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已成为公众反映自身观点的主流渠道,微博网络舆情研究有利于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与CiteSpace软件,通过关键词“微博”与“舆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检索,对微博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基金赞助情况、发文下载量、被引频次与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微博网络舆情研究已经形成体系,研究方法较为丰富,未来以图像、视频为分析对象的微博网络舆情研究将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试论微博盛行可能造成的社会文化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是大众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的网络平台,更是党和政府部门与普通民众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同时,由于微博自身的缺陷和微博信息传播的无序现状,极易引起谣言的产生,造成恶劣影响。本文对微博盛行可能会造成的社会文化危害进行系统研究,为建立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引导机制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何睿 《新闻战线》2022,(1):96-98
政务微博、微信等是政府部门增进与群众交流、引导舆情发展的重要渠道。突发事件政府部门新闻发布活动呈现出主体联合主动发声、发布渠道多元化、危机管理“黄金时间”缩短等特点。为完善新闻发布机制、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应善用微媒介,澄清网络谣言;强化权责意识、法律意识;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新型网络媒体层出不穷,当中发展最快的属自媒体,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网络舆情管控工作的传统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财经类高校因其固有特征,在自媒体时代,其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需要更有针对性的调整策略。本文通过探究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形成规律以及财经类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寻找自媒体应用与财经类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的规律和方法,力求在理论建设及实践方法等方面对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工作做出探析。  相似文献   

5.
李峰 《新闻世界》2014,(5):130-132
公安微博是政务微博中的特殊群体,在突发事件中,公安干警往往出现在应对突发事件的一线,使用好公安微博及时有效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对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作为舆情应对的"一线阵地",公安微博应当在突发事件发生伊始就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权威的信息,让公众尽快获取事件真相,消除网络谣言的滋生土壤,如发现谣言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批驳澄清,扮演好权威信息发布机构和政府执法机构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6.
黄晓军  刘婷 《青年记者》2016,(33):49-50
今年6月初开始,我国南方多省出现持续暴雨,北方的邢台、北京等地也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就在社会各方抗洪救灾之时,网络上出现各种质疑、猜测,谣言不胫而走。网络谣言作为网络舆情的畸变形态之一,其传播机制对抗灾时期的舆论引导至关重要。笔者以2016年夏季洪灾中的谣言为例,在6月16日至7月27日这段时间内,从@微博辟谣选取了被证伪的69条洪灾谣言作为研究样本,在简要概括其特点的基础上,旨在分析其传播机制,从而得出相关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微博日益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的主要平台。微博形成的舆情氛围使得高校网络舆情日趋复杂,进而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文章阐述微博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点,分析高校微博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并通过案例对高校微博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高校微博的管理与引导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公共领域这个源起于西方社会的概念,由于是西方的舶来品,加之东西方社会环境有较大差异,一直以来对公共领域的界定概念认识模糊。随着新媒体的普及,网络环境下以及微博的应用催生了对公共领域的重新认识和再次定位。在网络犯罪和微博谣言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上的言论自由同样要受到约束。虚拟网络和微博平台不是法律真空地带,面对网络和微博违法,有必要依靠法律的力量规范引导公共领域的言论,创造真实畅通的言论自由表达平台。  相似文献   

