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儒学伦理不仅为巩固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对中国、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乃至整个东亚社会的国家巩固、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社会家庭的稳定、个人道德修养的培育等方面产生着积极而深广的影响.当然其间的弊端也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2.
汉字作为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东亚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张哲俊教授在其著作《东亚比较文学导论》第一章中清晰地论述了汉字在韩国、日本零散传入及系统传入的历史等问题。《东亚比较文学导论》中《汉字与东亚文学》一章为东亚文学、文化中汉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对于东亚文学、东亚文化的研究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角度来论,文学概念的生成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该文首先从共时性角度分析东亚中日的古代文学概念语义共性之具体特征,并剖析东亚中日古代文学概念共性的历史成因。其次从历时性视角分析东亚中日文学概念的古今嬗变历史成因,指出东亚中日现代文学概念的形成是200多年在欧洲先期形成的西方现代文学概念的西学东渐这一文化迁移的结果。在东亚中日向西方借鉴学习过程中,中日还曾经彼此借道对方吸收西学的现象。通过考究东亚中日文学概念的古今嬗变历史轨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世界各国的文学概念的形成与变革,是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串联起东亚文明。2016"东亚文化之都"花落宁波,并于4月15日举行盛大的东亚"非遗"展,向世界展现独具魅力的东亚非遗文化。展会以"海丝之路"为创意点,以"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为主题,展示了中、日、韩"东亚文化之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儒学的地位及儒学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学是包含着中国人生命气质的一种世界性文化资源。其作为一种文化资料的实质是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发展的背景中突显出来的 ,所以儒学研究也应该走出中国 ,走向东方 ,走到世界的大文化氛围之中。要面向全人类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 ,应打破自我中心的心态 ,要重视与其他文明系统的交流和对话。当今 ,儒学研究的发展 ,儒学的生命力在于普及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大航海以后,西方人来到亚洲,西人东来后采用汉字书写来传播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这些西学汉籍在整个东亚流传,东亚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几乎同时面临着西学东渐。本文从西学汉籍在东亚三国的流布入手,探究西学在东亚传播的实际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汉文训读是古代东亚的一种文本注释现象,不仅流行于我国各民族文献解读中,还被朝鲜、越南、日本等周边国家广泛认同和使用。东亚各语言的母语者以本国文字对汉文读音和语法加以注释做本土化解读,这一过程在当今"泛语言接触"的视域下可以被视作一种远距离、跨时空、文本型的语言接触现象。汉文训读在东亚语言接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这一语言接触的历史实例进行分析,语言接触现象的理论内涵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宽。  相似文献   

8.
论儒学前景与21世纪人类文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儒学前景与21世纪人类文化走向赵吉惠儒学乃人类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文化之一部分,儒学价植与中国现代化有关,儒学前景与21世纪人类文化走向有关。脱离中国历史、文化看不清儒学,不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难以发现儒学价植,只有站在21世纪人类文化走向的大背景,才...  相似文献   

9.
儒学对东亚现代化所起的作用,以及儒学本身的现代化问题,一直是东西方学者讨论的热点.当代新儒家站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立场上,力论儒学的价值及其复兴的希望,无疑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注入了生机.但问题在于,儒学对现代社会的道德无力感,以及儒学与近代历史的纠葛,仍然是困扰着学术界的根本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点文化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东亚智慧的现世意义应持平允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亚智慧的现世意义应持平允态度冯天瑜一由梁启超的两种极端之论所想起的“东亚智慧”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其包蕴的内容极其丰富,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难免见仁见智,各执一端,就西方而论,自18世纪以来,对东亚智慧的观感,历来呈两极状态。一极以伏尔泰(16...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2017年5月13日-14日,由东亚文化交涉学会(Society for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日本关西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东亚文化交涉学会第九届国际学术大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会议以"全球史观与东亚的知识迁移"为总主题,来自东亚和欧洲的200余名重要学者和研究生参会发言。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大会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次综合性学术盛会,为推动国际间,特别是东亚各国  相似文献   

12.
儒家柔性管理与东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柔性管理思想是一种以道德为导向的科学管理思想。既是用以针砭西方管理模式之弊病的一剂良药 ,也是东亚经济发展强大的思想动力。儒家提倡柔性管理思想 ,注重“人情味管理”、“寓管于乐”和“人格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论理学之消化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理学之消化佛学崔大华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思想观念的佛学,被中国文化所固有的儒学理论消化,曾经是一个十分艰难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终完成,应该说是在理学形成的时期。理学形成与消化佛学实际上是互融互动的:理学观点在儒学消化吸收佛学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形成;...  相似文献   

14.
第五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河南开封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50多位专家、学者。根据中、日、韩三国实学会商定,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每隔两年,分别由中、日、韩...  相似文献   

15.
刘建波 《旅游世界》2023,(11):37-37
10月19日,由中国贸促会、海南省人民政府和东亚商务理事会共同主办的2023年东亚商务论坛在海口开幕。本次大会主题是“携手共促区域经济全面复苏·共享RCEP新机遇”,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等13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680余名嘉宾参会。海南省省长刘小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6.
东亚传统民居由于共同承袭了悠久的儒家、佛家、道家及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的传统,今日仍被中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所重视。而今日东亚建筑学者及建筑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传统民居中珍贵而有价值的原则,融入现代住宅,尤其城市中的现代高层集合住宅之中。本文提出了三种重要原则,探讨其对未来现代住宅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语境中的儒家本体伦理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后现代”进行了探讨,指出后现代社会作为对现代性的发展,具有两重性,并包含着对人自身发展的危害,因此而提出人在后现代社会中仍需进行自我精神修养的问题,以便借此认识自我并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而这也就是需要发展儒学尤其是儒家本体伦理学的理由。为应对一些西方学者以后现代的方式消解儒学的原始经典,文中提出以本体诠释学的方法解读文本意图,以克服偏见与盲目性。为探究儒家精神的真谛,本文勾勒了儒学发展的五个阶段,以为后现代社会的出现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由此而提出了在当今后现代语境中发展新新儒学的可能。最后质问了儒学本体论和道德论能否被解构的问题,并提出在解构中建构的方法与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后现代状态下的文化相对主义的基本含义及其与传统的关系;第二部分涉及“后儒学价值”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东亚现代性”中所起的作用;第三部分论述儒家传统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在后现代状态下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探讨了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儒学传统的重建与宗教原教旨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由日本东亚实学研究会主办、日本梅园学会协办的第三届东亚国际实学研讨会,于1994年10月27日至29日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国际会议厅召开。参加这次重要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共计七八十人。他们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东亚近世实学研究及其现代意义。根据这一会议主题,与会学者围绕三个问题而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4月18日-20日,2017"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活动年如期开幕,长沙以"国际视野、国家格局、湖湘特色、长沙标杆"为工作标准,举办了"东亚文都快乐长沙"民族音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东亚文都书香长沙"中国图书馆第11届全民阅读论坛、文化体验、"东亚文化之都"文献资源中心揭幕等主题活动,搭建起中日韩三国更加紧密的文化交流网络,进一步加深了东亚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对于长沙积极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