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家口市1986年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经生化和血清学鉴定为能利用枸橼酸盐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抹,且“O”型菌及单相菌较多,分别占37.8%和51.4%。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以下简称鼠伤寒)感染已占各型沙门氏菌感染的首位。该菌引起各种感染症和医院内感染明显上升,特别对婴幼儿的危害尢为突出。 我院从1991年12月到1992年2月共收治21例,在此期间正值小儿肺炎的高发期,气候寒冷,医院患儿骤增。但我们及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才使这次感染得以控制,未造  相似文献   

3.
小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在国内近年有增多的趋势。我市于1986年1~7月份也有小流行,在市内五所主要医院中共收治本病78例。现将此部分病例的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报告如下。资料分析一、发病情况:我市于1986年1月份开始婴幼儿腹泻病例突然增多,临床表现与往年秋冬季的病毒性肠炎不同,经粪便培养部分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持续至4月份,由于  相似文献   

4.
鼠伤寒沙门氏菌(以下称鼠伤寒菌)感染报道日渐增多,但并发急性肠穿孔者报道甚少。我院1983年9月至1994年10月间。共收治6例鼠伤寒菌感染并发急性穿孔患者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2岁,严重腹胀,腹泻呈水样便者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临床上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多耐药性菌株日益增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甚至危及到病人生命。为寻找新的药源,选择了24种中药,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观察。方法:对本次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了和讨论。结果:24种中药有15种出现了强弱不等的抑杀效果,最强的只有4种即黄连、川黄柏、秦皮和乌梅,抑菌效价在1:320-1:1280之间。结论:中药黄连、川黄柏、秦皮和乌梅具有较强的抑杀菌能力。还有5种大黄、石榴皮、黄芩、百部、杭菊虽效价稍低,但亦具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亦有出血性水样便,但临床少见,现报告3例。 本文3例中,男1例,女2例,年龄32~76岁,查因腹痛,腹泻,发热入院。腹痛呈阵发性绞痛,腹泻后可减轻,腹泻每日5~15次,腹泻物为血性水样便,体温38~40.3℃。入  相似文献   

7.
我院传染科91年夏秋季共收治感染性腹泻34例,大便细菌培养阳性20例,分别有痢疾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七种细菌生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均有引起小流行的报告,我院儿科于1985年4~5月曾引起科内小流行,为引起同道们注意,现将有典型临床经过的13例总结报导于下:一、一般资料1、年龄:最小45天,最大1.5岁,小于1岁者占80%2、性别:男∶女为1.4∶1:3、病程:<1周者2例,1~2周者6例,>2周者5例.4、季节:发生在春夏之交,4~5月5、转归:治愈12人,死亡1人。  相似文献   

9.
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又称短小绦虫,是人、鼠体内常见的寄生虫。该虫发育中除需昆虫(蚤、甲虫)作为中间宿主外,也可在人、鼠体内由虫卵直接发育为成虫,造成人、鼠自体内重复感染。尤其在免疫力低下的人体内可大量繁殖数千条之多。因而临床上认为,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若感染此虫需先驱虫再用药.关于虫卵在宿主体内是如何孵出导致自体大量感染的报道较少,现将笔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92年10月—1996年10月共收治婴幼儿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患儿2例,现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1.1 32例婴幼儿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中,男23例,女9例,男女之比约为4:1。1.2 发病年龄:6个月以下者11例,7—12个月者13例,1—2岁者6例,2岁以上者2例。1.3 发病情况:以肠炎收入院而后确诊者19例,以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重症肺炎等其它疾病收入院而院内感染者13例。  相似文献   

