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每当听说幼儿园要组织春游活动时,孩子们总是欢呼雀跃,快活得如林中小鸟。可出发时,孩子们背上的食品包,却实在令人犯愁。 去年,我市三所幼儿园的孩子一同去海滨春游。一路上,车子颠簸,为了安全,教师严令孩子不许吃东西。可是这些小嘴抵不住背包中诸多食品的诱惑,结果,纸壳果皮丢满了车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幼儿园观摩到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在上一个活动环节结束之前,老师向孩子们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希望每个人找到能拿在手里的两件东西,这两件东西最好不要完全一样,下一次活动时我们要用。”孩子们开始寻找,有的孩子找得快一些,有的孩子找得慢一些,有的孩子到活动开始时还没有决定到底拿什么。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拿了一块积木和一支铅笔,也马上找了类似的东西。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拿的东西和自己的一样,马上把原来的东西放回原处,再去找与众不同的东西。这个活动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幼儿主动学习的气氛。那些平时不爱说话、不太主动的孩子也拿到了东西。孩子们一直不明白老师到底要让他们干什么,因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3.
充满孩子欢声笑语的春节过去了,元宵节的灯笼熄灭了,孩子们来到了幼儿园。老师一见孩子们.不由得吃惊。咋了,短短二十多天的寒假,不少孩子的身体粗了一圈,小脸蛋儿圆了一轮,一看就知道寒假里吃了不少好东西。  相似文献   

4.
在今日日本,家庭、学校、民间组织和政府都十分重视让孩子从小就关注世界. 在幼儿园、小学的教室或活动室里,常常悬挂着一幅巨型世界地图.孩子们在吃中国豆腐时,教师就常引导他们在地图上找到中国.在吃西班牙海鲜饭时,教师便鼓励孩子:谁最先在地图上找到西班牙,谁将赢得一份小小奖品.当然在吃美国麦当劳快餐时,教师也忘不了向孩子们介绍一下美国.  相似文献   

5.
章珏 《幼儿教育》2004,(1):31-31
设计意图: 自选游戏时,孩子们发现卡片后面有一块黑黑的东西,有经验的孩子说这是吸铁石,我顺势告诉孩子们这叫磁铁。当我追问“磁铁能干什么”时,许多孩子告诉我“能吸铁做的东西”。我决定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寻找“铁制品”,结果孩子们找来了积木、手工纸、卡片、镜子、VCD片等,于是,我设计  相似文献   

6.
<正>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孩子们由于年龄小,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当遇到问题时,大部分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请求老师的帮助。而老师也许会因为考虑到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就直接帮着解决了。久而久之,促使孩子们形成了依赖思想,不论事情大小都想用求助的方式来解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鼓励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段时间 ,我班开展“漂亮的幼儿园”的主题活动 ,我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幼儿园的建筑设施 ,花草树木 ,并进行了“漂亮的幼儿园”的谈话活动。在让孩子们画“漂亮的幼儿园”时 ,我采取和以往不同的做法 :没有示范 ,也没有范画 ,只是给了孩子们纸和笔 ,就让孩子们自己画“漂亮的幼儿园”。我没有在室内走动 ,怕干扰了孩子们作画。孩子们画好以后 ,我就让孩子们说“画” ,这是我第一次让孩子们说他们自己的“画” ,他们非常踊跃 ,就连平时不爱举手的孩子都争着想说。郑清艺小朋友历来画画都不认真 ,今天的画还是老样子 ,画面乱七八糟 ,颜色也…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用来帮助孩子成长,孩子们每天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区角,但与此同时,很少有人关注的冷区角落。教师应主动建立和调整区域活动,只有有效创建活动区域,幼儿园的孩子才愿意参与区域活动,这样能增强孩子们的参与度,让孩子们在有教育价值的区域中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打着伞的人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的教育: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自主教育,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包括吃饭前帮忙做饭,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自己买东西:十分重视孩子耐寒能力的锻炼,幼儿园的孩子冬天必须着短装,秋天孩子们穿单衣在外面玩水家长基本不过问;还十分重视儿童的抗挫折教育,孩  相似文献   

10.
<正>在孩子们刚读小班时,就有家长说想给孩子报个兴趣班,问我孩子平时在幼儿园对什么比较感兴趣。这个问题把我难住了,因为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不仅仅是对某个事情或者某个活动感兴趣,其实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如何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动力经常有家长会跟我抱怨说:"小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很多的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真的烦人。"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则会显得不耐烦。然而,这些问题恰  相似文献   

11.
宝宝喂宝宝     
托班孩子的进食量和进餐速度差异较大,会吃的孩子很快就能吃完一碗饭,而那些自理能力较差或食欲不好的孩子却是喂都喂不进去。这是个令许多家长和教师头疼的问题。通常,我们都是让孩子们尽量自己吃,当个别孩子快吃完时,我们开始喂那些吃得慢的孩子。这时,  相似文献   

