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2010,(6)
以宽容之心待人,大度原谅别人的小过错,就能用微笑融化他人的怨恨,达到化干戈为玉帛之效。在这个世界上,少一个对立面,就会多一个朋友。诚如《论语》所言:宽则得众。因为宽广的胸襟,能赢得别人发自肺腑的尊重和爱戴。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得到他人热忱的帮助。这难道不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吗?  相似文献   

2.
正人年轻时,最容易相信自己是最聪明的,也最容易对他人产生幻想。自负聪明,就会自吹自擂,自高自大,盲目蛮干,弄得大家无法合作。很多有才的人就栽在这上面。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通常是有两套标准的。杰克·伦敦在《海狼》中说:"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作钻石,而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却只不过是钻石的同素异形体:碳。"很多情形之下,旁观者可以一眼就分出甲和乙之间的高下来。别高估自己,也别低估别人,让别人来评估你,可使你更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不少人对他人心存幻想,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和帮助。但是,如果你没有实力,就算别人  相似文献   

3.
重元 《家长》2008,(Z1):16-17
情感是互通的,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一个总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眼里尽是缺点,自己不痛快,别人也不开心。只有告别"挑剔"的阴影,进入欣赏他人的阳光地带,才能真正体会到快乐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移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移山大法"启示人们,如果我们无法改变事情,我们就改变自己.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己,那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让人喜欢.如果无法说服他人,那是因为我们还不具备  相似文献   

5.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求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是真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别人曾多次为你绽放花朵,也许是一个灿烂的微笑,也许是一个会意的眼神,也许是一句轻声的问候……都给予你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动力.我们为他人开一朵花,不仅给予他人继续走自己理想之路的信心和动力,而且自己心中也得到了快慰。平凡的生活就会多一份色彩.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们要谈的话题,似乎有些"老套"。看到"尊重"二字,可能不少同学会忍不住吐槽:"尊老爱幼""尊敬师长"……这些和"尊重"有关的词在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及得还少吗?不过,你确定自己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吗?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其实都和尊重他人有关。比如随地乱丢垃圾,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这些并不只是一种惯性的延续,也绝不是一种与别人无关的个体行为,而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只考虑自己的便利和感受,往往就是不尊重他人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诚信"二字,先"诚"而后"信",先诚实对待别人,别人就会信任你,所以,诚实对待他人,你同样会有不小的收获,那就是他人对你的信任与尊重。诚信是沟通你我心灵的桥梁,对他人的诚信往往就是对自己的回  相似文献   

8.
学会倾听别人,是人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技能。倾听他人,就给了他人说的机会,给了他人表达自己愿望、阐明自己观点的机会,与此同时也给了自己了解他人、正确地认识他人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召唤     
正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给予越多,生命越丰富。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人奋发向上,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影响,就像阳光与寒霜对田野的影响一样。每个人都随时发出一种呼唤,促使别人荣辱毁誉、生死成败。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作蜘蛛网。他说:"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对他人的热爱、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动一个大蜘蛛网。我影响他人,他人又影  相似文献   

10.
<正>1990年12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演讲中,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其基本含义是:人们要懂得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欣赏他人创造的美,这样,融合自我之美与他人之美,就能实现理想中的大同之美。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应既能"美自己之美",又能"成他人之美",进而形成"美美与共"的和谐之美。在我眼里,季芳便是这样一位教师,认识她20余年,她一直坚定地行进在"美自己""美学生""美伙伴"  相似文献   

11.
儒家伦常法则:忠恕之道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恕之道作为儒家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伦常准则,包括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他人两个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层面。"忠"侧重如何对待自己,它实际由"中"派生出来,强调的是通过"执中"、"正己"而"尽己成性",与三代以来的尚"中"精神一脉相承。"恕"着重如何对待别人,它强调通过推己及人、以成全他人,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两种表述形式。依儒家之见,"忠恕违道不远",只有既正确对待自己,又正确对待别人,我们才能达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2.
<正>【活动背景】小学生经常以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可见,他人的评价对小学生影响的重大。但是在对他人进行评价时,小学生经常看到显而易见的优点,而忽视他人的努力和进步。心理学研究认为,评价时看到他人的努力和进步,更有助于被评价人建立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完善自己。【活动目标】1.学生能在别人遇到困扰的时候,愿意鼓励别人而不是嘲笑别人。2.学会鼓励别人时态度一定要真诚;鼓励别人时多看看别人的努力和过程;称赞别人的优点也能鼓励别人。  相似文献   

13.
一颗善心     
一位哲学家有一次曾问他的许多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哪一件事?"答案有许多。但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一颗善心!"正是,"那哲学家说,"你在这善心两字中,包括尽了别人所说的一切。因为有善心的人,对于自己,则能自安自足,能去做一切与己适宜的事,对于他人,则他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可亲的朋友。"一颗良好的心,一种爱人的  相似文献   

14.
彭彧华 《父母必读》2011,(12):113-113
现在的很多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丰富、教育资源充沛的环境里,却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他们只知道自己,有好吃的,第一口一定是自己的;有好玩的,别人就一定不能碰……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无视他人的付出,不知道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也就无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无法与这个世界建立亲密的联系,会成为一个孤独而无根的人。要帮助孩子学会爱,需要家长在生活点滴中的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15.
爱是什么?是给予和索取?不对,是一份尊严,孩子需要一份有尊严的爱。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班主任老师,深感国内给予教育体制培养的孩子已经习惯了接受别人的给予。孩子只求别人能给自己多少,却忽视了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给予教育下,长辈给予孩子的是一种溺爱,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很差,一旦得不到他人的关爱,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呼吁社会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生存发展,给孩子一份有尊严的爱。  相似文献   

16.
《中学文科》2009,(3):31-32
1791年秋天.他出生在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父亲由于体弱多病.不得已将铁铺转让给他人而自己当帮工.他从小就在别人的吆喝声中长大。为了补贴生活,他只读了几年小学就辍学了.还不到12岁他就开始做报童,次年在一家书店学习。  相似文献   

17.
"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罗曼·罗兰曾这样说过。"阳光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教师只有自己内心先"阳光"起来,才能以此"照亮"学生;而一旦学生"阳光"起来,他就能像"光源"一样,既"照亮"他人也"照亮"社会。没有"阳光"的教师,哪来"阳光"的学生?要用阳光般的爱来温暖学生,让阳光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8.
个案直击张行在班里总是容不下别人,看到别人长得比自己好看,衣服穿得漂亮,就说人家出风头;看到别人成绩比自己好,就说人家考试作弊;看到别人比自己强,超过了自己,心中就不愉快、焦虑,总想发泄或攻击他人。  相似文献   

19.
论怀疑     
我们有办法使别人去信一件事,但我们却无法使自己也能同样去信什么。将他人引上信仰之道的宗教家,未必是丝毫不具怀疑心理的人。他渗透他人的力量的一半来自于他身上依然存在着的怀疑。至少,若不是如此,宗教家就不能说是思想家。  相似文献   

20.
1791年秋天,他出生在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父亲由于体弱多病,不得已将铁铺转让给他人而自己当帮工,他从小就在别人的吆喝声中长大。为了补贴生活,他只读了几年小学就辍学了,还不到12岁他就开始做报童,次年在一家书店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