9.
董玉芝 《传媒》2015,(12):75-76
微博作为新型的自媒体媒介传播形式,给人们交流带来了便利,能更好地引导网络舆情,但同时也可能会成为谣言的集散地,甚至产生群体极化现象,这就对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依据微博用户的分类分层特征,针对不同用户提出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和建议,以期受众能更好地利用微博,充分发挥微博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谭竹君 《新闻知识》2023,(11):79-85+96
网络空间治理程度关系着网络生态文明程度,负面网络舆情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博超话语境下呈现出舆情主体的情绪化表达、舆情客体的利益关联性、舆情本体的互文性扩散、舆情载体的负向涵化、舆情环体的价值多元化等新特征。超话社区通过频道区隔展示、添加话题标签功能、主持人权限设置、等级发言限制、打榜排名规则等技术性设计,诱发群体极化现象,导致网络舆情发生。高校应通过建立舆情研判机制、搭建舆情监测预警系统、制定舆情处置规范、培养舆情工作队伍、管控网络舆论阵地、打造舆论引领作品、畅通舆论监督渠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健全奖惩考核,实现高校网络空间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5,(11)
本文通过对2014年"东莞扫黄"事件中微博热点及微信议题的样本分析,比较了移动舆论场中微博、微信在舆情产生及推动中的作用及影响,认为舆情事件中微博议题迅速消散,微信议题周期更长,呈现出更强的扩散化、延展化、边缘化倾向,"去议程化"高于微博场域,并认为微信相较微博更能承担舆情事件中答疑解惑、避免谣言的理性责任,实现舆论引导的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2.
熊萌之 《传媒》2018,(15):86-88
微博有着时效性强、互动性强、参与门槛低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更加迅速,信息量更加庞大,且对人们的影响程度也更加深入.因此,微博这一平台已然是网络舆情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将着眼于微博环境,通过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情背后的心理学机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分析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与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及制约传播的因素,以网络信息量为研究对象,构建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模型,确定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研究在3个阶段产生网络谣言对舆情的影响程度,提出降低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之影响对策,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小林 《东南传播》2014,(1):101-103
本文在深入剖析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谣言发生的概念模型。依据对谣言发生和扩散机理的分析,提出了政府应对谣言的长期预防和短期应对机制,并认为在长期预防机制上政府应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信息透明度,建立健全网络监管的法律规范;在短期应对机制上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加强网络舆情"把关人"的监测、"意见领袖"的引导、信息发布途径的多元化。通过长期预防、短期积极应对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谣言的产生和泛滥。  相似文献   

15.
刘泽瑞 《今传媒》2023,(11):159-163
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工作存在引导不及时引发信任危机,管控不彻底忽略非逻辑、非理性力量,以及统筹思维落实不到位危及健康传播生态构建等问题。大数据时代,舆情传播现实呼吁治理范式的再度转型,“黑天鹅”事件频发导致舆情风险加大,对网络舆情进行协同引导与管控能够较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差序矛盾,因此,需要尽快构建协同治理模式。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各地舆情管理者应优化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与回应引导机制以及网络空间多元主体互动、共赢与问责机制,同时通过关系赋权和认同激励引导“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有效参与,旨在高效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6.
顾晓燕 《新闻界》2012,(8):38-41
网络谣言与网络流言在真实度定性上存在差异,此种差异直接决定了对两者规制、自治范畴的相应划定.鉴于网络谣言与网络流言在概念界定上的差异性与现实存在中的模糊性,本文试图从更为细化的角度深入研究二者,以期在实际传播中对其有更审慎的应对.  相似文献   

17.
作为仅次于传统媒体的第二大网络舆情源头,微博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成与演变,给政府事件处置及舆情应对带来诸多挑战;如"把关人"作用受限造成严重的文化缺失现象,在突发事件中具有巨大舆论凝聚力,在现实社会中具有强大动员能力等。因此,建议:法律层面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网络传播法律法规;操作层面完善政务微博系统,及时引导网络舆论;理念上加强微博伦理导向建设,促进理性公民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微博舆情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微博舆情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民情民意,因此,如何更好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控制,并进行舆情的风险预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微博消息为研究对象,基于K-means算法完成对微博消息的聚类定量分析,找到所要分析的某类微博内容,进而在这类微博中找出微博消息意见领袖,提出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评估算法,完成微博消息预警模块的实现,对微博舆情监测分析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白红义 《新闻实践》2013,(10):10-12
核心阅读:今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称,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00件微博热点舆情案例中,出现谣言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随着微博等新媒体正成为日益重的舆论场,它在开通言路、凝聚共识、利益表达等方面扮演了积极的角色但与此同时,网络上众声喧哗、谣言四起带来的危害也早已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在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一旦网络上的不实信息经传统媒体发酵,  相似文献   

20.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49亿,网民使用率为38.4%。①较上年微博用户有所减少,但随着用户的积累,微博将在舆情管理、行为预测中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在众多社会公共事件中,微博成为公众舆论的集散地,同时也是谣言、虚假信息传播的扩散地。由于微博在社会舆论中频频发力,政府急需快速、高效,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