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资金短缺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金短缺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就我国欠发达地区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资金增值率等诸多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各地区普通小学2002年生均教育经费城乡差距的实证分析表明:小学教育投入城乡差距普遍存在,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更为显著;基本上呈发达区﹥欠发达区﹥中等发达区的状况,但各区(三类地区)内城乡投入差距情况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只是城乡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结合我国目前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需求,对中等职校汽修专业建设提出新的思考,调查并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汽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思考,提出了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日趋显著.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把握比较优势,以积极的姿态策应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无疑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加快自身发展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经济超常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源泉.本文主要从欠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农业信息化对欠发达地区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利用信息化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以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再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转变.运用集聚经济理论,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分析了其产业集聚效应及其变化.最后,就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落,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宝贵资源.目前广东欠发达地区人才紧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人才流动意向比较强.通过对广东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动意向的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卡方检验,得出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动意向具有人才流动趋势较大、人才向发达地区流动的意向很强等十大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而为欠发达地区如何留住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从"科教兴国"到"人才兴国"无不揭示了人才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人才是制约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而作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企业,也必须把人力资源看做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而对于欠发达地区企业来说,缺少的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源,人才问题成为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的瓶颈.人才的缺乏,人力资源的短缺无疑是欠发达地区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也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因此,对欠发达地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整个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笔者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采用微观计量经济学综列数据研究方法,构建了从2000年至2003年连续四年与区域经济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相关的综列数据指标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八大经济区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结论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水平有较高的解释水平,而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均低于发达地区,由此造成二者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本文认为,欠发达地区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就必须制定积极的、超常规的技术创新赶超战略,努力提高本区域技术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框架下,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无疑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FDI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为苏北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路径。苏北欠发达地区在推动FDI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方面既有有利条件,也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苏北欠发达地区要实现FDI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必须一方面,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灵活调整FDI的利用方式,另一方面,按照外资的决策规律积极调整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