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上期)活动三蚕宝宝在长大(5月13日)目标:1通过观察,知道眠和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特点。2学习运用测量工具及辅助材料,比较三龄蚕、四龄蚕、五龄蚕在身体大小上的区别,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3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爱护蚕宝宝,做到轻拿轻放。准备:1将三种不同发育阶段的蚕(三龄蚕、四龄蚕、五龄蚕)分别放在不同的盒子里,盒上标有出蚕日期、蜕皮日期及次数。桑叶、天平、纸条、绳子、尺、铅笔、个体记录纸、记录笔。2幼儿观察并记录过蚕眠和蜕皮的现象,使用过天平。3幼儿进行过一些测量活动(如用尺子、绳子测量桌子的长、宽,用天平称过…  相似文献   

2.
春日养蚕记     
我家养蚕已经很多年了,每年都会保存一些蚕卵,等到春天孵化成蚕,今年春天也不例外。我家的蚕养在大纸盒里,有一百多条。有的通体黑色,像蚂蚁似的,这是一龄蚕,也叫蚁蚕;有的呈灰白色,体型较瘦小,这是二龄或三龄蚕;有的全身雪白雪白的,又大又肥,这是四龄蚕;还有的半透明半黄绿色,这是五龄蚕,也是最老的蚕。  相似文献   

3.
收茧趣事     
我和孩子们在收获蚕茧的一周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让我受益匪浅。 1.“提前降临”的蚕茧 通常,蚕的一生要经过四次蜕皮,到五龄蚕后,便会吐丝结茧了。我们在养蚕过程中,却只观察到蚕的两次蜕皮,后面的蜕皮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正当我纳闷这些肥胖能吃的“宝贝”怎么还不见“眠”的迹象时,有学生来向我报告:“有两条蚕吐丝了!”  相似文献   

4.
收茧趣事     
钟诚 《科学课》2009,(5):27-27
我和孩子们在收获蚕茧的一周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让我受益匪浅。 1.“提前降临”的蚕茧 通常,蚕的一生要经过四次蜕皮,到五龄蚕后,便会吐丝结茧了。我们在养蚕过程中,却只观察到蚕的两次蜕皮,后面的蜕皮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正当我纳闷这些肥胖能吃的“宝贝”怎么还不见“眠”的迹象时,有学生来向我报告:“有两条蚕吐丝了!”  相似文献   

5.
    
蚕刚出生的时候是黑色的,浑身长满了毛。这个时候,蚕身差不多跟指甲缝一样长。一龄蚕吃的桑叶,必须是被切成一条一条的。  相似文献   

6.
徐宁 《物理教师》2005,26(12):2-53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与实验紧密联系的就是测量.物理量的测量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之相关的考试题目形式多样,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是许多学生非常头疼的内容.通过调查和实验,我们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困难主要在于没有理解物理量测量过程的本质.为了突出物理量测量的本质,我们把这样一类测量叫做映射测量,即在物理测量的过程中通过测量其它物理量来反映待测物理量.被测物理量不是直接通过实验测得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其它物理量的映射.我们通过三个维度扩展建模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克服了这部分知识学习的难点.下面我们从映射测量模型的构建谈起.  相似文献   

7.
日粮赖氨酸水平对固始鸡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日龄固始鸡60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0.08%、0.16%、0.24%和0.32%的赖氨酸,研究日粮赖氨酸水平对0~63日龄固始鸡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提高日粮赖氨酸水平可以提高固始鸡的增重、饲料转化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且在0~21日龄、22~42日龄和43~63日龄时,日粮中总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00%、0.92%和0.87%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在中师生物学教学中,生物的遗传是教学难点之一。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加之因实验条件限制,教师只能在黑板上重复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但尽管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学生仍难以理解和掌握。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采用家蚕体色杂交实验验证分离规律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法具有简便易行·生动有趣的优点。现介绍如下:一、实验过程1、实验材料和方法选取具有相对性状的本地蚕种:纯种花蚕(P;.幼虫体节上有黑色环纹)和纯种白蚕(P。)各数十条作为亲本·将蚕蛾分成三组进行交配。第一组.让花蚕蛾相互交配得花蚕纯…  相似文献   

9.
蚕族考     
蚕丛氏是由蚕族与丛族复合而成的,从生物分类的观点来说,蚕是蝎的一个分支,蝎本作蜀,因此蚕也可以说就是蜀。古代的蜀族以蚕为图腾,伏羲、少典、大典、五典、女登为蚕族先祖。嫘祖为蚕神,嫘祖始居地在晋南,盐亭嫘祖景观为嫘祖后裔之迹。  相似文献   