11.
蝇,具有边吃边拉,白天活动,夜间静止的活动规律,蝇作为媒介可携带细菌100多种,原虫30多种,病毒20多种以及酵母菌、丝状菌、蠕虫卵、螨等。传播细菌性疾病:伤寒、副伤寒、菌痢、霍乱、肉中毒、沙门氏菌痢等;病毒性疾病:脊髓灰质炎、肝炎、沙眼等;创伤性疫病:炭疽、破伤风、坏疽、化脓性球菌感染等,还可以传播原虫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另外,成蝇还可以叮刺吸血传播锥虫、马来丝虫等疾病;蝇幼虫寄生引起蝇蛆症。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结晶紫染色法为细菌生物膜(biofilm,BF)检测的经典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增加乙酸用量和减少洗菌次数等进行改进后,BF测定更为准确。另尝试采用多模式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发光菌的BF形成,并利用培养板和小圆玻片探究BF在不同载体上的形成情况,以优化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方法。用改进后的2种方法摸索鼠伤寒沙门菌BF形成的最适浓度和时间,结果发现,接种浓度为107 CFU/mL、培养72h时检测效果最佳。在BF检测方法优化的基础上。探究鼠伤寒沙门菌质粒对BF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质粒可促进BF的形成。不同亚抑菌浓度双黄连对鼠伤寒沙门菌BF作用的实验结果显示,1/4 MIC(MIC为最小抑菌浓度)双黄连对BF形成的抑制作用显著低于1/2 MIC和1/8 MIC,表明双黄连的抑菌作用与浓度不成正比关系,需严格控制临床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理化监测和单一的理化指标难以测定和反映环境危险品的综合生物学效应。生物监测具有较好地指示环境危险品对生物综合效应和敏感反应,及时预报环境中低量和痕量危险品,连续监测剂量小、毒性期限长的环境危险品等优点。在生物监测中,利用生物形态变化和分子生态毒理学特征,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生物蓄积环境危险品剂量效应反应,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Am es试验)等方法可有效监测有害气体、土壤重金属、海洋石油及水体中芳香族和酚类致癌物的污染。生物监测需进一步完善的是监测方法的标准化,监测参数的科学化,监测对象的定量化以及生态广域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用变异沙门氏菌做节育疫苗一名研究人员报道,已对沙门氏菌进行基因变异,以生产一种口服的节育疫苗,此种疫苗启动免疫系统,排斥受孕前的精子。这种疫苗的研究者,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柯蒂斯博士说,此疫苗在小肠中产生一种无害的、短暂的感染,触发抗体抵抗精子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开发一种抗生素替代品,应用于动物细菌性腹泻病的治疗。创新点:将凹凸棒石的吸附作用、肠道粘膜保护作用和铜离子的杀菌作用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能够替代抗生素,在动物细菌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作用。方法:用硝酸铜和凹凸棒石粘土(Pal)制备铜离子改性的凹凸棒石粘土(CM-Pal)。通过比较添加CM-Pal前后沙门氏菌数量的变化检测抗菌活性。体内试验,将70只小鼠分为7组,其中5组感染沙门氏菌后分别给予Pal、CM-Pal、蒙脱石散、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1组在感染沙门氏菌之前给予CM-Pal,作为预防组;1组不感染沙门氏菌,作为未感染组。通过粪便形态、粪便计分、生长性能和肠绒毛高度等指标判断对沙门氏菌引起的小鼠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论:体外抑菌试验显示,CM-Pal与沙门氏菌作用2 h后抗菌率达100%。体内试验也显示,CM-Pal组小鼠24 h后腹泻症状消失,所有小鼠恢复正常。但是其他组小鼠(Pal组、蒙脱石散组和庆大霉素组)分别在48、48和96 h后才恢复正常。CM-Pal治疗组小鼠肠绒毛的高度在感染3 d后恢复正常,但是其他组小鼠肠绒毛高度恢复正常至少需要5 d。CM-Pal预防组小鼠增重高于其他组小鼠。本研究表明,CM-Pal在预防和治疗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方面能够替代抗生素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家禽沙门氏菌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对养禽业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通过建立生物安全屏障、免疫接种和检测的方式来防控家禽沙门氏菌感染,是目前最为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吗?在15世纪末期,欧洲人开辟了去美洲的新航路,这是全球化的起点。但在随后征服美洲的过程中,欧洲殖民者也带入一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霍乱、伤寒、鼠  相似文献   

18.
20 0 2年 1 2月 1 5日 ,莒县城阳镇东关一街村发生一起因食用牛杂引起的食物中毒 ,6人进食 ,5人中毒 ,采集可疑食品、炊具及患者呕吐物与粪便 ,进行实验室检验 ,确认该起食物中毒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所致 .1 流行病学调查2 0 0 2年 1 2月 1 5日上午 ,城阳镇东关一街村民赵某等 6人购买东关市场李某卖的牛杂 ,食用后相继出现恶心、呕吐、发热、头痛、腹泻等症状 ,潜伏期 4~ 1 8小时不等 ,因治疗及时 ,全部治愈出院 ,无死亡 .2 材料与方法2 1 样品来源以无菌方法采集患者粪便 2份 ,剩余食物 3份 ,呕吐物 1份 ,立即送检验室检验 .2 2 分…  相似文献   

19.
1.鸡肉 在一次对484只食用仔鸡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有42%被弯曲杆菌感染,12%被沙门氏菌感染。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20.
论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重要菌属,是人和动物的常见病原菌,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如食物中毒、胃肠炎、菌血症、肠热症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85%的食物中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在美国,每年有约2~4百万个沙门氏菌中毒病例,造成约有1000人死亡;美国政府每年投入几十亿美元用于沙门氏菌的检测与防治。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食物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对于预防人类沙门氏菌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