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安振平 《数学教学》2008,(11):19-23
作为《数学教学》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二十多年来,笔者一直关注杂志上的问题栏目的经典题目,时而为刊物提供一些问题,时而探究一些问题的简捷解答或变形,这样持久地坚持,不断地修炼,使自己的编题技术、解题技能均有了一点点的提高.现不揣浅陋,活盘托出,愿与读者共赏之.  相似文献   

2.
2008年连云港的数学中考压轴题是一道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好题.它在近期数学杂志上的“曝光率”较高,不少优秀文章中都出现此题,并做了一些精彩的点评.其中,《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09年第6期刊登的杨云奎老师的《这道考题解答不完备》一文,就此题解答的完备性进行了质疑和补充,激发了笔者对“四边形最小覆盖圆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现将一些浅见整理成文,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3.
《数学通报》2006年第6期刊登的第1613号问题的解答,关键是用反证法进行证明,过程略显繁复,技巧性过强,不易想到.经思考,笔者提供一种思路自然的简洁证法并将原问题进行推广,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1]中提出一个编号为2090号的数学问题(以下简称题1):题1设α、β、γ是长方体对角线和三个面所成的角,证明:(1+sin~2α)(1+sin~2β)(1+sin~2γ)/tan~2αtan~2βtan~2γ≥(8/3)~3.(《数学通报》2090号问题)在文[2]中,供题作者在数学问题解答栏目中为上述题1提供了解答,这道数学问题结构优美,笔者颇感兴趣,本文对此进行一些肤浅探究并提出一个疑惑,  相似文献   

5.
《数学通报》2007年第7期第64页给出了数学问题1677及其解答.这道题是:  相似文献   

6.
根据学生在解答题解答中所遇到困难的座谈调查的反馈信息和多年参加数学高考解答题评卷教师关于解答题学生失分原因探索的心得,设计了一份《学生数学解答题失分原因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设计10道题目,涉及学生的答题心理、审题、运算、答案组织等几个方面,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真实地了解目前我校高三学生在解答题解答中所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分别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案,以切实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要讨论的是1989年第六届巴尔干数学竞赛中的一道几何证明题,笔者认为这道题目是值得一做的好题,波利亚在其著作“怎样解题”中说到好题目和坏题目,好题目是能够让做题目的人对之感兴趣并愿意花时间去做的,体现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可以从中获得成功喜悦的题目.笔者的目的是围绕这道题来设计一堂以变式教学为视角的探究型课.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两道数学题常作为运用转化思想解题的范例出现在高中各种数学复习资料中,但不少人对其解答只是依葫芦画瓢,谈不上对题目本身“科学性”的深刻理解.因此,本文对这两道题本身的“科学性”进行初步探析,通过分析得出这两道题目本身都是科学而合理的,是训练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题.熏陶学生间接证明思想的良好素材.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2008年第12期的数学问题与解答栏目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题目 如图1,已知椭圆方程为x^2/a^2+y^2/b^2=1(a〉b〉0),切椭圆于点P的直线与圆O:x^2+y^2=a^2相交于点M,N,圆O在点M,N处的切线相交于点Q,求证:PQ⊥x轴.  相似文献   

10.
贵刊"数学问题与解答"栏目中的数学问题,很多题目的难度与奥数题相当,且其解题方法新颖、构思巧妙,笔者读后深受启发.但其中不等式证明的一些题目,若应用AM—GM不等式或幂平均不等式等常规方法,可以获得另外的解答.请见以下各例.例1(2011年第2期《数学教学》865题)已知x1,x2,…,xn为小于1的正数,且x1+x2+…+xn=1,求证: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的“数学问题与解答”,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栏目,该栏目的很多问题新颖别致,妙趣横生且有一定的难度,吸引了不少数学爱好者.其中有一些问题,表面看起来很难,实际上却很简单,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得清清楚楚. 例1(2001年第5期《数学教学》543题)设a、b、c为三角形三边长,求证: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数学问题栏目中的问题都富有一定的典型性,它既能吸引读者去欣赏和研究其解法的新颖独特和巧妙构思,又可唤起众多数学爱好者去思考、探求其简便自然的解法,以展现问题的潜在价值.近来笔者对一组数学问题分析后发现,可统一用柯西不等式给以简解.  相似文献   

13.
谭著名 《高中生》2012,(24):20-21
你是否对 2012 年高考数学解答题已经胸有成竹?如果不是,建议你看看《有可能考这些数学解答题》。这些题目是有着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的老师在研读2012 年数学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后命制的。如果你在 2012 年高考数学试卷中看到与本文中类似的题目,那就恭喜你了。  相似文献   

14.
近期在《数学通报》的问题解答中,给出了三个问题的解答,引起了笔者的兴趣,经过认真的思考,充分发掘问题中隐含的特征,得到了问题较简洁的解法,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数学问题与解答是我们的一个老栏目,拥有不少读者。但是,随着“数学问题解决”,“数学模型化”及“数学思维方法”的深入研究,题目的类型和样式应该有所改变。本栏目自1995年起将问题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将推出模型题,应用题,思辨题等等,以区别目前采用的题目(即第二组题目),欢迎读者赐稿,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数学通报》1988年第1期上曾发表《编拟几何题初探》一文.此后,又先后在《数学通报》、《中等数学》、《数学教学》等刊物上发表了自编几何题100多道;《全国首届数学竞赛命题比赛》一书共收录了73道题(从1200多道参赛题精选出来)中,有笔者3题;近三年来,国家集训队培训考试共用过笔者编的5道几何题.  相似文献   

17.
李成章 《中等数学》2007,(4):6-9,14
(本讲适合高中) 染色问题是数学竞赛中组合数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题目类型之一,仅在《世界数学奥林匹克箭题大辞典(组合卷)》第9章中就收集了100多道题目.实际上,这方面的题目还要更多.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解题的基础,在每年的中考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阅读类型的题目,存在在数学试卷中.这类题目学生如果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分,那么如何能轻松地解答出这种题目呢?这就要求从人的思考模式里去认识,找出认识阅读题的规律,从本质上读懂阅读题.思考模式有很多,但与初中学生有紧密相连的是思考的对象和过程,那就是结论、理由、与经验的联系和推理过程.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思考一旦明确了这几点,他就能解决数学阅读题中所碰到的种种困难,彻底把握数学阅读题.因此对数学阅读题的思考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是能产生很大效果的.一、明确阅读题中的结论,是解答阅读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2010年第2期第47页《数学问题与解答》中,第783题的证明技巧性高,运算量大,不易掌握.本文给出的证明简捷明快,属通性通法,并且可进行拓展延伸,或许对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笔者偶然看到《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年第9期邹守文老师的《一道教师用书拓展题的探究》一文,文中指出了教师用书中的某道错题,并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探究和拓展,令读者受益匪浅.笔者也对此错题进行了一些探究:此题错在何处?又如何将此题改编成典型题.以下是笔者的思考,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