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所论述的增强对外广播的战斗性,是指在对外广播宣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即面对西方一切邪恶的、非正义的、反动的舆论压力应无所畏惧,敢于旗帜鲜明地同它们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具体观点阐述如下:一、增强对外广播战斗性是外宣路线的基本要求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总的方针,概括起来,大体上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根本指针,认真贯彻中央有关宣传和外交方面的指示精神;全面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加深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在世界人民心目中树立…  相似文献   

2.
田进 《中国广播》2007,(3):10-13
对外广播事业是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国际舆论宣传和进行国际舆论斗争的重要力量,在树立国家形象、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传播中国文化、服务世界人民、建设和谐世界,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历史新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大力推动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快速发展,努力形成同我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相称的对外宣传舆论力量,是当前广播影视工作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纪旭 《新闻传播》2012,(9):151-152
本文以前瞻的视角,分析了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为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带来的冲击、机会和挑战,指出移动网络广播这一模式的诞生,为提高我国对外广播节目的覆盖效果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节目内容的吸引力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对外宣传工作者应在新的宣传阵地上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更好地完成向世界介绍中国、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了解和友谊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就肩负起向境外传播中国之声的神圣使命。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今天,我国唯一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跃居世界各国际广播电台的前列,并在五大洲听众中享有较高的舆论威信。我对外广播的规模已跃居世界各国际广播电台前列我国对外广播事业的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我国在加强原有的英语和日语广播的基础上,首先开办了对周边的国家越南、印尼、缅甸、泰语和朝鲜语广播,并开始面向东南…  相似文献   

5.
对外广播是我国的声音,代表我国的形象,它的作用和任务是以新闻为基本手段,向国外听众介绍我国,加强中外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友谊,为我国的对外政策服务。这与对内广播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党指导工作的工具之一,起着党与人民相互联系的“纽带”或“桥梁”作用不同,因此就决定了对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中国的进步为世界树立了新的形象,国际地位也越来越显著,世界要求了解中国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世界各国政府对中国的重视,也引起了各国民众(其中也包括华人、华侨)对中国的兴趣,也迫切希望了解中国。同时,为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也必须做好对外宣传介绍工作,让世界人民了解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中国。这就要求各种传媒担负起这一神圣的职责,尤其是被称为“没有国界的”广播电台,更应发挥它的独特优势,在对外宣传报道中担当起主…  相似文献   

7.
对外宣传中,图文并茂的电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对介绍我国国情,在国际上树立和维护我国的正面形象,争取外部世界的了解、支持和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文化吸引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成功的对外电视宣传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王崴 《记者摇篮》2004,(6):49-49
对外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对外宣传中国的情况和主张.在国际上树立中国的正面形象.增进国外对中国的了解.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国家建设服务。对外宣传的立足点在国内。但效果却在国外。它面对的是一个广阔、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的是众多、复杂、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受众。如何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塑造中国良好的形象;如何做到内知国情。外知世界。  相似文献   

9.
论树立中国形象问题李松凌一、树立本国形象是各国国际广播的共性世界各国国际广播发展的历史表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以不惜巨资开办国际广播,都具有明确。战略目的性,那就是树立本国形象,争取世界人心,为本国的内政、外交服务。美国国会在80年代初期发表的一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听众朋友们好……”每天,从北京播放的中国之声向全世界传递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各种信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多种语言广播汇成的电波,架起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相互联系的空中彩桥,打开了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窗口。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始创于1947年9月11日。46年来,中国历史的每一重大变迁,中国人民的每一重大成就,世界局势的每一重大转折,都在我们的对外广播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全世界人民通过中国国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热度逐渐升温的背景下,一个国家若想在国际社会中长期生存,取得可持续性发展,则需要树立起良好的国家形象,而这就极大依赖于其对外传播工作的好坏。近年来,中国人民通过努力,正使得国家的形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确立。"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以及绚丽多彩的世博会让世界了解到中国的前进步伐和经济实力,而这些都与媒体的报道密不可分。的确,对外传播这一课题对于众多中国媒体正变得愈发重要。但是,光是自己的"埋头苦干"恐怕远远不够,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还需要我们的媒体进行宣传,以便将国家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世界面前,从而让全球了解我们、接纳我们,最终实现中华民族融入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目标。可惜,我们的媒体在对外报道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阻碍了我们的前进历程,也为世界了解我们无形中设置了一道"屏障",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笔者对中国媒体对外传播进行了一番浅显的探讨。谨以此文,期望对中国未来的对外传播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60年前,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关怀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外日语广播开始播音。从此,在我们这个星球的上空,响起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声音。战争年代,一道道跨越长空的电波,传出民族救亡,人民解放的正义之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伟大的声音通过我们的广播响彻寰宇,五洲四海的朋友们投以关注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广播以新的形象架起空中彩桥,世界各地的人们从中感受到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3.
《国际广播丛书》包括8部作品,共320万字,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全面地记录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55年的历史轨迹。《中国国际广播大事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国国际广播回忆录》是老一辈对外广播工作者以亲身的经历、生动的事例记叙了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所走过的足迹,《国际广播论文集》和《国际广播谈艺录》汇集了国际广播理论研究成果,涉及了国际广播决策研究、理论探索、业务交  相似文献   

14.
对外广播对于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了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空前繁荣,改革开放的中国使世界为之瞩目.对外广播事业如何与时俱进,同我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相称,既是发展变化中的中国的要求,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规律.在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方面,目前对外广播传播,仍存在一些认识理念上的偏差和不到位,引人思考和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对外宣传工作,还在延安时期,我们的通讯社、电台以至报纸都把对外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国际有识之士不远万里来到延安进行采访,向世界报道中国革命的状况。这些报道对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令天,我们正处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伟大时代,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无疑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树立我国的良好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对外宣传担负着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先荣使命,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桥梁。近年来,南昌电视台通过中国黄…  相似文献   

16.
杨俊英 《视听》2012,(5):44-46
一个国家的传媒关于经济的报道,对于外部世界来说,是关于这个国家的重要信息。一个地方外宣广播媒体所办的涉及经济领域的节目甚至可以成为这个媒体敏锐度和所持立场的"晴雨表"。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地方外宣广播频率办好经济类节目,可有效对外传播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有利于树立"中国好"的形象。目前云南、广西、新疆。  相似文献   

17.
对外报道,就是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客观真实地向世界各国介绍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建设成就,让世界了解中国,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中国的对外报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客观与主观上的原因,它的发展也走了一些弯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此给予了一定重视。在周总理的倡导下,1950年先后创办了《人民中国》英文版、《人民中  相似文献   

18.
在调研过程中,外宣工作者、专家学者及海内外各界人士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媒体对外宣传的有效性,更好地树立和维护中国的国家形象,积极影响世界舆论,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菡  周丽 《今传媒》2016,(5):160-161
广播以其独特的媒介优势,成为新疆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研究新疆对外广播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塑造良好新疆形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分析了新疆广播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树立客观平衡的对外传播理念、培养和吸纳复合型专业人才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给我国新闻摄影事业带来了生机与繁荣。作为不受语言文字限制而又形象逼真的摄影作品,尤其是对外摄影报道,已成为我们向世界各国各地区宣传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大好河山、“四化”建设、人民生活等一种重要媒介,对促进我国对外友好交往、经济技术发展和文化交流,为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使我们的对外摄影报道为国外读者所接受,达到好的宣传效果?下面是我多年从事这一工作的体会,也是想和同行一起讨论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