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05年6月,广西、广东持续降暴雨,造成西江、北江、增江水位迅猛上涨,暴雨洪水导致部分地区发生了较严重的洪涝灾害,给当地的工农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这次暴雨洪水的特性与“98.6”暴雨洪水的特性十分相似。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这两场暴雨的成因及形成洪水的特点,揭示暴雨洪水的规律,对今后当地防御类似突发暴雨洪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2年6月7日,湄江上中游发生了一场特大暴雨洪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这次暴雨洪水的降水量、暴雨特性、洪峰流量、洪水径流、洪水特性及重现期进行分析,有助于掌握和了解山区局地特大暴雨洪水的特性,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深圳河流域“6.13”特大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6月13日,受西南季风和高空槽的共同影响,深圳市发生特大暴雨。本文针对此次特大暴雨对深圳河流域的影响,对暴雨及洪水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详细阐述了清江流域降水、径流、泥沙、暴雨、洪水等水文特性 ,为合理、高效开发利用流域的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乌都河水电站二期工程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各种岩溶形态发育齐全,产汇流条件各不相同等问题,为准确掌握岩溶影响设计洪水相关方面的规律性,确保河道行洪和水库大坝运行安全,在规划设计阶段根据流域暴雨洪水特性,结合参证站历史洪水数据,厂址洪水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洪水计算成果符合库容小、河道型水库类型。  相似文献   

6.
孙磊 《教师》2010,(36):72-72
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中国西南遭遇罕见干旱;2010年1~3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2010年7~8月南方高温,北方暴雨洪水,北半球高温、干旱、暴雨、洪水,南半球低温冻害。  相似文献   

7.
人们似乎都毫无准备。灾难便降临了。 1991年之夏。大雨、暴雨、特大暴雨,没日没夜地往下倒。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天崩地陷般地向着江淮大地狂猛袭来。  相似文献   

8.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暴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利大百科全书>定义洪水是河流中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水位明显上升的大流量水流.<中国水旱灾害>定义水是暴雨或急剧融冰融雪等自然因素和水库垮坝等人为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其他资料也有雷同的提法.我们综合认为,洪水是自然界的一种异常现象,其成因主要是暴雨或急剧融冰融雪,其表征为河流水位明显上升、流量明显增大、水体总量明显增多.洪水应该按照重现期、发生时间等划分不同等级标准、类型.本文就洪水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杨先碧 《科学启蒙》2013,(9):113-11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每到夏天世界各地频频有水患发生。以前大多发生在乡村或山区,现在,不少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也开始遭受洪水围困。一些气象学家表示,如果人类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包括暴雨、台风在内的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多。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些沿海城市将被上涨的海平面淹没,而内陆一些城市则遭遇经常性的暴雨和洪水袭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西部地区是我国河谷城市的主要分布区、自然灾害多发区。从近代以来,西部河谷城市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和地震等,尤其以暴雨、洪水和泥石流为最。西部河谷城市的建设发展,必须从意识、体制、机制、生态、规划和城市建设等多层面、全方位建立起河谷城市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2.
《治黄科技信息》2009,(4):28-31
世界很多地方遭受洪水侵害,这个问题尤其发生于地势陡峭、地形复杂的地区,因为那里形成暴雨很容易,也很快。在过去的数十年,在欧洲南部的山区,与地中海接壤的地方,遭受了严重的和突发性洪水袭击,主要是城市化的发展使径流产生的速率增加,同时流域的洪水响应速度也增加,洪水预报和实时监测是控制和管理洪水的必要措施,例如,洪水预警、应急事件处理预案、以及灾后恢复工作等。  相似文献   

13.
连南报洪苍叶红豆树这棵能预报暴雨洪灾的苍叶红豆树,生长在广东省的连南瑶族自治县。树叶在一般的情况下呈墨绿色,夏季时树叶如果突然变红,就预示着暴雨洪灾即将来临;当洪水退下去时,树叶又会由红逐渐变为墨绿色;假如树叶没有异常,说明洪涝水灾近期不会出现。秀山报洪树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溪镇,有一棵树龄约500年、高约200米、直径约1.6米的大树。通常情况下,树皮呈青灰色;一旦树皮变为橘红色,则预示洪水在短期内肯定爆发;如果树皮颜色越来越红,说明洪水的来势凶猛。洪水退后几天,树皮则由橘红色逐渐恢复为青灰色。芷江报洪树…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夏秋,中国长江发生了一次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先后8次洪峰间隔时间之短、中下游干流和洞庭湖、翻阳湖水位之高、超警戒线水位持续时间之长,均破历史记录。洪水肆虐,造成了罕见的巨大破坏。造成这次洪水的主要原因看来是1998年气候异常导致的长江全流域暴雨频繁。许多气候学家和气象学家认为,去年夏天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相对集中的暴雨,造成长江中下游江水“上压下顶”的局面,直接导致了长江流域的大洪水。确实,去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异常偏强(为本世纪最强的一次),副热带高压跳动也异常,台风来的又太迟,而且夏…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水文站密度比较小,很多河流上没有数量足够、观测时间比较长的水文站。特别是在小流域,更缺乏暴雨洪水资料。因此,对小流域设计洪水推求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至今,估算缺乏资料小流域设计洪水主要采用综合法。其实质是把具有充分实测资料流域的水...  相似文献   

16.
孙磊 《教师》2010,(33)
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中国西南遭遇罕见干旱;2010年1~3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2010年7~8月南方高温,北方暴雨洪水,北半球高温、干旱、暴雨、洪水,南半球低温冻害.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甘肃省民政厅厅长田宝忠坦言:"此交灾害损失的严重程度,哪怕是汶川大地震,也难以与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害相比.  相似文献   

17.
《特区教育》2011,(1):72-73
唉!不是我的错啊,不是啊! 窗外,暴雨也像奔腾的洪水,在狂风中飞溅。  相似文献   

18.
洪水、洪峰、洪涝,1998年,我们度过一个极不平静的夏天。继1954年之后,我省再次遭遇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组合性洪水,伴之全省多灾区连续强降暴雨,造成严重的外洪内涝。其时间之久、面积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方地区主讯期的梅雨季节具有降水集中,暴雨频繁,间歇时间短等特点,致使洪峰连续不断,特别是山区性小流域河流,洪水暴涨暴落,易发生洪涝灾害。连续洪水的特点是洪峰滞时短、起涨水位高,一次洪水过程此起彼伏。对连续洪水用传统的单位线法预报洪水过程往往精度不高,这是因为复峰洪水的起涨水位与后峰涨水的水位会合,前峰退水曲线未知,导致洪水过程不易分割,直接影响到洪峰流量的预报。  相似文献   

20.
6月20日,凌晨4时20分,一场无情的特大暴雨肆虐了桂东县。 桂东小县城,沤江穿城而过。暴雨主要集中在沤江上游乡镇的城关、黄洞、三洞、增口等地。洪水所到之处,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农田被淹……桂东县一片汪洋,满目疮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