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为线索,通过设置问题串,让学生进行比较、总结和归纳,重温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厘清“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2.
采用TAS-ELISA,DAS-ELISA和ID-ELISA 3种检测方法,选用11种病毒病原血清对禄劝烟区烟草成熟期受害典型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禄劝烟区烟草成熟期的病毒病具有从单一侵染向复合侵染演变趋势,且病原危害种类以TMV为主,CMV次之,除此之外尚存在TEV,TVBMV等病毒.烟草成熟期受害叶片症状呈现"复杂化与多样化"特征,借助先进检测手段、扩大病原血清种类是探索清楚当地烟草成熟期主要病毒病种类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材分析艾弗里及其同事所做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并不能证明DNA就是遗传物质。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本节内容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更加有力地说明DNA是遗传物质。通过两者的比较,认同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节内容主要以实验设计为内在线索,通过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分析,进行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本节内容还包括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通过对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的分析,说明RNA也是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4.
探究实验一: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实验过程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现行高中生物学课本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经典实验之一。教材只介绍了这个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并未涉及实验的来由,由现象得到“转化因子”的推论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实验,现作一些拓展的探讨。1认识肺炎双球菌肺炎球菌有时也叫肺炎双球菌,它是早在1881年发现的致病细菌。根据菌落的特征分为两种类型:光滑型(S)和粗糙型(R),S和R分别是英语单词smooth(光滑)和rough(粗糙)的第一个字母。S型细菌的菌体有荚膜,R型细菌的菌体无荚膜。S型细菌能侵染和寄生在人体内,引起肺炎,也能侵染其他哺乳类动物如兔…  相似文献   

6.
信息动态     
在基因克隆技术中,转化、转导、转染和感染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四种技术,概念上容易混淆,在此作一详解. 1转化(transformation)"转化"一词来源于著名的细菌转化实验.1944后,美国微生物学家艾弗里从杀死的光滑型肺炎球菌(有荚膜)中提取DNA,将其与粗糙型肺肺火球菌(无荚膜)一起培养,结果发现部分粗造型肺炎球菌转变成光滑型.  相似文献   

7.
张建芬 《中学生物学》2011,27(12):44-45
1教学策略本节复习课希望通过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得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试图从科学探究的高度,从探究思路的形成,到实验变量的分析、实验材料的选择,进而将三个实验的复习纳入一个探究体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比分析等活动中,体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在探索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验是物理科学的基础。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物理教学经常会遇到实验器材不足或实验可操作性差等各种困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教学实验装置"根据传统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实验的原理和该实验的要求和目的设计而成,不但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安全、便捷、效果明显,而且便于演示和观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在复习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有力证据之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时,有一位学生提出:"加热会使DNA变性吗?"我回答:"会,加热会破坏DNA分子中的氢键。"我认为问题到此结束了,哪知学生接着问:"美国科学家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能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既然如此,那么,  相似文献   

10.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实验教学设计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9):191-193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研究植物基因功能的新方法。利用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病毒载体侵染植物,导致植物体内相应的功能基因表达受到抑制成为沉默基因,相应功能缺失,从而推测目的基因的功能。该文克隆了烟草番茄红素脱氢酶(PDS)基因片段,插入到烟草脆裂病毒载体(TRV)中,构建了pTRV-PDS的VIGS载体,转入农杆菌侵染烟草后成功沉默了PDS基因,使烟草叶片出现白化表型,成功建立了烟草VIGS体系。将VIGS这个当前生物学研究热点引入教学实验中,改革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有益于学生扩展科研思维。  相似文献   

11.
肺炎球菌荚膜在小白鼠体内毒力实验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重要的动物实验之一,主要用于判定肺炎球菌荚膜在小白鼠体内的毒力,用于与其他链球菌的鉴别.其实验过程是很复杂的,对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郄银东 《中学生物学》2006,22(2):17-22,27
1教学目标与拓展、创新、衔接1.1D N 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目标:D N 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理解);初步掌握D N 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教学重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原理和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拓展创新:借鉴科学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9,(12):20-21
通过教学"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时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重点点拨的方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则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教师点拨的方法,得出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做到因势象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教材文本材料--遗传物质的早期预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有利于情感目标达成、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防止片面追求拓展材料而冲淡主题.  相似文献   

15.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实验是人类揭示遗传物质本质的3个经典实验。教材以这3个实验为主线,还原科学家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历史过程,然后介绍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概念。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在建构概念的同时,发展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并提升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常规教育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差生,"小雨点"实验的结果转化了部分数学差生.论述了在转变差生中用"高分",即教师赋于学生"高分"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豆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烟草及抗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了大豆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glu,并通过直接转化方法将其导入根癌农杆菌(A.tumefaciens)LBA4404受体菌中,构建了用于植物遗传转化的工程菌株LBA4404(pBI121-glu),并以烟草为转化对象进行了遗传转儿,获得了大量再生的转基因烟草.PCR,PCR-Southem以及Southem杂交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苗期抗立枯病实验表明,部分转化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工程烟草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表明出不同程度的抗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路毅 《考试周刊》2011,(71):197-198
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一节的教学为例,浅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相似文献   

19.
1教材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三章第一节内容。教材选择了20世纪中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具影响力、最经典的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沿着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思考:转化因子是什么,到转化因子是DNA,再到把DNA与蛋白质通过标记完全分开,单  相似文献   

20.
黄彧 《考试周刊》2010,(29):174-175
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缺少兴趣,缺少科学的复习方法,"双基"掌握不牢,学科素养、能力有待提高是"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教师应通过加强交流疏导心理,以人为本授之以法,注重实验提高能力等策略来转化"后进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