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建党之初,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认识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自觉地运用唯物史观于实践,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突破"进化论"局限,认为对资本主义的取代并非单纯取消资本主义国家机器,而是要代之以劳农专政的无产阶级政权。但他们在这一时期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不可避免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有助于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正确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坚持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的哲学教学要充分吸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因素,结合现时代哲学发展的基本走向,加大专题讲座力度.有针对性地回答大家关注的问题。这些专题讲座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1.社会发展哲学。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动的历中时期,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的变化,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生产力的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有什么关系?如何看待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社会公正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敏感而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解答了有关社会制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一)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状况,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一必要性和方法论1.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社会主义实践继续前进的迫切要求。开创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具有7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遇到了一个带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这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具体地说,就是究竟采取何种经济形式,使社会生产力取得比资本主义制度下更好更快的发展。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已经突破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传统的理论。这一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关系到革命和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之一,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经历了否定—肯定—否定的历史演变过程。他对资本主义的正确认识有着理论、历史、现实和策略方面的原因,而他晚年对资本主义的全盘否定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原因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我们在新世纪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进程中,始终都面临着一个如何认识和对待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问题,党所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思想认识和政策方针正确与否也关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强调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分析把握其出现的各种变化及其本质,深化对资本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复杂变化的规律性认识"[1]67。可以说,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始终  相似文献   

7.
一段时间里,在一些人的观念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完全对立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的出现是对资本主义的彻底抛弃,这种观点显然是有背于历史发展的现实的,实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而全球化则把这种联系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因此,在新世纪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方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避开资本主义而实现现代化,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追求。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非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探索,这是它的伟大意义之一。但苏联未能成功地找到这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探寻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指针;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常出现"超越阶段,急于过渡"的错误,原因在于对本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架起了联结经典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理论之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9.
胡乔木晚年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的课题倾注全力,认真研究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和新见解。他主张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要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要正确处理现实的社会主义与马列经典著作中有关社会主义的论述的关系;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必须使全党把工作中心彻底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必须坚持一切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必须善于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等。这些思想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在阐述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继承和发展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列宁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提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的方法,指明了处理“两制”关系的方向,还勾勒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客观、全面地研究和探讨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在指出“两个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的同时,也强调了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坚强信念。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分析和预测始终贯彻着扬弃的观点,即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对于扬弃的含义应该从哲学意义而不应从普通意义上理解。用马克思的扬弃观透视当代资本主义,必然会发现当代资本主义自我扬弃是迫于外界压力的消极扬弃过程,其发展趋势是接近而不是远离社会主义。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论断并没有失效。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纷纷建立,在世界上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并存的局面,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关系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以全球视野审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构筑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理论,该理论是社会条件的必然产物。邓小平坚信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强调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强调要引进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奠定物质基础。邓小平制定了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维护和平的基本原则,共同发展原则和国家主权高于一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上,社会主义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它的生产力水平应高于资本主义。而现实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国家还得追赶主要资本主义发达,为解决这个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章试根据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分析现实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前景,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而不是对未来社会的描绘;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同社会实践的结合,不应以个别论断来评判现实生活.在当前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执政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等问题是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论新时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对于这一关键性的问题,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对新时期的两制关系提出了独到的理论见解,并进行了实践中的运作.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固然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毛泽东本人对社会主义的构想.他的理想社会主义模式,不仅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而且使社会主义带上了很多主观和空想色彩.其实践中的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不仅要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也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张兰英 《南平师专学报》2004,23(3):29-30,16
邓小平理论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解,把社会主义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论。邓小平理论把现代化作为全人类的财富。认为资本主义只是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方式,并认为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合理的实现道路。  相似文献   

19.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因素可以而且必须在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中不断从资本主义内部积累起来以后 ,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确立。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充分体现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之中。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