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姬晓红 《教育论坛》2007,(3):34-34,46
一、调控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习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因此,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过于紧张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更不会生出高效,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只有教师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景,才能点燃学生的激情,产生感情共鸣,形成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教学质量才能发生实质性的提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记忆、巩固,乃至智慧的迸发,非常需要有适宜的课堂气氛.教学实践证明,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反之.沉闷、冷漠。乏味的课堂气氛,往往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简言之.课堂气氛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教学计划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课里气氛指什么,良好的课堂气氛有何特征.怎样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笔者想就此略抒已见。一、良好的课堂气氛的持证书室气氛,也叫己主刀①空心泽气氛。它既是一种观念形态.又是…  相似文献   

4.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前提和关键。改革英语教学,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为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首先应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其次,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法,使学生感到新意;根据学生实际组织活动,激活课堂;大胆肯定学生的观点和见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气氛良性循环;还可恰当采用幽默教育,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使学生体验到体育带来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构建良好课堂气氛的各种要素,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整合为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创新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通过音响、色彩、动静变化等形象直观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9.
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之我见林星芳适宜的课堂气氛应是恬静与活跃的统一、热烈与凝重的统一、宽松与严谨的统一,这样的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饱满,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反之,沉闷、冷清的课堂气氛往往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窒息智慧的火花。决定课堂气氛好与不好的因素在...  相似文献   

10.
如何营造中学化学教学的课堂气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气氛的好坏是课堂教学组织的关键。好的课堂气氛的营造取决于教师的观念,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课堂反应,教师的情感,学生的观念和学生的课堂反应等。  相似文献   

11.
史丽英 《新疆教育》2012,(22):103-104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小学低年级时课堂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但进入中高年级后就不那么积极了。只有少数同学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就显得沉闷,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落实,就更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相似文献   

13.
在任教中职语文时,我发现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够积极,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双方的互动交流难以默契、流畅地进行。但是,我深深地知道,学生在宽松愉快而有秩序的课堂气氛中往往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思路开阔,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堂气氛是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状态。这是心理气氛在课堂教学的特定情绪作用下,师生双边活动状态的外显现象。音乐课堂气氛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积极、健康、活泼、生动的气氛;一是消极、沉闷、冷漠、压抑的气氛。当音乐课堂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求知欲望时就会产生积极的课堂气氛,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课堂气氛。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演奏出和谐、民主的“音符”?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说”起来。提出疑惑是学生的本能。通过学生的说,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引出知识点。有的老师不准学生说话,只看老师在“…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课堂气氛,会令学生如饮甘露,如沐春风,人人轻松愉悦,个个心驰神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耐用能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调控教学因素,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6.
积极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求知欲、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执教经验,探究英语课堂气氛的重要性、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和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所谓穿插,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穿插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合理的穿插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学是一个包括很多变项的复杂过程(桂诗春,1985:219)。外语教学的成败是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外语课堂气氛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气氛是指“工作集体中的情绪”,即班级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课堂气氛有两种基本类型: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气氛和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气氛(文卫平,1998:143),也有人将前者称为“支持型气氛”,后者称为“防卫型气氛”(韩向前,1986:6)。积极的课堂气氛的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饱…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以下情形:a、在填鸭式教学中,由于课堂节奏平板缓慢,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b、在串问式教学中,课堂节奏呈无规律的急促跳跃,课堂气氛热闹(非活跃),教师频频发问,学生心猿意马;c、在练习式教学中,课堂节奏毫无起伏,也使得课堂气氛沉寂难耐,  相似文献   

20.
一、人人喊打的“满堂灌” 据介绍,新制定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中,“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学科特色”等以学生学习表现为主的指标首次列入了评价体系中,并占了评价指标一半以上的份额。课堂气氛指标包括课堂气氛宽松度和课堂气氛融洽度两部分。学生人格是否受到尊重,学生讨论、答问、质疑是否得到鼓励,学习进度是否张弛有度。师生交流是否平等都进了评价细则。教学评价方案共设定了14个可操作的评价要点。分为A、B、C、D四个评价等级对教师进行评价。据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介绍说,新方案是配合新课程改革推出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