冬日里变身为网球的热土。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中网定在9月25日至10月9日举行,两周的高水平鏖战,更完全覆盖“十一”黄金周,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比赛包含了国际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TP)、国际女子职业网球协会(WTA)和国际网球联合会(ITF)三大网球组织,尤以WTA顶级皇冠赛、ATP50D积分赛的超高含金量领跑亚洲职业网球赛事。  相似文献   

8.
为了客观了解职业网球赛事体系的结构特征,并为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年度选赛提供决策参考,在梳理职业网球赛事体系发展进程的同时,进一步分析职业网球赛事体系的基本类型与其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职业网球赛事体系在地域结构方面,呈现欧、亚、美三足鼎立的特征;在时间结构方面,呈现"相对集中,突出核心"的特征;在级别结构方面,呈现"低级别赛事数量多、分布广,高级别赛事数量少且聚集在欧洲和北美洲"的特征。呈现这些特征主要是因为地域间的经济水平、气候条件、网球人口和网球文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网球是世界上商业化运作最成功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民健身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加之越来越多的中国选手在世界大赛中发挥出色,国内参与网球运动以及观看网球赛事的群体日渐庞大。国内职业网球赛事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若以“四大满贯”为标准,它们还存在明显的弱势和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究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的运营策略,并由此总结其对国内举办网球赛事的启示。作为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世界性网球赛事,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的赛事运营智慧与经验主要包括:重视赛事文化的塑造与传承“;非商业”初衷与全球化策略并行;积极拥抱新兴技术,与时俱进;发展拓展项目,丰富赛事服务内容。这些营销经验对于国内网球赛事运营具有如下启示:强化经营管理,注重人才培养;转变政府职能,实施多元赛事管理机制;着力市场开发,拓宽服务渠道;打造赛事文化,促进地方特色融合。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职业网球赛事的发展进行分析.认为整体竞技水平偏低、赛事赞助与组织规范化的欠缺、媒介传播的开发与利用不足,是我国职业网球赛事突出的发展弊病.建议我国职业网球赛事的发展应当从制度创新、文化构建、媒介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职业网球赛事的整体环境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三大国际网球组织ITF、ATP、WTA举办的职业赛事进行归纳和梳理,分析认为三大组织赛事特征为层次分明、结构稳定的"金字塔形",且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符合现代国际职业网球运动发展需求之体系。文章进一步结合中国网球职业化赛事发展现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赛事结构布局,提出构建以中国网球竞技水平提升为核心理念,创新举国体制下市场化职业网球赛事模式,兼顾多重社会效应的职业赛事体系,并就该体系的发展提出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和上海二分中国顶级赛事的格局将在今年随着武汉网球公开赛(简称“武网”)的横空出世而宣告终结,未来能否如武网赛事总监易国庆所言,武网将与中网和上海大师赛三足鼎立?同时,武网、中网和上海大师赛等组成的中国赛季是否意味着中国职业网球赛事的鼎盛时期即将全面开启?  相似文献   

13.
《网球》2010,(4):132-132
3月16日,劳力士公司宣布从2010年起冠名赞助上海ATP1000大师赛.赛事将启用新的名称——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是继蒙特卡洛之后第二个由劳力士冠名赞助的顶级网球赛事。“无论对上海大师赛还是劳力士来说.这都是一个重要时刻。”劳力士全球体育赞助负责人阿诺·博特施先生表示“能够与世界上最顶级的网球赛事携手.共同推进男子职业网球在中国的发展.我们深感荣幸。”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Australian Open,简称“澳网”)是 2022 年首屈一指的职业网球赛事之一,全球观众人数接近 10 亿。今年,澳大利亚网球协会通过与 Decentraland 的合作,将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完全沉浸在 NFT 和元宇宙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15.
《新体育》2009,(7):1-1
安踏签约扬科维奇强势进军网球领域 在2009年第一项WTA大满贯赛事——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期间,中国领先的体育品牌安踏宣布和网球选手伊莲娜·扬科维奇(Jelena Jankovic)签约,携手开拓女子网球市场。  相似文献   

16.
TOP1.上海申办2002年大师杯总决赛获得成功。 TOP2.上海喜力公开赛在ATP年度评选中,被授予国际巡回系列赛事的最高奖项——“年度最佳赛事奖”。 TOP3.上海独立举办的WTA网球赛事被冠名为上海“奇伟公开赛,塞莱斯是该项新冠名赛事的第一个冠军。 TOP4.全国网球俱乐部联赛历时3年,北京天鸿网球俱乐部荣获三连冠。  相似文献   

17.
卡卡 《网球天地》2009,(11):28-31
1993年至1997年的五年间,中国第一次吸纳了“职业网球赛事”,香港沙龙公开赛移师北京——彼时,网球是什么?晓者寥寥;职业赛寻动何物?更是天外飞仙.  相似文献   

18.
“DAVIS CUP”被翻译成“戴维斯杯”。它是世界男子团体赛中的首要赛事。它是世界上除奥林匹克网球比赛外历史最长的网球赛事,可以追溯到1900年。它被认为是最有代表性的世界体育项目之一,吸引着世界高水平的运动员代表自己的国家参赛。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人问:“当今的男子网球职业赛事需要改变吗?”ATP(世界男子网球职业联合会)的高级官员麦克·迈克斯肯定会斩钉截铁地回答:“是的!”只要是关心网球的人都知道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早在1997年11月的德国汉诺威,就是这个迈尔斯先生代表ATP在新闻发布...  相似文献   

20.
ATP     
《网球》2012,(2):18-18
即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的英文缩写,也称“球员工会”,是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自治管理组织机构。ATP于1972年在美国成立,于次年创建了电脑排名系统,从1989年起,开始负责除四大满贯、戴维斯杯和奥运会之外的所有男子职业网球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