10.
在测量过程中,对有些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找出特殊的方法进行间接测量.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日龄青紫蓝兔对兔瘟病毒的易感性。试验选用不同日龄的青紫蓝兔54只,分成6组,9只/组,分别为30、40、50、60、90和120日龄组,分别对兔瘟脏器湿毒的敏感性进行人工感染测定。结果表明30、40、50、60、90和120日龄组青紫蓝兔对兔瘟病毒的发病率分别为33.33%、66.67%、100%、100%、100%和100%。其中30日龄和60日龄青紫蓝兔人工感染后,其发病率范围在33.33%∽100%。从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人工攻毒30∽60日龄青紫蓝兔可以被兔瘟病毒感染且发病,但不同日龄的青紫蓝兔对兔瘟病毒的感染存在有日龄上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兔瘟病有向幼龄化发展的趋势。结果显示青紫蓝兔在40日龄左右用兔瘟组织灭活疫苗进行首次免疫,60日龄时进行二免,对兔瘟病的免疫预防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唐朝和宋朝的亲蚕礼都有一个创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对亲蚕礼的实践。唐宋两朝的亲蚕礼既有各自的特性,又有延续时间长、都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和礼制规定与具体实践有出入的共性。发生于唐宋时期亲蚕地点的变化是一种质的变化。通过对整个古代亲蚕地点的考察,发现从周朝到晋朝亲蚕于北郊、东郊或西郊主要由于阴阳五行观念;南北朝时期南朝延续汉晋规定而西郊、北朝则有向周代回归的倾向亲蚕于北郊;唐宋以后由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伦理观念亲蚕地点逐渐由郊外转移到了内苑。  相似文献   

13.
应用电镜技术,对家蚕后部丝腺细胞粗面内质内膜系统在5龄生长期的超微形态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与研究。结果发现,粗面内质网膜系统的超微形态呈现出扁平囊状,管泡装和同心圆状等规律性变化,这种多态性现象与丝腺细胞的生长发育状态及生理机能的变化密切相关,并受蚕体内分泌环境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蚕村“财神”虎头,蚕村,一首迷人的田园诗.蚕村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更是一曲悠扬的水乡赞歌。虎头人戏称村农民文化学校为:“老母鸡”,这朴实的比喻,发自虎头蚕农的肺腑?是心里话?从下表中看答案:虎头村农校栽桑养蚕培训七年的情况调查表虎头,是江苏高邮卸甲乡...  相似文献   

15.
对KM小鼠不同日龄两种不同采样方式下体内血清胆固醇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发现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结果存在部分差异。结合分析表明:雄雌小鼠30日龄时血清胆固醇水平未见显著差异(♂:1.96±0.31mmol/L、♀:1.73±0.36mmol/L,P<0.05),但70日龄后,雄住小鼠极显著高于雌性小鼠(P<0.01).70、90、120、150日龄时,小鼠血清胆固醇水平分别为2.73±0.57mmol/L和1.94±0.55mmol/L、2.56±0.63mmol/L和2.08±0.65mmol/L、2.65±0.74mmol/L和2.01±0.53mmol/L、2.48±0.47mmol/L和1.45±0.53mmol/L.雄性小鼠上升快而下降缓慢,雌性小鼠则相反,建议在有关血脂方面研究中,选用雄性小鼠较为合适,血清胆固醇水平初测时间宜在60—70日龄,试验观察期间在70—120日龄为佳.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测量所得到的数值与被测量真实值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测量误差.我们把测量值x和真实值μ的差值Δx称为测量值的绝对误差  相似文献   

17.
蚕丝,是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它与羊毛一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根据食物的不同,又分桑蚕、柞蚕、木薯蚕、樟蚕、柳蚕和天蚕等。由于桑蚕丝从栽桑养蚕至缫丝织绸的生产过程中未受到污染,因此是世界推崇的绿色产品。又因其为蛋白质纤维,属多孔性物质,透气性好,吸湿性极佳,而被世人誉为“纤维皇后”。  相似文献   

18.
1865年。法国政府派著名的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寻找治疗蚕病的方法。这下子可难坏了巴斯德,因为他连蚕都没有见过.又谈何治蚕病啊!  相似文献   

19.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钭.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只蚕     
我是一只蚕,化作蛹蜷缩在自己用茧包裹的小小空间里,没有人过问我的一切.除了Ang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