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除教授学生一些音乐基本知识、技能技巧及欣赏曲子外,最主要的就是学唱新歌曲。在教学生学唱新歌曲时,首先要处理好速度上的变化。歌曲中常用的速度有快、慢、渐快、渐慢等。速度上的处理,也就是根根歌曲不同的情绪、不同的内容来变化速度。对一首歌曲的速度处理得好,能使一首歌曲更富表现力。我在教学中,在速度上通常作如下处理:歌曲的最后一句,处理得慢一些,以达到圆满的终止。例如第六册音乐教材中《小春笋》,最后一句:“竹林盼你接班来,哟罗喂!”处唱得慢一些,表现出竹林对小春笋的殷切希望,达到圆满终止。分节歌结构的歌曲,特别是叙事性的歌词,反复时可比前  相似文献   

2.
在唱歌教学中复习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复习歌曲,让幼儿在唱好歌曲的同时,进一步使音乐感受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复习歌曲,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一、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复习。用领唱、小组唱、对唱、独唱、接唱、组织小小音乐会等形式,幼儿很感兴趣。特别是接唱,要求幼儿注意力必须集中,接唱的幼儿接得及时,唱的节奏、速度和前面幼儿唱的必须一致,才能使整首歌曲唱得和谐协调,这对提高幼儿唱歌兴趣、技能很有帮助。二、采用歌表演的形式复习。幼儿很喜欢边唱边做动作。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发展动作协调性;还有助于培养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如复习歌曲《长大要当解放军》,幼儿边唱边做动作,都很认真,个个昂起头,挺起胸,唱得坚定、有力,  相似文献   

3.
张洪亮 《文教资料》2008,(24):57-58
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歌曲唱活.一首好的、甚至经典的歌曲的诗词和音乐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充分感受.但是,如何把纸面上的谱子唱活呢?这就要求歌唱者应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脚踏实地地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只有这样唱出的歌曲才能活起来.  相似文献   

4.
英语开口说     
Give Me a Break!小朋友,你喜欢音乐课(music class)吗?音乐老师是不是要求你一遍又一遍地唱同样的歌曲,就为了把歌曲唱得更好呢?而你是不是也快受不了啦?最近May当上了班里的音乐小老师,加上班际合唱比赛(chorus competition)就要到了,她更是时时刻刻要求大家把歌曲练好,一天里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唱歌教学中,音乐教师范唱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好的范唱,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诱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唱歌的欲望和兴趣,提高学生学唱歌的积极性。音乐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范唱达到较好效果,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与提高。 一、唱法的选择要准确合理 有的音乐教师只会美声唱法,或只会民歌唱法,这样在范唱时就有局限性。擅长美声唱法的教师往往把一些活泼、风趣、具有民族风味的儿童歌曲,用美声唱法去范唱,而改变了歌曲应有的风格,把一首好端端的歌曲唱成了“四不像”。擅长民歌唱法的教师,把具有“洋味”的儿童歌曲用…  相似文献   

6.
一年级音乐教材中的《小猪睡觉》一课,歌曲旋律平和,速度较慢,歌词充满童趣,刻画了小猪吃饱之后呼呼大睡的可爱形象。在教唱的过程中,学生对形象的歌词描述很感兴趣,再加上歌曲的旋律简单易学,所以学生一学就会。在此基础上,我将美术中的简笔画应用到音乐课堂中来,即学生每唱一句歌词,我就在黑板上添画一点小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当前农村学校的艺术课堂简单地设成了美术课与音乐课。美术课就让学生去画一些熟悉且简单的事物;音乐课就教学生唱会教材里的歌曲,仅此而已。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高级的音响、钢琴、手风琴等教学设备,教师感到束手无策。根据几  相似文献   

8.
会唱一首歌,并不等于唱好一首歌。要唱好一首歌必须将歌曲进行演唱上的艺术加工和修饰。《音乐课程标准》对唱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其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由此看来,对歌曲进行恰当的艺术处理,塑造良好的歌曲艺术形象,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就如何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陈晓兰 《儿童音乐》2011,(12):72-73
正音乐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要学生在课外进行音乐预习,有些不切实际,而且收效甚微,那么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平时的音乐课上,老师们比较重视歌曲的复习,教唱一首新歌前,或在一单元学唱完毕,老师们都要带领学生进行复习。而对于预习歌曲,就被大多数老师束之高阁。事实上,教师并不需要在课堂上花很多时间逐字逐句地分析乐曲,教唱乐句。课堂预习,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有两种课型,一是唱歌课、二是欣赏课,其中最主要的是唱歌课。音乐唱歌课的教学目的是,体验歌曲的音乐情感,学习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歌唱技能以及音乐文化;提升感受音乐、用歌声自主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唱歌教学中,一般会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唱准音调,准确把握旋律,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其有感情地唱好歌曲也是教学的难点。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唱歌课是提高学生音乐表  相似文献   

