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陈俊妮 《青年记者》2006,(11):76-77
2006年3月8日,两个中国记的博客网突然关闭,西方媒体纷纷以这两个博客网被中国政府关闭为内容进行报道,结果造成新闻失实.在这起引起广泛讨论的所谓的“中国博客门”事件中,西方媒体无疑是自取其辱,然而这个事件折射出的不仅仅是西方媒体的“偏见”和客里空表现,对照这个事件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2.
自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开始,西方媒体就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针对"西藏问题"的媒体报道浪潮。从3月24日奥运火炬从希腊雅典开始传递到途径伦敦、巴黎、旧金山、堪培拉等城市,有关藏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由大大小小的事件组成。时至今日,重要的社会历史事件均需借助媒体。可以说,历史的生成演变、集体记忆的记录分享,都要依赖媒体对"事件"的选择与建构。关于"事件"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创造历史的过程。①在电视出现并不断发展之后,媒介事件作为一个概念得到了西方社会学和新闻传  相似文献   

4.
从"3·14"西藏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到奥运圣火传递,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充斥着不和谐的音符.随着CNN发表声明向中国人民正式道歉,南西方媒体不客观、不公正的报道所引起的中国公众抗议活动正在渐渐平息.在这场媒体论争尘埃落定之后,反思中两方媒体在这些事件中的表现并探究其深层原因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11,(8):137
<正>连日来,随着《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事件的持续发酵,世界各国媒体在批评该事件的同时,也在质疑西方新闻价值观。英国《金融时报》21日发表题为"卡梅伦、判断力及媒体"的社评指出,连日来电话窃听丑闻的扩展,已使首相卡梅伦处于遭受实质性打击的威胁中。在任用库尔森为新闻助理  相似文献   

6.
杨庆  任安 《青年记者》2008,(14):44-45
从"西藏3·14事件"看西方媒体的"新闻帝国主义" 连日来,西方媒体对"西藏3·14事件"的报道中,出现了许多违背新闻客观性、真实性原理的错误,这些错误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偏见,是西方媒体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典型表现.大致而言,国外媒体关于西藏事件报道的谬误可分为以下4类:  相似文献   

7.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多名无辜民众伤亡.铁的事实证明,这是一起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事后部分西方媒体无视事实、歪曲报道,严重背离了其标榜的"客观、公正、独立、平衡"的新闻观.部分西方媒体针对"7·5"事件的不实报道证明,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为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服务的西方媒体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8.
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部分西方媒体无视事实、歪曲报道,严重违背了其标榜的"客观、公正、独立、平衡"的新闻观.  相似文献   

9.
易欣 《今传媒》2008,(6):21-22
今年以来,一些西方媒体就我国有关问题大肆炒作,特别是对"3·14"拉萨事件的歪曲报道严重违背了其一向标榜的"客观、公正、真实"原则,在报道新闻时先人为主,戴着有色眼镜,在国际新闻旧秩序下推行新闻话语霸权,散布政治偏见,混淆国际视听,其新闻观的虚伪性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0.
从西方媒体对华歪曲报道看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3月14日,我国西藏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发生后,西方许多媒体对拉萨暴力事件密切关注。多数媒体进行了比较客观理性的报道,但也有少数西方媒体,有些还是有世界影响的西方主流媒体,在有关报道中无视事实,违背新闻最基本的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或道听途说,  相似文献   

11.
特写这一文体,一是肇始于电影学术语,强调截取新闻事件的一个精彩片段,重要的横断面,另外一种是美国五十年代兴盛特写文体,强调主观与客观事例的新闻旨趣。作为特写要在报道里张扬个性,体现一种风格。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就是一种突破。《洛杉矶时报》在5月11日刊登了卡罗琳·科尔一篇文章《从一个神圣而又破败的地方向外看》(摘自《参考消息》2002.5.13),这是一则亲身体验形式的特写,从中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2.
余婷 《新闻世界》2014,(4):192-194
2013年10月28日吉普车撞击金水桥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而西方媒体更是连续对此事件进行报道。本文以西方媒体涉华突发事件报道的消息来源为研究对象,分析西方媒体微观实践中的叙事框架特征,以期为当下西方媒体报道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闻导刊》2008,(1):10-10
"同步式"跟进就是当一个新闻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时,地方媒体通过调动本地新闻资源,就同一事件同时进行关注的一种报道方式。这是  相似文献   

14.
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必然引发新闻和信息"大爆发",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党报新闻客户端,因为有着权威性和贴近性的优势,又有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做支撑,能够在信息"大爆发"中寻求到"突围路",成为权威新闻的传播平台、重要信息的发布平台、应急事件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5.
讲点规矩     
刚迈入2015年,新闻界——以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包括各种媒体人的媒体界,事儿仿佛特别多。影响较大的,要数上海跨年的外滩踩踏事件和深圳晚报的姚贝娜报道事件了。前者,因着地点和时间本身影响就够大,后者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不应该引起太大的影响,但也搞得满城风雨,原因盖出于对事件有关信息的传播。现在,"吸引眼球"、"内容为王"已成为一般老百姓都会说上几句的普及型"专业用语",但  相似文献   

16.
王旭  王松 《新闻世界》2011,(8):324-325
在新闻报道领域,对于中国所发生的诸如藏独闹分裂、东突暴动等敏感性事件,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存在有失客观的现象。虽然国际媒介话语权的天平偏向于西方媒体,但中国媒体一直没有放弃对话语权的争夺。本文以"3·14"、"5·12"、"7·5"事件为例进行文本分析,透视中西方媒体在中国新闻事件中的话语权争夺。  相似文献   

17.
长春一个八岁叫欣月的重症女孩儿,梦想在生命终结前,亲往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仪式。为了满足孩子的这个愿望,经过《城市晚报》的精心策划,两千人在长春为欣月圆了"天安门广场"升旗梦,也成就了一个可以让全国人民感动的事件。  相似文献   

18.
南木 《青年记者》2008,(1):65-65
"虎照事件"给我们的冲击力不可谓不大,有人认为,对"华南虎"的持续关注,是媒体在履行其社会责任.因为在争论中,人们在一步步逼近真相.  相似文献   

19.
深度体会寻找新闻“第二落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相同的新闻事件,谁做得出新出彩技高一筹,谁就能赢得竞争.如何做到同城同题不同质,拼抢到闪光的新闻"第二落点"? 新闻竞争新动向 先从本地的一次新闻竞争说起.2009年4月,广西南宁发生一起三姐妹失踪案.由于整个事件比较离奇罕见,在当地引起轰动,"三姐妹事件"成为热门话题,一时间出现各种猜测.4月30日,警方宣布案件告破,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本地煤体蜂拥而至,新闻大战随之展开.  相似文献   

20.
自从创办以来,"维基解密"网站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网络激进媒体,在2010年该网站更是成为全球瞩目的网络媒体,有关"维基解密"的争议和报道变成了一个"全球媒介事件".本文从西方激进媒介理论角度入手,探讨了"维基解密"这类激进网络媒体在西方媒体生态中存在的意义,并指出了该网站对于新闻记者、新闻教育、信息透明及国家安全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