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感悟261:如何给予孩子终身受益的教育呢?也许,最佳的选择就是培养符合其天性的人格化习惯,即培养孩子真正需要并且有益于长远发展的习惯,培养有助于健康人格形成的习惯。如卢梭所说,若想使一种良好教育的效果对一个人的一生都起作用,唯有保持习惯。这样的习惯犹如人的第二天性。  相似文献   

2.
怎样培养具有自然天性的人?先回到人的自然天性这个角度来说,我不是说爱美也是孩子的自然天性发展的规律吗?所以教育定要以适合儿童自然天性发展规律为原则。 人本身就有自己的创造能力。比如说婴幼儿期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吸吮”的功能,这种功  相似文献   

3.
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和父母常常“当局者迷”,即只顾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却忽视自己的教育习惯。殊不知,大人的教育习惯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习惯养成,而孩子是身心迅速成长的个体,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变化”。如果大人总是用老眼光看待他,用老方式对待他,他们形成新的习惯就会遇到很多障碍。而且这些障碍不容易排除,因为它们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隐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习惯中,我认为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成了懒惰、自私、依赖等不良习惯.因此,幼儿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劳动习惯开始.  相似文献   

5.
在各种习惯中,我认为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成了懒惰、自私、依赖等不良习惯?因此.幼儿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劳动习惯开始。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劳动教育是通过家务劳动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有责任感的社会人的过程。家庭劳动教育关系到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质,对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其聪明才智及动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们的教育领域正在进行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要求广大教师改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家长如何做到使自己的孩子适应课程改革,学到更多的知识,长大以后成为有用的人才,在此我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谈几点体会。一、家长要正确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共性。郭沫  相似文献   

8.
对刚入园的孩子们来讲,常规的概念基本为零,那么此时老师的引导与教育就能给予孩子不同的启示。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教育实质上就是一项"顺乎天性,因势利导"的幼教工作,教师应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常规培养策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相似文献   

9.
在各种习惯中,我认为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成了懒惰、自私、依赖等不良习惯。因此,幼儿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劳动习惯开始。 幼儿刚入园时,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自我服务训练,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教师可以逐步要求幼儿学会洗手、洗脸、吃饭、穿衣、系鞋带、折衣服、叠被子等生活小事。然后,教师可以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激发孩子的劳动兴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儿童的认识的儿童立场是教育的基本立场,行为规范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工程,是塑造人的奠基工程。行规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要面对孩子行为的发展性,要面对孩子行为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11.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是人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我们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态的教育,是一种自然的教育,是一种符合新生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需要的教育,是一种真正着眼于孩子的发展、着眼于孩子心灵与人格健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指的是天性、心性和个性。幼儿园又称为学前班,这是最开始的教育。有的教育家说,幼儿时期是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所谓的奠定基础,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孩子,而是应当顺应天性心性和个性的发展。心性指的是,自我世界的心理生活方式;天性指的是,孩子本身表现出来的特性;个性是孩子在活动和交往中获得的。幼儿时期的教育,抓住这三性,进行阳光教育,才能培养出我国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恶劣的习惯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人生.一个人的习惯形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孩子入学开始.作为教师,必须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教育素养?教育素养就是尊重人的天性,尊重人的自我选择,尊重人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权利……我们正尝试建立了新父母学校,努力探索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正>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的至爱。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是比较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活动,它可以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本文将采用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大胆探究,并形成相应的结论以促使幼儿的全面发展。《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6.
卫生间里有浴缸、水池,是幼儿最爱呆的地方,也是家长为孩子的刷牙、洗脸、排便,洗澡这一类问题伤脑筋的地方。怎样顺应孩子的天性,同时又能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设计一下。每天利用5分钟时间,你会发现小小的卫生间里蕴含着许多教育契机。  相似文献   

17.
<正>在孩童时期,最重要的是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而非赢在起跑线上的百米冲刺。让孩子上学是为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准备,而非争得第一。北欧人认为,教育应顺应孩子的天性,给儿童充分的自由。在北欧,我们会看到他们在幼儿园的教室摆有新鲜的水果和从外面捡来的石头、树枝,这里的教师会用这些自然物品让孩子学习数学、科学以及  相似文献   

18.
孩子天性活泼,但是孩子的好多能力是靠后天培养出来的,很多习惯是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形成的。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孩子自信心,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语文好不好,除语文修养、语文思维等以外,还与语文好习惯有关。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古罗马诗人奥维德也说:"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可见,习惯的影响是多么深刻和巨大的。巴金强调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自然,要学好语文,也要培养学习者习成语文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每个班级都有几十个学生,大家在一起上课、学习,我们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是否都已经了如指掌了呢?我们对待好玩、贪玩、淘气的孩子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是否是从孩子的特点出发,顺应了孩子的天性呢?过去,我们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不爱学习、不喜欢学习了,在学习上不用功了,事实上,是我们的教育方法违背了孩子的天性而已,在违背孩子天性的情况下,又会有哪些孩子会爱上学习呢?本文谈谈一则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