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蒋耀辉 《巢湖学院学报》2004,6(2):84-90,109
现代主义艺术精神是由"前现代""现代""后现代"艺术精神所组成.这种结果走向艺术多元并存的复杂局面是不可避免,每一个艺术家和艺术流派在相互否定与超超同时,也在作自我批判与超越,在不断地反思艺术的本质,不断的否定自身之中,保留对文化、思想、意识的批判与超越态度,在质疑中发展,建构当代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后现代课程范式生成于世界性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背景下的后现代教育思想,是在对前现代课程观的追溯和对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1993年,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教授出版的《后现代课程观》,被公认为是以后现代视角研究课程问题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3.
詹姆逊是晚期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单一的现代性>标志着他介入现代性论争.詹姆逊坚持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一文化特征的判断,对现代性和现代主义实施了有力的意识形态批判,认为"现代性的复兴"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神话.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源于现代主义。又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超越,它在批判和解构现代主义以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种种弊端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后现代思维、方法与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与借鉴作用。后现代视域下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应当坚持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建设性批判原则、历史进步的乐观主义原则等。  相似文献   

5.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对现代知识观予以批判和反思,促成了知识观由现代向后现代的嬗变,知识不再被认为是客观的、普遍的、绝对的,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生成性、境域性等特征。本文试通过对当前社会工作教育的反思,指出后现代知识观的嬗变对促进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能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林耀德的都市诗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之间来回切换,既有对现代主义的追问与批判,又有关于后现代社会的隐喻与戏谑。林耀德以自己的书写方式意欲建构一个所谓的"都市文学神话",并最终将都市文学推向文学话语场,形成新的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7.
学者们普遍认为“,后现代”是指称一个新的时代分期、文化倾向、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术语,并且认为后现代依赖于现代,是现代的继承和发展。一、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良性运转有待于各组成部分的协调与有序。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却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1.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课程模式盛行于教学过程中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论述了课程实施的四个步骤:(1)教育目标的预定;(2)教育经验的选择;(3)教育经验的组织;(4)教育目标结果…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教学观对现代主义教学观批评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在课程与教学理论上也是与其对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批判联系在一起的。对被认为是现代课程观代表的泰勒原理的批判是值得中国教育学者以及大学教学工作者注意的。"三S"方案较之"四R"构想更具有现实意义。但这些方案并不是全面贯彻后现代教育思想的药方。对现代观亦不宜全盘否定,对后现代作具体分析便可以获得更积极的教学改革启示。  相似文献   

9.
学者们普遍认为,“后现代”是指称一个新的时代分期、文化倾向、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术语,并且认为后现代依赖于现代,是现代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后。伴随着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兴起,西方设计领域也随之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具有后现代思想意识的设计师从不同的方向对20世纪初期所确立的现代设计观念进行了修正、反思和超越,这种“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否定中发展、壮大,并展现了极强的文化震撼力,呈现出反传统、反主体意识等诸多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一百多年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在一些最重要的方面证实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同时,现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核,马克思在理论上所揭示的各种经济规律仍然会发生作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趋势所提出的"丧钟论"与关于股份公司和股份资本性质所提出的"扬弃论"讨论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12.
身体在中国当代“红色经典”中经历了从“在场”到“不在场”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出;在新中国建立后,文学作为建构新的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力量,逐步成为一种神圣不可亵渎的意识形态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明人所作九首论词词作了解读,并认为这种独特的词论形式为明人所创造,对清代的论词词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语境特别是当代的现代语境中,存在着美学实践与美学理论的辩证运动,美学总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而存在的。审美意识形态是现代意识形态的特殊而又重要的部分,审美意识形态的内外关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多种多样,也决定了其价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只要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其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客观基础、需求和意义,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存在、发展变化并或多或少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并将其发展成自己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强大理论武器。他们以"异化"与"技术理性"为切入点,从意识形态领域、大众文化、技术理性等方面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状态下的人类畸形的生存状况。但这种批判并不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下,而是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立场引申来的人本主义批判漩涡中,因此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批判的精神背道而驰。深刻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有助于我们辩证地把握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脉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6.
德国批判教育学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60年代德国批判教育学产生,各批判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对批判有不同理解,虽然批判的教育学生主张的意识形态的批判开启了教育学 的新视角,但是也很容易导致一种批判的意识形态。因而对批判应该加以分析,辨别和探讨,同时也应该进行自我批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学应该是批判教育学。  相似文献   

17.
季三华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6):51-53,58
全文论述了陆游诗作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特色。诚心结缘于文学殿堂者要继承这一优良传统,使诗歌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努力弘扬为国为民的精神和爱国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18.
悲剧是诗艺的高峰。词作为诗歌的一员,最适合表现主体的悲剧审美体验。半塘词正是王鹏运悲剧人生的写照,是其国忧家难的悲歌。他生活在"天地日流血"的晚清时期,亘古未有的变乱,国家的败亡形成了浓烈的时代悲剧氛围;命乖运蹇的遭际更增添了人生的悲剧性。悲剧性时代和人生化育了他的审美心态,形成了观照世事人生的悲剧情感积淀,释放在词中,主要体现为睠怀君国,失志不遇、感逝伤离、羁旅怀乡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一体化、技术一体化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趋同。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提出,资本主义经济理性和工具理性统治人类思想,使得人以物质利益为唯一标准,日益缺乏个性和批判精神,从而成为单一化的人。这正是对全球化可能带来的思想意识危机的反思和预言。中国加入WTO之后,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可能发生的价值单一、思想贫乏等问题,致力于公民道德和思想多元性的建设,保持批判创新的改革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