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结尾艺术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精彩的导入、精辟的讲解。更要有画龙点晴式的结尾。语文课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归纳总结,或领悟主题、或启发想象、或巩固练习,或拓展延伸,要根据教材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2.
叶昕 《文教资料》2013,(32):118-120
本文以意大利导演托纳多雷的“时光三部曲”为例,从情节结构、思想主题、叙事手法和结尾处理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其电影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写文章应当写好开头和主体部分,更应当写出一个亮丽的结尾。古人说:“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洪迈)一个好的结尾,应当是在总文的基础上,篇末点题,首尾呼应;或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或含蓄深沉,令人回味;或启迪联想,催人奋进等等。下面举例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一、升华主题法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呢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驿路梨花”是边疆洁白盛开的梨花,是哈尼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结尾升华了主题,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尾的作用是概括全文内容,进一步强调或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意义表达得更加深刻。文章结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首尾呼应,画龙点睛在文章的结尾,把含义较深的话放在末尾,以点明主题,深化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I Cannot For-get He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好戏总是在最后。一篇文章的结尾,就好比文艺演出中的"压轴好戏",一定要精彩、漂亮,言之有物。千万不能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作文结尾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供同学们写作时参考。1.篇末点题法。就是通过议论,在结尾处点明或深化主题。这种结尾方法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段凤珂同学的作文《舅舅的四辆车》就是这样结尾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尾的作用是概括全文内容,进一步强调或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意义表达得更加深刻。文章结尾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自然结尾随着文章的结束,文章自然而然地结尾。如题为Fishing(钓鱼)的结尾可以是:I caught as many as twenty fish intwo hours,but my brother caught manymore.Tired from fishing,we lay down onthe river bank,bathing in the sun.We re-turned home very late.2.重复主题句结尾回到文章开头阐明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句上,达到强调的效果。如题为I LoveMy Home Town(我爱我的家乡)的结尾可…  相似文献   

7.
一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精彩的导入、精辟的讲解、更要有画龙点晴式的结尾.语文课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归纳总结、或领悟主题、或启发想象、或况固练习、或拓展延伸,要根据教材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8.
1935年的暮春时节,一个23岁的青年人与电影文学剧本《风云儿女》的作者夏衍不期而遇。他开口第一句话就问夏衍:“听说《风云儿女》的结尾有一个主题歌?”当剧本作者把那首附写在剧本最后一页上电影主题歌词交给他看时,只见他念了两遍以  相似文献   

9.
结课就是一节课的结尾处理。是一节课不可缺少的结尾环节,它肩负着领悟主题、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等使命。  相似文献   

10.
结尾在章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高明的结尾技巧的运用能够打动人心深化主题。本试从作品情节的发展思路的前后关系上总结了小说常见的几种结尾方法:求异式,求同式,留白式,提问式,情景式,点睛式。  相似文献   

11.
一、主题突出,健康向上所谓主题突出,就是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题意确立好主题,让主题统帅全文。如果是自拟题目,最好把主题句拟成标题,这样既可以提醒自己不偏离主题,又可给评卷教师一个主题明确的信息。如果是议论文,应在开头即点明主题,结尾时再归纳主题,照应开头;如果是记叙文,开头可用题记的形式提示主题,结尾可篇末点题。这样不至于让评卷教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误判。所谓健康向上,就是主题要催人奋进,或针砭时弊、惩恶扬善,或明达一个事理,或礼赞人间关爱……这样的作文自然要比那些主题狭隘者技高一筹。二、题材新颖,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12.
结尾要收束全文,“卒章显其志”;结尾要完成主题,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完整而又明确的认识。成功的作文,结尾总能给读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施晓燕 《现代语文》2006,(3):108-108
中考作文一定要有亮点,结尾就是一个好的亮点。文章的结尾要注意到文章的结构原则(严谨、自然、和谐、统一),要能够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作品的主题得到升华。给人以“余音不绝”之感。切忌草率收兵、拖泥带水、不了了之、空发议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给作文结尾。  相似文献   

14.
所谓“豹尾”,是指文章结尾干净利落,深刻有力,耐人寻味。结尾精彩,可以深化主题,发人深思;结尾不好,就会功亏一篑。怎样才算是好的结尾呢? 一、首尾呼应,深化主题例如《白杨礼赞》的结尾: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相似文献   

15.
一篇文章,学生不会写或写不好结尾,不仅使文章思想感情表达不完整或不清楚,而且往往会损害思想感情的表达。因此,我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把教学生学好和写好文章的结尾作为一项基本功来抓,并且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打好这个基础。结尾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份,它随着文章的变化而变化,怎样掌握它的规律呢?我从小学语文课本中归纳出五种结尾法(事情结果,指明主题,展示未来,抒情议论和描写)。现在,把关于指导学生结尾法的训练,按课文范例、读写提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结尾艺术浅探安达市和平小学校王晓滨思想品德课的结尾与其它学科课堂教学一样,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设计得好.能产生巩固知识、启迪思维、开拓思路、画龙点晴的效果。成功的结尾,会使主题更明,情趣横生。因此,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不仅开头要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7.
一部文学作品,除了好的开头可以引人入胜之外,一个好的结尾,也是展示作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会意味深长!鲁迅小说的结尾,表现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高超的技艺。本文认为,鲁迅小说的结尾有如下特点:(一)结尾余音袅袅,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二)首尾呼应以突现人物、深化主题;(三)结尾保持与全篇作品格调一致性,以加浓、加深作品的悲剧气氛或喜剧色彩。其技艺产生的原因,与当时的时代与鲁迅唤醒民众的思想及其"拿来主义"的精神都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课堂教学结尾这一环节是语文教学中赋有艺术魅力的乐章。我国古代《学记》指出:“善歌者使有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倘若能创造性地运用结尾教学艺术就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一个理想的艺术境界。或深化主题、或心智敏拓、或美的熏陶。其实,  相似文献   

19.
抓住关键,迅速提炼中心 一篇文章通常要围绕某个中心而展开,主题句或中心句对全文起着统领概括作用,抓主题句就是迅速领会文意、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通常主题句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采用归纳法写作的文章一般是描述性语言在前,概述性句子随后,主题句就是文章的结尾句.而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则是先进行概述,然后再展开细说,主题句就是文章的起始句.有的主题句也出现在中间,作者先阐述某现象或提出某问题作为导入,然后话锋一转,呈现阐述的主题,其主题句随陈述内容合乎逻辑地引出,而后又进一步阐释,主题句就是文中的转折句.还有的主题句隐含在全文当中,需要学生依据句际关系来推断,对文章内容进行综合概括.  相似文献   

20.
作品的结尾与其开头一样,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说作品开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作品叙述的开端,起着定调的作用,或起点明主题的作用,而作品结尾的重要性则在于它结束全文时,或突出主题,或首尾呼应,或把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再加以提高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可见作品的开头和结尾都与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感情有关.文章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而且“要有一个好的结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203页)从某种意义上讲,结尾甚至比开头更为重要.普希金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始人,他的《别尔金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