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数字时代的内容出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数字技术在传统出版流程中广泛应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界线已经消失,用技术属性定义的数字出版概念难以准确表述用数字技术处理信息的新型出版业态.本文深入探讨数字出版与数字内容出版的区别,分析数字时代内容出版的本质和数字内容产品的主要形态,诠释数字内容出版的全新概念.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传统出版方式的转型,也是传统出版体制机制的转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全面融合,是数字化转型的最佳选择和必然归属,也是数字出版产业与传统出版产业构建现代出版体系的基础.文章结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背景以及数字出版的现状,探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预示着21世纪的出版方向. 陕西省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 陕西省少数出版社于2002年涉足数字出版,多数是2003年介入的.现在出版社都开始尝试开发自主产品,设立了自己的电子图书销售网站,开始尝试独立制作网络电子出版物.近3年来,陕西数字出版物无论从品种数量还是从销售利润上看,都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目前,陕西有1000余种电子版图书上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22年821篇数字出版研究为数据来源,基于数理统计与内容分析方法对我国数字出版研究进行全面述评,尝试归纳数字出版研究最新的要点和未来的演进方向。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研究的主流议题包括数字出版基础理论、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数字阅读与版权保护、数字技术赋能出版应用、国际数字出版发展态势。展望未来,数字出版研究还需进一步增强研究自觉性、丰富研究方法和工具、拓展其知识体系的广度与深度,形成“数字出版的中国理论”和“中国的数字出版理论”,不断推动数字出版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出版形式.数字化阅读已被人们广泛接受,阅读和学习习惯发生巨大转变,然而数字出版的兴起并不意味着它会取代传统的纸介质出版,文章就数字化出版的优势进行概述,并就数字出版对于传统出版的关系和冲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跨媒体出版——传统出版单位实施数字出版的核心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出版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出版业的最强音.然而由于人们对数字出版概念的理解各异,导致出版社找不到投入的重点所在,数字出版的实施策略模糊.本文提出跨媒体出版是我国传统出版业实施数字出版的核心策略,并给出了实施跨媒体出版策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介质的演变看出版转型.在中国,出版介质的演进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先后出现过甲骨、简策、缣帛、纸张、磁带、光盘等介质,近些年来,互联网和手机的出现,又为出版介质这个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成员.简策从发明到普及大概用了近千年的时间,纸张用了300年的时间,唱片用了30年的时间,磁带用了20年的时间,互联网则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而手机作为出版媒介到今天也不过用了几年的时间.这说明新介质的发明速度越来越快,普及的时间越来越短.从光盘开始,出版物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出版领域,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使数字出版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以来,"数字出版时代已经到来"、"传统出版即将被数字出版所取代"、"国外STM出版商已经转化为科学内容的提供商"等这些出版界热点话题不断.  相似文献   

9.
从童书出版的主题看,2020年童书出版由防疫抗疫主题出版、新时代主题出版、"新四史"教育主题出版等几部分构成.从童书出版的网络媒介视角看,面对疫情期间线下实体书店、图书馆等阅读场所的停摆,童书数字出版平台与网络图书营销成为2020年童书出版的重要现象.从童书出版的推荐与展览视角看,童书推荐目录、畅销书榜单、童书展览等为2020年童书出版、童书读者和童书研究者提供了竞争、研究和阅读的动力与指引.从童书出版的"十四五"发展机遇看,我国童书出版将迎来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童书的发展机遇,数字童书出版将主要朝着非视力数字出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索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和CALIS联合目录公共检索系统,2016年12月前,以数字出版为主题出版的图书共202种.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出版技术、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等方面.出版技术研究由介绍所有出版技术向深入某一技术研究方向发展;理论研究从技术原理角度研究的电子出版,到网络出版,再到从基础理论、产业等角度研究的数字出版:案例分析研究从“就事论事”向发现数字出版工作的普适性规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