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盛衰,而广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有一支数量多、质量高的教师队伍,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任务可以通过普通师范教育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予以部分解决;从师范专科学校的办学方向来看,也应积极渗透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2.
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敏 《中国培训》2005,(12):28-29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如何才能培养出一大批综合素质高的高级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一、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标准的依据素质是个性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影响,以及自身的认知和实践而形成的稳定的内在素质和发展潜力。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发展又有助于素质的提高;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走向就业的基本条件,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能力、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影响。现代高技能人才素质标准,是…  相似文献   

3.
浅谈“以行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学方法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水平的提高,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由过去的单一技能转变为专业复合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培养劳动者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振兴教育事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一、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意义重大。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初中级专门人才。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者就业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型教育,主要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6.
李强 《文教资料》2012,(22):175-177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而语言应用能力是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为此,现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大量个性化的语言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在职业环境中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优化劳动者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水平的提高,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由过去的单一技能转变为专业复合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目前高职高专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培养劳动者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管理与行业的关系周达瑜职业技术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必须考虑所培养的人才的数量、质量能与社会的职...  相似文献   

9.
魏玲 《成人教育》1996,(11):28-29
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及其作用魏玲成人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继续教育和补偿性教育,它对提高劳动者素质作用干分明显。一、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的系统性,使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得以充分提高。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围很广,涉及各行各业,且各自成知识体系。每一专业都设有...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人才规格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切实更新观念,改进专业教学,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它肩负着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和提高劳动者技术创新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有利于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努力实践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首府的一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我们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努力做到与南宁经济和广西经济协调发展,积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广…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知识技能的教育。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上。劳动者的素质不仅仅指某项专门职业素质而应是其综合职业素质,它既包括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还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以及合作共事的能力与处理矛盾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而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一般来说,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获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越多。广大学生的职业素质,首先是教化的结果,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影  相似文献   

15.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就业的基本条件,影响着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发展。所以,加强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社会竞争力,保证高职院校就业率的关键所在。对高职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素质教育,必须选择适当可行的教育途径,构建科学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落实在高职教育的各个方面。文章通过对职业素质的分析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培养实施学生职业素质的方式和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6.
科技素质是劳动者素质的重要内涵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加强科技教育,提高一线劳动者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是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科技普及———职业学校科技教育的基本要求部分职教同仁对职业学校科技教育有以下四种误区:第一种,一产业和二产业类专业本身就是科技教育。确实,这些专业教学内容科技含量高,但往往忽略培养学生运用现…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将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向人们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其价值在于提高公民的素质。因此,深化改革教育模式,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趁势。 一、职业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索质的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与经济唇齿相依、息息相关,是教育资源与经济资源的直接结合,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直接、有效的渠道,是培养绝大多数不…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人才规格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显区别,突出应用性职业能力要求。课程作为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手段,两者也应该是不同体系的。  相似文献   

19.
高职全真校内实习企业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昂 《职教论坛》2008,(12):38-41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必须在全真的职业环境中培养。构建全真校内实习企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通过实践证明,全真校内实习企业不仅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方面发挥了较好的职业教育功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有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窦聚山 《教育与职业》2008,(14):165-167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和劳动者素质与经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矛盾是我国就业的两大突出问题。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是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社区教育作为一种以满足社区民众需求为目的的新兴教育形式,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