11.
盛丽娜 《辅导员》2012,(12):75+45
大合唱是一种重要的文艺形式,同时也是一项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以应该有人来掌握起音、节拍、速度、强弱、终止和思想感情的表现。如果没有人掌握,而是你唱你的,我唱我的,那么要想把歌曲唱得整齐、准确、感情充沛集中,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有指挥者。指挥要熟悉歌曲指挥是合唱的指导人,歌曲唱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指挥有关。指挥应当首先要细致地把要准备唱的歌曲研究一番,领会歌词的内容、曲调的风格以  相似文献   

12.
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通过让幼儿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去表现音乐,从而获得很大的快乐。但是,小班幼儿的活动带有明显的情绪性,他们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多种活动。如果我们一旦忽视了幼儿的感受,没有激发起幼儿的兴趣,没有帮助幼儿真正理解歌曲的内容,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演唱,幼儿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出现老师一人唱"独角戏"的现象。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上好小班的音乐活动。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到音乐情感的升华以及音乐对教育发展等方面,说说我对小班幼儿音乐教学的一些浅谈。  相似文献   

13.
面对繁多的教学观摩课、公开课,音乐教师都面临同样的困惑:如何才能上好一节有成效,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在音乐课中又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把歌曲教好,使学生学得快、唱得好?一些音乐教学公开课中,很多教师都只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表演性、形式化。是否可以让课堂教学多一份真实性,而少一些华而不实的作秀呢?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复习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教师在讲台前宣布,今天我们复习歌曲,从第一课开始,把每一首学过的歌曲都复习一下。然后,教师就开始打开收音机、用钢琴伴奏或教学光盘,开始一首接着一首往下唱……几首歌曲下来之后,有些学生觉得无聊开始东张西望、有的开始偷偷休息、有的则面无表情地跟着音乐将嘴巴一张一合,只剩下个别优秀的学生还在卖力地演唱……  相似文献   

15.
当前,有一些不宜于少年儿童唱的歌曲在孩子们当中广为流行,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社会上的影响外,与我们一些学校音乐老师的工作也有关。有的音乐老师,不顾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把一些社会上流行的爱情歌曲选到课堂上来教学生,是不妥当的。不久前,我参加过一个学校的音乐会,发现在学生们演唱的歌曲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爱情歌曲。如有一个班集体演唱《泉水叮咚响》,男同学唱第一段,女同学唱第二段。这是一支青年爱情歌曲,根本不应当在少年儿童中教唱。  相似文献   

16.
我曾在常州听了五位有经验的唱歌老师的课。他们的课上得很好。教师能够充分地备课,课堂秩序很良好。低年级的学生会看了歌谱跟着老师一句句学唱,中年级的学生会自己看着谱跟着琴声唱,高年极的学生能够唱简单的二部合唱歌曲。他们学会一只新歌好象很轻松、便  相似文献   

17.
提起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想必会有许多老师不以为然,因为——简单。的确,以前我也这样认同过。但是在经历了一年级的音乐新课程教学,并且观摩了一些一年级的教学公开课以后,我倒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有些老师往往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把新授的一年级歌曲教完,接着便进行唱游活动,学生在唱唱跳跳中的确很开心,但回头再听听那首学唱的歌曲,往往还是属于没  相似文献   

18.
陶玉喜 《辅导员》2012,(Z2):95-96
歌曲是着重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的精神面貌。那么,一首歌曲的创作要从哪些方面来把握呢?一、歌曲怎样表达感情?歌曲除了歌词之外,在音乐上表达感情的基本要素有二:一是旋律,即高低不同、抑扬顿挫的音的进行;一是节奏,即长短、强弱、快慢不同的音的序列。把一群高低、长短、强弱、快慢不同的音根据一定的内容感情,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就可以构成曲调,去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音乐与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首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像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还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那么,如何寓语言教育于音乐活动之中呢?我们的做法是: 一、有意。即有意识。就是指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如,歌曲“小乌鸦”讲了小乌鸦每天急忙赶回家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这样一件事,在教唱这首歌曲时,教师从歌词入手,把歌曲内容编成一个感人的小故事讲给幼儿听,然后问幼儿:乌鸦妈妈养了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六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郾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在快乐中表达。2郾激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3郾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体验民谣歌曲的感情,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教学重点:1郾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在简单的模仿与创造中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2郾唱好民谣风格的歌曲,并能用节奏强弱去表现歌曲。教学难点:1郾“请你进来坐一坐”唱准、唱清楚。2郾“呜哦呜哦呜哦呜哦”唱出强弱力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