12.
张延伟 《新疆教育》2012,(9):178-178
为了让初如园的小班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采用了家长陪同幼儿入园适应的半日活动。该吃饭了,孩子们都坐在小椅子旁准备进餐了。看着香喷喷的饭菜,家长都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真香呀!刚吃了几口,一位孩子的姥姥大声对老师说:老师,再给我们的孩子盛点菜,孩子爱吃菜。话音刚落,一个爷爷也让老师再给孩子盛点菜……没几分钟,又有一些家长要求给孩子添菜,由于老师对孩子们的进食量不是很熟悉,转眼间孩子们的盘子里又都添上了不少的菜。老师,我吃不了。老师我不想吃了。有的幼儿索性在家长的带领下主动将剩下的倒进了垃圾箱。  相似文献   

13.
当前,有一些幼儿园教师不懂得生活环境、活动和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不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活动条件,有的还不准孩子们自由地活动。有的幼儿园有活动场地,却把孩子整天关在房子里;有活动器具,却把它锁在橱里或堆放在园子里,不让幼儿玩。有的教师为了减少麻烦,给孩子设下许多框框,甚至定了五个“不能自由”:不能自由跑,不能自由走,不能自由跳,不能自由说话,不能自由笑。孩子们的一切言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但是,笔者在组织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却常发现孩子们没东西可画,画面不丰富,即使有构图、布局比较出色的作品,也只是范画的“复制品”。究其根源,美术教学的现状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提倡的“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促进儿童艺术活动中的感受、表现”的要求相去甚远。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创作?让孩子想画、敢画、会画?笔者认为应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逐步培养孩子的艺术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俊 《青年教师》2005,(2):21-21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永远解读不完的鲜活教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听到孩子们这样提问:人为什么要吃东西?小猫为什么总是白天睡觉、晚上活动?为什么热水在冬天里会冒气……尽管这些“为什么”有的显得那样幼稚可笑,然而它们都是孩子身边的问题,是他们求知的不竭动力,更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里有三棵柿子树,孩子们每天都去看柿子,根据孩子的兴趣,我们开展了"柿子红了"主题活动。在自然角里,孩子们自主、自由、大胆地开展游戏,我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支持幼儿的游戏。1.调动经验,引发猜想幼儿园中时时处处存在教育契机,随着"柿子红了"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提出想要快点吃上柿子的意愿。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午餐活动中,老师为了让孩子吃饱,便要求每个孩子定时定量吃完每天的饭菜。但真正能自觉完成每天饭菜量的孩子屈指可数,大部分孩子对每天的午餐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分析其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一是孩子因为挑食不喜欢吃。二是小年龄幼儿不会自己吃饭,等待喂饭。三是家园之间进餐常规不同,如:家里的菜都是家长根据幼儿的喜好特定的,幼儿园的饭菜不一定合胃口;家里可以“打游击”式地吃饭,在幼儿园里必须坐在位子上吃;家里可以爱吃多少吃多少,幼儿园必须定量吃完等等。针对这些现象,老师总是耐心地对孩子说:“不…  相似文献   

18.
张鲁萍 《山东教育》2005,(18):30-31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幼儿园的重大庆祝活动之一。我们经五路幼儿园对儿童节历来很重视,把节日活动作为献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来精心设计,同时也作为幼儿园工作水平的一次展示来认真组织安排,做到了“节日年年有,每次各不同”。2004年我们幼儿园在总结以往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孩子是儿童节的主体,让每个孩子做节日的主人”这一理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9.
幼儿午餐午睡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要一环,与上课,游戏一样重要,不可忽视。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还能使幼儿学到不少在家庭或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学不到的东西,有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因此,中午班的教师也不是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可有可无,谁都能干的,她们除了对孩子要有妈妈似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不仅要掌握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还要掌握卫生保健和营养学知识:既要科学安排幼儿午餐、午睡,还要让幼儿从中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譬如,幼儿集体午餐就有很大学问。饭前要让孩子们洗手,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就餐前,可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让他们擦桌凳、摆碗筷、收拾餐具,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品质。在摆放饭菜时,可让孩子们回忆上一餐吃的是什么菜,促进他们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还可让孩子观察这次  相似文献   

20.
“卖”粥     
幼儿园有时安排的点心是稀粥,我班有的孩子不喜欢吃粥,任凭我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我想,何不从这一特点出发去想办法呢?分粥时,我模仿卖早点服务员的样子开始叫卖:“卖粥哟,又香又甜的白米莲子粥哟!”经我这么一吆喝,孩子们顿时活跃起来,粥桶前围满了小顾客:“老师,我要买又香又甜的白米莲子粥。”“老师,我也要一碗。”连平时几个最不喜欢吃粥的孩子也跟着来买。于是,我又趁机教育孩子买东西要排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