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幸参加全县开展的“生本课堂”优质课评比活动,体验到了生本课堂带来的教学幸福.现撷取小学《语文》人教版《老人与海鸥》课堂教学一个片断以飨读者.师:选取最令你感动的一组镜头,和同学们交流体会.生:“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呜叫.”这一镜头我很感动.海鸥的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平时海鸥会以高兴的语调欢迎老人,见到老人是无比快乐的.而此时老人不见了,只剩下遗像,海鸥惊恐、疑惑更感到悲伤.生:“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排.”这个场景很感人.生:为老人守灵,与老人做最后的告别,已经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生:“瞻仰、纷纷、肃立不动”等词真切地表现了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爱戴.生:“收起遗像时,海鸥向遗像扑来.”这个镜头太传神了!那“白色漩涡”体现了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相似文献   

2.
《老人与海鸥》一课讲述了老人生前像对待儿女一般关爱海鸥,去世后,富于灵性的海鸥又如儿女一般面对遗像为老人送行的感人故事。文中既描绘了老人与海鸥相处时温馨和谐的画面,又描述了海鸥为逝世老人送行时悲壮感人的情景,读来既令人感到一份幸福与温  相似文献   

3.
《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一文,讲述了一位退休老人与海鸥结下不解之缘的故事。每年当冬季来临时,老人每天都要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照顾伤病的海鸥,风雨无阻,坚持十年。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呜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心离开自己的亲人。那么老人与海鸥之间是怎样结下这不解之缘的?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之间的不解之缘呢?作者在文中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4.
张其庆、刘雯二位老师《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的设计虽教学过程、方法有别,但都致力于达成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挚感情(得意)和揣摩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老人言行以及海鸥的动作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得言)这两个最主要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情理意趣,即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2010,(10):55-55
问:《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们语文教师以《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6课)一课为主题,进行了“同课异构”集体教研活动。在教学研讨过程中,我关注到了以下两种现象: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虽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老人生前喂鸥、唤鸥、谈鸥等场景,表现了老人和海鸥像亲人一样的情感;第二部分通过老人去世后海鸥一系列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表现了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8.
有幸参加全县开展的"生本课堂"优质课评比活动,体验到了生本课堂带来的教学幸福。现撷取小学《语文》人教版《老人与海鸥》课堂教学一个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有幸参加全县开展的生本课堂优质课评比活动,体验到了生本课堂带来的教学幸福。现撷取小学《语文》人教版《老人与海鸥》课堂教学一个片断以飨读者。师:选取最令你感动的一组镜头,和同学们交流体会。  相似文献   

10.
设计背景前不久与同组的教师对《老人与海鸥》进行研讨,着实让我、老人、海鸥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除去睡眠的时间,我满脑袋都是海鸥在飞翔,满心的都是"褪色"老人,一直琢磨着该如何把文本吃透,绞尽脑汁想出些办法,落实三维目标,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理念在课堂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有些还有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文本描绘了老人与海鸥真诚相伴、生离死别的感人场景,尽管语言朴实,却蕴含着感人至深的厚重情味。  相似文献   

12.
前两年,本人采用调侃的方式写过《课堂教学十六烦》,可能是因为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缘故,据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还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既然这种方式便于广大教师接受,那就继续采用调侃的方式,再写一篇《课堂教学十六急》,以表达自己对当下语文教学中一些问题的看法,表明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某些观点。一、谁再把《一面五星红旗》讲成爱国,把《掌声》讲成身残志坚,把《老人与海鸥》  相似文献   

13.
“体会句子含义”是小学高年段学习的难点,但因教材编排分散导致教学不深入不系统.本设计以《老人与海鸥》为例,围绕“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这一教学内容,突破这一难点,学习“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中的工具性其实要注重把握,对于人文性的渗透往往各有所见,难能统一。但,这恰为"同课异构"提供了平台,在不发生知识性失误的前提下,能够帮助孩子们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态度、孩子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都能在人文的层面上有所体现。一、激活学习方式。讲读课文《老人与海鸥》中从课文的后半部分入手,突出解决"为什么"的教学设计思路。在听这样一节课时,开始以为这样是出于执教者自己的理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切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应坚守"儿童立场"。但当我们真正以"儿童立场"来审视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时,却发现在这方面有着诸多缺失。那么,教师该如何走进儿童的心灵,站在儿童的立场展开语文教学呢?本人以《老人与海鸥》一课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在备课过程中关注学生,落实语用教学的。《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首篇课文。通过单元导语,我们知道本组课文主要展  相似文献   

16.
案例叙述《老人与海鸥》主要讲了一位普通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步行二十余里来翠湖给海鸥送餐,陪伴海鸥,与海鸥相依为命,老人死后,海鸥为老人守灵送行的故事。老人和海鸥共同呵护了一段人与动物的"不了情",共同创造了一场人与动物平等、和谐的精神对话。故事很感人,而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言语和言语携  相似文献   

17.
一、探究问题太深奥,学生望而止步 【点击课堂】--《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上)探究片段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老人与海鸥间的真情,把教学重点锁定在“鸥飞啄食”和“鸥飞送行”这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中,于是设计探究话题如下。“鸥飞啄食”和“鸥飞送行”中的“飞”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  相似文献   

18.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在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园,一位老人与一群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图画。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有一天老人与世长辞,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呜叫,久久不愿离去。  相似文献   

19.
磨课,是教师“化蛹成蝶”的过程。我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为例,谈谈自己磨课的经历。  相似文献   

20.
人鸥情缘     
《老人与海鸥》讲述一位老人对翠湖红嘴鸥非同寻常的感情:老人每天步行20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给红嘴鸥喂食,他还给这些小家伙起了名字,什么"公主""独脚""灰头"……老人去世后,红嘴鸥像亲人一样守着老人的遗像不肯离去。我与红嘴鸥的故事便发生在欣赏了《老人与海鸥》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