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虽占用的时间不长,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巧妙而恰当的课堂导入犹如一部好电影的序篇、一段好乐章的序曲、一本好书的前言,能够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把学生逐步引入课堂主题,从而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邹万全 《中学物理》2012,(10):11-13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台好戏,往往拉开序幕就能引人入胜,一堂好课,往往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心牢牢地牵住.“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属“开场白”,可见“新课导入”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点燃学生创新思...  相似文献   

3.
<正>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次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入学习情境中,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从而收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一些方法。一、激趣导入法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才会有保证。因此,我们在实际  相似文献   

4.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虽占用的时间不长,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巧妙而恰当的课堂导入犹如一部好电影的序篇、一段好乐章的序曲、一本好书的前言,能够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把学生逐步引入课堂主题,从而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王红 《学周刊C版》2010,(9):143-143
一、巧导新课,激发兴趣 理想的新课导入,能起到承上启下、促进知识正迁移的作用,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导入新课的方法多样。如,在教“商不变性质”时,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何有效导入新课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以下是新课导入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官波 《课外阅读》2011,(5):156-156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爱好大门的重要的一步。良好的导入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备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荡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因此,必须重视新课的导入。只有对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进行精心设计,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手段谈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导入方式的运用和感受。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中如何导入新课,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要巧设导语,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巧妙提问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温故导入法、歌曲导入法,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让他们迅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宋永梅 《中小学电教》2012,(11):152-152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情境引入,引领探究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例如,在学习《...  相似文献   

10.
科学而新颖的数学课堂导入,能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启迪思维、唤起学生探究欲望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导入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学生体验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双基”的顺利落实。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融化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为目标设计的参与者,学习资源的挖掘者,思维发展的体验者,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掌握自主学习的金钥匙。在教学过程中,归纳为以下五个步骤:一、巧妙导入,检查预习。导入课文犹如戏剧的序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造成悬念,唤起学生…  相似文献   

12.
导入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说:“入境始与亲”,我想导入课的作用可以用“入境”和“亲”来概括。一上课,教师就要把学生带进一个崭新的知识情境中去。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到亲切、有兴趣,这样才能把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激起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上好导入课,首先要有新异性。一上课能否把学生的心抓住,这要看教师能否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  相似文献   

13.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一个精彩的导入,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我尝试着采用以下导入方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三学生对于课堂的导入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主题,从而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学习新内容?然而现今有不少教师陷入了初三英语课堂的导入误区之中,笔者归纳总结了教师在初三课堂导入环节中五种常见的错误做法,并结合着自己在教学实际中的一些做法给出了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导入法,是指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新课,巧妙而又准确的导入,可以先声夺人,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唤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沟通师生的情感.本文结合初中数学课堂实例,介绍精彩导入的十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中,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巧用故事能够唤起他们的注意力,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率。一、导入新课,谱写“序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导入有新意和趣味性强,就为整节课的教学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夸美纽斯认为,激发学习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扣人心弦、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方式,能起到先声夺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中。如在《收听天气预报》的教学中,可以借用“孔明借箭”这段故事来导入新课:“却说周…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也是这样,好的新课导入就如同演员第一次“亮相”,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能营造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使课堂教学从铺垫转化为探索新知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引疑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 ,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为此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引“疑” ,在“疑”中产生问题 ,在“疑”中激发兴趣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一、在创设的情境中引疑激趣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的兴趣。而精彩的课堂开头 ,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 ,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 ,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其导入的关键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把知识发生的背景 ,置于一幕幕…  相似文献   

19.
“愉快教育”是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主张和提倡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要实施“愉快教育”,主要是突出一个“趣”字,具体有以下五点做法。一、以超导新引人入胜地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常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儿歌、游戏、小表演、竞赛或置疑设问等有趣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如教《一粒米的来历》。一上课我就让学生猜谜底为玉米、大米、高粱的谜语,并根据学生所猜出的谜底,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归纳这些东西总称为粮食,再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一、导入新课要启迪思维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成功的重要环节,导入的艺术特征是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出紧扣学生心弦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创设思维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以达到启迪思维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