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估算的价值不在"算",而在于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相关策略进行"估"。因此,在估算教学中,把目标简单地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技能上显然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相似文献   

2.
估算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估算难教、难学是不争的事实:估算任务的主观性、估算方法与结果的开放性、思维过程的复杂性等,常常导致教师与学生熟悉的思维方式呈现对立状态。在理解估算内涵的基础上,厘清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估算内容的编排脉络,透析估算教学的现状:看词辨估,以假估代真估,取精算舍估算。进而寻求将估算内容与教学融入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实施策略——择需而估:凸显估算意义;比优巧估:优化估算方法;以用促估:培养估算意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估算,关于估算教学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在估算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断遭遇尴尬,如学生更习惯于精确计算而不愿意估算,常常先算后估,为估算而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不能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选择估算,一看到"大约"就估算;学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估算策略和方法;教师不知如何评价估算结果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唐进 《考试周刊》2014,(26):150-151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无法或没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在当今社会,复杂的计算可以由计算机或计算器完成,日常生活中估算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数感;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估算,培养估算意识;估算方法多样化,培养估算能力;培养先估再算、先估再验的习惯,有利于估算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的1.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初步运用"以小估大"的估算方法。2.让学生通过猜测、实验、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4.让学生初步认识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体会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估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既能发展学生的数感,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又能支持探索笔算并监控笔算的结果,还能便捷地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和估算意识及其技能培养的要求.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估算方法,那么,如何才能估得对、估得准,将多种估算方法和谐地融为一体呢?下面以自己执教的一节公开课"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谈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估算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例5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实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估多、估少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感,沟通估算与精算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灵活选择估算方法,培  相似文献   

8.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中要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估算意识,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的确,估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估一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估算,关于估算教学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在估算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断遭遇尴尬,如学生更习惯于精确计算而不愿意估算,常常先算后估,为估算而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不能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选择估算,一看到“大约”就估算;学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估算策略和方法;教师不知如何评价估算结果的优劣……凡此种种,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估算的价值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估算教学的策略方法缺少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估算和估算教学作一番“根茎”的追问。  相似文献   

10.
<正>估算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新课标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估算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加强估算教学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是国  相似文献   

11.
林渐城 《今日教育》2014,(7):114-11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要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反观教学现状,教师注重“精算细算”,忽略“估算”,导致学生缺乏估算意识和能力。如在大数估计中出现乱猜测的“随意估”,址到“大约”就估的“机械估”,答案干篇一律的“单一估”,先算后估的“算着估”。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估算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学生估算意识淡薄,估算能力低下,并没有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从"估"的理性思考和"算"的实际效果这一视角阐述对估算教学的一些认识,通过对估算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探寻在实际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先算再估"等令人尴尬的教学现象。这样的估算有意义吗?能否让估算凸现它应有的价值,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呢?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4.
教学北师大版国标本教材一年“级数豆子”一课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在估算的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应“用比较”来进行估计,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用手任意抓一把豆子放在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估一估杯子里一共  相似文献   

15.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 ,它是计算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大纲提出了使学生“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的教学要求 ,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估算技巧 ,懂得什么情况下宜于估算 ,不必进行精确计算 ,并会加以应用 ,特别是指用于解决日常实际问题和判断一些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估算作为教学要求 ,在小学阶段应让学生掌握八种基本的估算方法 ,使之形成初步的估算能力。一、近似估算法就是采用近似计算的方法对事物的结果作出的大概估计。1 笔算时常用近似估算法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最高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估算"教学难"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四方面策略,让学生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估计,让学生有经验、方法可循,让估算渗透数学学习的各个角落,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武器。因此在教学中培养估算技能的同时,要发展学生估算意识。  相似文献   

17.
分数和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六年级数的运算复习课上,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习题,让除法运算和分数建立联系,使计算变得简便和灵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两数相除,唤醒基础1.出示题目"120÷45"。2.请学生估算商的范围。学生思考后反馈:商是一位数,商大于2小于3。把除数看作60,120÷60=2,被除数不变,除数估大了,商就会变小,所以实际的商大于2;把除数看作40,120÷40=3,被除数不变,除数估小了。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 本节课取材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四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实际情境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在"买东西"的活动中,经历估算的应用,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前我了解到学生已有了估算方面的生活体验,因此,设计本节课时我力求切入学生的经验世界,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在教学目标定位上,我以教材为蓝本,除了让学生掌握估算的解题方法外,主要是让学生在购物实践中体会估算的价值.课堂的交流活动应该让学生面临具体的生活情境,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人估算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也可能是一个范围.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自估"式试卷讲评课模式,通过初估、再估、评判三个步骤,让学生主动参与试卷讲评过程。结果表明,"自估"式试卷讲评课模式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估算。估算能力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各地中考题中也时常会出现估算题,学生对这类题的解答往往感到比较难。为了提高学生解答这些问题的能力,文章结合实例进行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